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九百五十八章 耽误不得

第两千九百五十八章 耽误不得

    《三山志》主要介绍海外风物,其中提到:‘海月,形圆如月,亦谓之蛎镜。土人刮磨其表,以通明者鳞次以盖天窗。后世的描述和使用方法,也与记载大同小异。”

    “明代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中还补充有‘岭南谓之海镜,又曰明瓦’。”

    “《清稗类钞》在描述蛎壳明瓦之后又提到:‘又有将贝壳之薄而透明者切四角成方片,则自印度诸岛及暹罗输入,为用亦同。’虽然这里没有明确此类贝壳的名称,但据其描述的地点和形貌,与海月极为相似。”

    “由此可见,最迟在南宋时就出现了将打磨后的‘海月壳’镶嵌于窗户的现象。而当时的海月贝,又称‘蛎镜’,‘海镜’,甚至直接叫做‘明瓦’,因此古籍中记录的‘蛎壳窗’的‘蛎’,可能并非‘牡蛎’的‘蛎’,而是‘蛎镜’的‘蛎’。”

    “那云母和海月有什么区别呢?”

    “云母和海月颜色比较相近,磨薄后都是微透明带有淡淡的棕黄色,不过云母毕竟是六边形晶体矿物质,它能够处理出来的平面会比海月这种生物形成的贝壳要平整得多。”

    “我们仔细观察这道窗户,它的窗片并没有云母晶体层状结构的晶体边缘那种六边形轮廓,相反的是存在一种同心圆状的线条纹理。”周至从一个同学手里接过掸灰尘的笔刷,将笔杆掉转了过来,对着一扇较大的窗格上比较明显的纹路画了个半圆:“看,就是这样。”

    “这是……”

    “这是贝壳的生长纹,就类似树的年轮,只不过树的年轮是圆形的,贝壳的生长纹是扇形的。”周至解释道:“将贝壳制作成窗片,当然会经过裁剪等工序,我们看到的都不是贝壳的全貌不过一些基本特征还是能够发现的,比如珍珠层,比如生长纹,还比如这里。”

    “这又是什么?”阮教授看着窗片上比较厚的地方有一处八字形的一长一短两条比较结实的线纹,问道。

    “这是海月贝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特征。”周至解释道:“海月贝壳右壳片有八字形长短二齿,嵌于左壳的沟内,生物学上叫做‘铰合齿’,这和河蚌,牡蛎的绞合齿形状是完全不一样的。”

    绞合齿是贝壳用于联接两片的地方,非常结实,也比较厚,在窗片上,这个部位留下了最明显打磨痕迹,目的就是为了和周围贝壳取平,但是那个部位最结实,也最不透明,哪怕是打磨了,还是非常容易区分出来的。

    阮教授和老王已经完全相信了周至的说法,这些特征十分明显,他研究主要在规划和规模,对于这些古建的偏门细节不是太懂,但有了深厚的基础,这些冷门知识完全就是一层窗户纸,一点就透。

    “如果是明代海月贝的蛎壳窗……”

    “那这处古建的规格就上去了。”周至说道:“要做出这么大的窗片,至少需要十二厘米以上,甚至十三到十四厘米的海月贝。”

    “但是很遗憾,现在的海月贝普遍大小都很难突破十一厘米,基本长不到大就被采集了。”

    “现在采集来做啥?”一个研究生萌萌地问道。

    “采集来做风铃,作灯饰,作小工艺品。”周至有点哭笑不得:“还有漆器的镶嵌材料。总之像这么大尺寸的海月贝,已经很难找到了。”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老王问道。

    “因为故宫太和殿有一间明瓦偏房,前几个月修复的时候,发现是海月贝制作的屋顶,不过修复老师在之后发现,那些明瓦全部都是使用十四厘米以上的海月贝裁剪而成的,现在能够找到的海月贝,大小尺寸很难制作出满足太和殿修复所需要的明瓦了。”

    “那怎么办?”阮教授问道。

    “没办法,只能将原有的明瓦修复后继续使用。”周至说道:“实在不能修复的那部分,就用赛璐璐仿品来代替,然后继续寻找足够大的海月贝,虞唐基金已经接了这个活,准备将搜索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说不定在除了南海的海域,能够找到足够大的海月贝呢?”

    “当真是财大气粗啊。”阮教授就十分羡慕:“文保工作用不着给经济发展让路。”

    周至知道阮教授的意思,现在很多地方干部都喜欢拿着“一切为经济发展让路”的口号来说事儿,给文保工作,非遗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地方不配合,很多工作就难以推行下去。

    比如扬子鳄保护区的干部就提出过一个十分让人头痛的问题——三十万人的发展问题,和两百只扬子鳄的保护问题,孰轻孰重?谁给谁让路?

    虽然周至认为这种问题其实属于刻意对立的狡辩,但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现在的领导层在这方面的意识其实还不是非常到位。

    “不管怎么样,这张厅的保护规格应该再上一层了,而且要尽快做到位。”周至说道:“最好就在这几天内。”

    “为啥?我们不是应该先把保护计划做出来吗?”阮教授问道:“为什么这么着急?”

    “刚刚不是说了吗,”周至说道:“故宫太和殿修复正缺这材质的大明瓦,现在王老已经知道周庄张厅存在着同时代,同样大小尺寸的东西,要是再知道你们对这里保护不力,你猜他会不会打报告调用这批窗户进京,用于太和殿的修缮?”

    “太和殿什么等级?张厅什么等级?修复太和殿和保护张厅,孰轻孰重?”

    阮教授一拍大腿:“哎哟!得亏了肘子你提醒,这活当真耽误不得,你们国博抢好东西的名声可太……大了!”

    “其实也不用羡慕人家财大气粗。”周至说道:“其实这些项目,是可以向虞唐基金申请扶持的,阮教授你不知道吗?”

    “虞唐基金不是拍纪录片和搞文物抢救的吗?”阮教授说道:“像张厅这种是纳入地方不可移动文物编制的,不好再通过民间组织筹集维修资金吧?”

    “其实这是一种理解上的误区。”周至说道:“虞唐基金会现在的重点工作,固然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如阮教授您所说的拍摄文化记录片,以及进行有历史文化价值,但又够不上文物级别的那部分遗存的保护。但是也并没有说够得上文物的那部分,就不能插手啊?”

    “比如三峡地区抢救性发掘工作,前期的立项,联络,组织专业队伍,田野调查等等工作,虞唐文保基金就做了大量的投入,最终为国家摸清三峡地区待抢救性发掘地区,遗址遗迹年代,文物价值,都有了一个明晰的掌握,为后期国家集中资金投入抢救性发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