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一章 包装换包装

第两千六百七百五十一章 包装换包装

    除了麦小苗想吃充油拌面,二老则想让周至下厨。

    川菜里边适合老人吃的菜有很多,如果老人没有三高,可以做烧白,红烧肉,如果有的话,那滑肉汤就很好。

    滑肉汤就是用肉丝和红薯浆调和,入热而不沸的油汤锅中烫到定型,之后加菜叶子做出来的一道菜。

    红薯浆一半用开水调糊,一般用冷水调糊,然后在混合到一起,这样的红薯浆挂上肉以后,煮出来的肉团会包裹一层略带透明的面糊,又滑又嫰。

    配菜根据时令而来,冬日里的最佳搭配是豌豆尖,这个季节嘛,自然就是丝瓜。

    周至用的鸡汤作高汤,不过鸡汤味道有点淡,因为鸡买得比较嫩,还只被他煮了二十分钟,然后关火烫了十分钟,这样处理出来的鸡肉刚好熟了,砍开以后大腿骨里却还带着血,考验一个火候。

    之后将鸡肉拆解开来撕成丝,淋上搭配好的佐料,撒上一把花生米,一盘怪味凉拌鸡酒做好了。

    怪味鸡和滑肉汤也可以配面条,周至也就懒得做饭了。

    “小苗吃得惯肘子做的饭不?他可能不太会做西餐。”启老还挺担心周至没把麦小苗照顾好。

    “肘子做饭可好吃了,我宁愿吃包子也不吃面包。”麦小苗拿筷子叼着面条:“现在是回纽约反而不习惯了,因为能达到肘子水平的餐厅都太贵,吃不起。”

    二老都笑了,王老爷子说道:“那以后都带上肘子,让他买单。哈哈哈哈……”

    吃过饭,周至和麦小苗带上家用真空封装机和一堆袋子,前往启老家中。

    启老住的楼房,北师大宿舍,退休前单位分给他的房子,也不大,和辜老红旗村的房子差不多,一样堆满了文稿书册,有着相当大的火灾隐患。

    书架下面是一排腰柜,打开后全是用报纸和毛边纸包起来的拓本。

    抽出其中的一本,是写在一张报纸上的,上面是启老的行楷“世祖御笔敬佛二大字一张”,下面的报纸上有一条新闻:“世界拥护和平,杜鲁门黔驴技穷”的大标题,下面还有“比基尼试爆,猪仔湾无恙,原子弹何足畏”的小标题,以及周围的新闻小字。

    “嘿,这个封包还挺有意思的呢。”周至笑道:“连带收入时间也可供考订了。”

    将封皮小心打开,里边是一幅红底烫金纸上的楷书“敬佛”二字,纸小,字也不大,不过边上还有“御笔”两个小字,然后“敬”字上头有一个“顺治御笔”章,“佛”字下头有一个“惟读惟耕”章。

    却是清世祖顺治的亲笔,这就珍贵了。

    将书贴放到纸板上,用锥子和尺子划出大致范围,然后用美工刀将纸板裁下来,在书贴夹到两张格拉辛纸中间,放到纸板上对齐,装入袋中抽成真空,就算是保管好了。

    格拉辛纸防尘,防水,防油,防静电,透光性良好,加上纸板保证强度和真空环境,这种书贴可以得到最好的保护。

    “辛苦肘子和小苗了。”启老对这样的效果十分满意:“我找找家里有没有什么小姑娘喜欢的物件儿……”

    “启老您就不用客气了。”周至表现得很客气:“要是觉得过意不去,您把您包书贴的这些报纸封皮送我就行。”

    “这玩意儿不就一堆废纸吗?你拿去干嘛?”

    “我觉得很有趣,您老现在是大书法家,这些报纸上还附带着当时的信息,您便当我是骗字换肉吃的韩宗儒吧。”

    “哈哈哈哈……”启老爷子一听顿时大乐:“随你吧!”

    “这里边是不是又有什么故事?”麦小苗一边帮着拆解书贴的报纸封皮,一边问道。

    “北宋有个大臣叫韩维,这个韩宗儒就是他儿子,在朝中当着个小官,韩维曾经在西北待过很长时间,手下有个将领叫姚麟很喜欢苏东坡的字。”

    “当时苏东坡在翰林院供职,与韩宗儒所在的部门有公文往来,韩宗儒手里得到过几封苏东坡手写的不重要批文,便拿去给了姚麟,姚麟大喜,就送了韩宗儒不少羊肉。”

    “于是韩宗儒就想方设法从苏东坡手里骗字条,常常派一个老军去苏东坡那里催促公文进度,苏东坡就会告诉老军忙不过来,要缓几天,老军就说上司交待了,如果学士忙不过来,就随便给我写个字条,我好拿回去回复我家上司。”

    “韩宗儒拿到字条后,转手就去和姚麟换羊肉。”

    “写了几次后,苏东坡终于知道了这是怎么回事儿,等到韩宗儒又一次派老军过来催的时候,苏东坡大笑一场,对老军说道:‘回去告诉你家上司,本官今天断屠!’意思就是今天不杀羊。”

    “哈哈哈……”麦小苗也给逗乐了:“这也太搞笑了!要不我们也拿这些报纸去换羊肉?”

    “那可不行。”周至当着启老的面前就绸缪起了自己的发财计划:“大苏文字到了晚年可谓一字千金,就连某州太守藏着一块石碑,用来拓本一幅都买了上贯,也就是两幅拓片都能换苏杭一亩上田,你想想真迹一幅能换多少头羊?”

    “所以呀,韩宗儒那草包算是亏大发了,真正聪明的是,其实看似莽夫武将的姚麟!”

    “好好好……”启老压根就不信自己写的的包装纸能卖得出去,被周至这一幅夸张的财迷样子逗得大笑:“我就静等着你发大财了!”

    启老家里的书贴那是真的多,颜勤礼碑后面的新闻是《工农兵旅客意气风发奔赴社会主义建设岗位》;是一篇介绍铁路运输的报道,隋曹植碑底部是《七二年十九号文件下达以前,不在退学范围》;程玉容碑底部是《社员以土为主,自制代用多办事儿,造假降低百分之五十》,而元显碑底部则是这边报道的另一部分《全县六万个是立方米沼气池,想当年与三千吨合成氨小氮肥厂》……

    报纸上的书法是启老最放松随意的状态,书法本身是心境的反应,在翻检碑帖的时候,启老的心情一般都是最好的时候,然后随手裁下一张报纸,把贴名写上。

    这种时候启老是不会取巧构思如何把字写好,如何表现架构,疏密,变化,但越是率性自然,越是能写出“神品”。

    这些文字有用朱墨的,有用黑墨写的,甚至还有用硬笔和钢笔写的,书体有行书,楷书,行楷三类,却大多精妙绝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