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美剧大世界里的骑士 > 第二千三百三十八章

第二千三百三十八章

    “你居然和那种恶心的东西混在一起?”

    格尔失望的看着站起身来的托尔。

    老实说,虽然被托尔连续击败了两次(在约顿海姆那一次,以及地心世界那一次,虽然地心世界那一次严格来说,他们并未击败格尔,但最终格尔还是失败了,所以他依然算作托尔击败了他,他对这玩意没什么特别的执着),但对于托尔的印象,格尔其实挺好的。

    他见识过不少神灵。

    万神殿之中其实也不乏拟人的神灵,比如雅典娜统治的世界。(不少神灵会单独的统治一些世界,并不需要和其他神灵分享信徒,拉普神就是其中的典型,格尔所在的星球,就是全部信仰拉普神,这些都算是他们的核心世界)

    雅典娜所统治的世界,凡人的日子过的不错。

    雅典娜算是奥林匹斯神系之中最像人的那个。

    雅典娜又称帕拉斯·雅典娜,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作为宙斯与墨提斯之女,因预言显示墨提斯将生下推翻宙斯的儿子,她被吞噬于宙斯体内后从头颅中全副武装诞生,司掌智慧、军事策略、艺术工艺、农业生产及医疗航海畜牧,象征物包括猫头鹰、橄榄枝与蛇甲埃吉斯。雅典娜传授人类纺织、陶艺等技艺,创立雅典首座法庭,被尊为手工业与未婚女性的保护神,与阿尔忒弥斯、赫斯提亚并称奥林匹斯三处女神。希腊妇女称其为“厄耳伽妮(女工)”。她在特洛伊战争中支持希腊联军,协助珀尔修斯斩杀美杜莎,并与波塞冬竞争成为雅典守护神时通过创造橄榄树获胜。

    宙斯娶墨提斯为妻,而墨提斯曾经通过种种变化避免他的追求。盖亚预言,墨提斯将生下一对姐弟,姐为明眸少女,弟为狂傲的神人之王。宙斯由于惧怕此事,所以把墨提斯吞进了肚里。将到产期,宙斯剧烈头痛,火神赫菲斯托斯用斧子劈开他的头,于是雅典娜从其头颅里跳了出来。墨提斯仍留在宙斯头中,为其出谋划策。

    在神职方面,雅典娜绝对算是所有奥林匹斯神灵之中最多,最正面的那个。

    同时,她还是象征着希望的神灵。

    传说,提坦神的儿子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这让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宙斯(首先命令火与锻冶神赫菲斯托斯,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性;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淋上令男人疯狂的香味;智慧与工艺女神雅典娜为她打扮,替她穿戴衣服,头戴发带(这条发带是火神赫菲斯托斯的作品)、项配珠链、娇美如新娘;神的使者赫尔墨斯(hermes)传授她语言的天赋;于是宙斯在这美丽的形象背后注入了恶毒的祸水。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多拉吧,是诸神送给所有人类的礼物。”众神都赞同他的建议。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潘多拉”即为“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

    宙斯于是命令赫尔墨斯把她带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后觉者”埃庇米修斯成为他的妻子。埃庇米修斯与心地纯朴的普罗米修斯不同,普罗米修斯曾劝告他说:“如果宙斯送你任何东西绝不能接受。”可埃庇米修斯忘记了他的警告,加上潘多拉的诱惑,立即着迷于美色。

    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等,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埃庇米修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后来潘多拉魔盒被众神永远封锁。

    所以在奥林匹斯神系之中,对人类最友好的就算是雅典娜了。

    在雅典娜的专属星球雅典星,凡人过得相当的的幸福。

    他们拥有许多大型剧院和学校,到处是农田。另外,他们还有很多医院!

    这特么在其他万神殿世界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存在。

    剧院和学校,不少神灵的专属世界其实都有。比如很多战争神职的神灵世界,就有学校。

    不要以为战争就意味着野蛮和破坏。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军队就意味着先进!

    不同于很多人对军队的刻板印象,其实军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组织,特别是在国家社会尚未完全发展地方尤其如此。

    军队具有组织能力,拥有大量识字的军官,海量年轻士兵。像尼日尔这样的国家,在没有外部干涉和制裁的情况下,军政府有一定能力组织散装的地方,抵制殖民势力,实现国家的部分发展。军政府好歹是自己国家的人,也有能力推广政策,心态上起码会把国家当成自己的盘,全力维护自身利益。想想尼日尔其他可能的政府:法国人控制下的买办,纯纯卖国,西非很多国家几十年都是这种政府;宗教(伊斯兰或者西非本土宗教)政府;本地利益集团的精英政府,其影响力根本搞不定地方豪族,对外国干涉容易妥协,政令不出首都;局部伊斯兰国形式的恐怖政府。比下来,军政府简直太先进了,保障了国家起码是一部分特权人群的利益,本地各种矿产都能得到开发,以更接近市场的价格售卖。

    越是高度组织化的军队,就越是需要更多的有知识的基层士兵!

    军事技术的进步,使军队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到19世纪初,军事领域所包含的专业已达数百种。这就需要培养一种负责协调各种专业间相互关系的专门人才。同时,随着军事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综合程度越来越高,培养既精通军事的各个门类、又懂得如何进行协调的人才也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这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军事职业化的诞生。从此,军官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职业,就逐步与政治家和警察拉开了距离。因为像封建社会那样成为一名既能领兵打仗、又能治理国家、还会维护国内秩序的专家,已变得越来越困难。

    人数众多军队的出现,导致了将一生都贡献给军事职业的军官的出现。从此,欧洲国家兼管军事的朝廷大臣以及由贵族大地主担任的军事首长开始退出历史舞台。18世纪以前,主要由终生服役士兵组成的人数较少的军队,开始被应征士兵组成的人数众多军队所取代,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赋予了所有公民为国效力的义务。在服役几年之后,他们将重新回到原先的平民生活中去。此外,人数众多军队的出现,也改变了传统的官兵关系。18世纪以前,雇佣兵是军队的主体,他们多为社会败类,是被社会抛弃的阶层,他们既没社会地位,也不被社会所信任。军官刚好相反,它们出身贵族,拥有特权地位。进入19世纪后,军队成分发生了重大变化。士兵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实际上成了全体公民的代表;而军官队伍则成为一个按知识和能力标准选拔出来的专业集团,生活在自己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少。

    资产产阶级民主制度在西方国家的最终确立,自然会要求军队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军队民主化、军官实行选举制,就是这种倾向发展的极端形式。比如,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民军的军官都是由居民选举产生的。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新型军队的军官也是经选举产生的。当然,军官选举制与军官职业化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就像按贵族出身来任命军官一样,同样是不合理的。资产阶级民主关于社会各阶层在包括军队在内的所有政治体制中都拥有平等代表权的要求,彻底地摧毁了封建贵族阶层在建立军官队伍方面的特权。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确定军官队伍构成上的权力斗争,使双方被迫做出让步,最终让军官队伍按照新的原则来任用。

    扯远了,总之那些拥有战争神职的神灵,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他们会自觉不自觉的加强军队建设。

    这就需要传播知识。

    所以很多战争神职的神灵都会在自己的世界建立学校。

    剧院更别提了,很多神灵都拥有艺术神职,甚至可以说,这个神职是最广泛,分布最散的神职,比如奥林匹斯神系当中,很多神灵都拥有这个神职。

    比如雅典娜。

    比如阿波罗,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与预言之神,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司掌音乐、诗歌、医药、消灾解难及法规,象征物包括里拉琴、弓箭和桂冠。阿波罗以手持七弦琴的俊美青年形象着称,九位缪斯女神常伴其左右,被视为男性美的典范。其斩杀巨蟒皮同后建立德尔斐神庙,创立神谕体系,同时兼具牧羊人、建城保护者等身份,祭仪涵盖农业节庆与城邦法规。相关称号包括“灭鼠神”“狼主”“金剑王”等,月桂冠为其标志性头饰。

    另外阿波罗的从神,九位缪斯女神也掌握着相关神职。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她们代表了通过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及时代流传下来的诗歌所表达的神话传说。她们原本是守护赫利孔山泉水的水仙,属于宁芙的范畴。后来人们将奥林匹斯神系中的阿波罗设立为她们的首领。缪斯女神常常出现于众神或英雄们的聚会上,轻歌曼舞,一展风采,为聚会带来不少的愉悦与欢乐。

    总之至少对奥林匹斯神灵来说剧院简直是必备品!

    但医院……就很少很少见了。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在古人眼中,身患恶疾就是受到神的诅咒,因此治病的场所多与宗教密不可分。古埃及庙宇中很多都有“生命之屋”,祭司前来祈祷,还有一些人负责为病人催眠或放血等;古希腊也是以神庙为主要的医疗活动场所。这些庙宇在当时的条件下已具备了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初步功能,同时还兼有收容作用。为保留战斗力,古罗马十分重视医院的建设。公元前3世纪,在征战中负伤的古罗马士兵增多,军队里逐渐出现了军医院。当然,这与现代军医院无法同日而语,不过是一些专门的营帐,有的战略要塞还建起永久性医疗房舍,内有病房、药房和护理室等,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水设施。2004年,德国考古学家在莱茵河下游的诺伊斯市意外发现了一处地下遗址,就是古罗马人当年建立的一座可容纳6500名士兵的要塞,其中一个房间内还存有数十件医疗和配药器械。这些医院通常位于离前线几十公里的后方,收治的也多是普通患者,而不是战场上的伤员;一些较小的要塞医院则只收留伤兵,不对百姓开放,如苏格兰的弗伦多奇。这些要塞医院的规模不断缩小,公元220年左右,军队转向依赖野战医院,要塞医院的使命逐渐结束。

    基督教在创立之初受到罗马皇帝的镇压,直至君士坦丁大帝执政时期才得到承认。此后举行的主教会议号召:每一个有教堂的城市都要建立一所收容所。早期的收容所也被称为“救济院”“济贫院”等,即医院。最重要的功能是看顾、治疗病人,也给穷苦人、外乡信徒提供遮蔽的场所或住所。

    公元368年建于凯撒城的圣·巴塞尔收容所是有记载的在此次会议后建立的第一所医院,其中还设有麻风病人隔离区。此后,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等地也相继成立了收容所。在12世纪后,此类收容医院在欧洲迅速发展起来,有人称之为“医院运动”。几乎欧洲所有的小镇都能见到医院,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可拥有上百张病床,也有的只能收容几人。拉丁文hospitalia原意是指旅馆,最初只收留老人、孤儿以及弃儿等,后来演变为专供病人居住的地方,即英文hospital(医院)一词的由来。

    中世纪法国的主宫医院在西方医院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知名的当属7世纪上、中叶创建的巴黎主宫医院,这是目前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医院。此类医院多与慈善机构有关,或直接由宗教团体创建,医生由市政当局选派并付给酬金。

    13世纪,随着教会势力扩大,医院设施有所提升,大多数建在安静又通风的地方。而且,有些医院可提供专科治疗,如专门为长期照料盲人、肢体残缺者、老人或精神病人而设立的医院。也有专门的传染病院,如英国坎特伯雷附近就有一所规模较大的麻风病院,可容纳百人居住在木质房屋中。

    因为宗教场所和医院的职责在很多时候都是重叠的,所以压根没有神灵会特别的建立医院,专门来为凡人服务。

    但雅典娜就不会。

    但这也已经是做的最好的了,可雅典娜在不少方面依然很残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