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反派怨我剧本差,被迫来摆摊救驾 > 第20章 亲封国师

第20章 亲封国师

    在例行为皇帝讲解星象、安定“龙心”之后,苏清言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面露凝重,沉吟良久,仿佛在感知着什么难以言喻的天机。

    皇帝察觉有异,问道:“苏修士为何神色如此凝重?莫非星象又有何示警?”

    苏清言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以一种无比庄重甚至带着几分悲悯的语气开口:“陛下,贫道连日观气,见东南江淮之地,水汽氤氲,其势奔腾,隐有龙蛇起陆之象,星宿移位,主大水之患。若不早做防备,恐酿成泽国千里,生灵涂炭之惨剧。”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你可确定?规模几何?何时发生?”

    天灾关乎国运,由不得他不重视。

    苏清言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种属于“窥探天机者”的疲惫与谦卑:“陛下,天机混沌,贫道只能隐约感知其势浩大,非同寻常。具体时日、确切地点,天道渺茫,非人力所能尽窥。贫道……亦只是天道谦卑的仆人,偶得启示罢了。”

    她刻意强调了自己的“局限性”,将自己从“操控者”降格为“传达者”。

    她继续道:“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既降下预警,便是给予我等一线生机。贫道恳请陛下,未雨绸缪,即刻下旨,命江淮各州县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储备救灾物资,并提前规划高地,以备迁移沿岸低洼处百姓。如此,即便天灾不可避免,亦可将损失降至最低,保全陛下子民,彰显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她没有夸口自己能化解灾难,而是提出了最务实、最符合帝王心术的建议,防灾救灾,彰显仁政。

    皇帝凝视着苏清言,见她眼神清澈,语气恳切,毫无居功自傲之色,反而将最终的功绩归于“陛下仁德”,心中不禁信了七八分,那份忌惮也悄然松动了一丝。若她真能操控天意,何必多此一举?她此刻的行为,更像是一个尽职的、传递预警的忠臣。

    “兹事体大……”皇帝沉吟。大规模调动人力物力防灾,若预言不准,劳民伤财,必遭非议。

    就在这时,仿佛是为了印证苏清言的话,接连数日,南方快马送来的奏报开始提及“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河水上涨”等迹象。虽然还未成灾,但趋势已然明显。

    皇帝不再犹豫,终于采纳了苏清言的建议,以八百里加急发出圣旨,严令江淮各地按照国师所言,全力备灾。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局势的发展,完全沿着苏清言“预言”的轨迹行进。

    江淮地区暴雨倾盆,江河水位持续暴涨,屡屡突破警戒。但由于提前加固了堤坝,疏通了关键河段,储备了沙石木料,当历史性的洪峰来临时,大部分险要地段都堪堪守住,只有少数几处年久失修的支流堤坝溃决,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了最小范围。

    更重要的是,因为提前规划了迁移路线和安置点,沿岸大部分百姓得以提前撤离,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滚滚洪流过后,虽然田地被淹,房屋倒塌,但人心未散,希望犹存。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动!

    这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星象,而是实打实的、拯救了万千黎民性命和无数财产的功绩!

    朝堂之上,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即便是之前对苏清言心存疑虑的大臣,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苏修士,确有其神异之处,且心系苍生。

    皇帝看着龙案上来自江淮的报平安奏章,再看向殿下垂首恭立、宠辱不惊的苏清言,心中最后那点忌惮,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复杂的情绪,庆幸、依赖,甚至是一丝隐隐的……敬畏,是对天意的敬畏,而非对她个人。

    他亲自走下龙椅,来到苏清言面前,感慨道:“国师真乃上天赐予朕,赐予大昱的祥瑞!若非国师提前预警,江淮之地,恐已成一片汪洋,朕……亦将成千古罪人!国师之功,堪比再造!”

    苏清言立刻躬身,语气无比谦逊:“陛下言重了!此非贫道之功,实乃陛下仁德感天,故而上天降下预警。贫道不过恰逢其会,代为传达罢了。能救万民于水火,全赖陛下从善如流,决策英明!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

    她再次将所有的功劳,毫不留恋地推给了皇帝和那虚无缥缈的“天意”。

    她忽然察觉到不对,国师是在叫她?“陛下刚才是在唤贫道?”

    “哈哈哈……”皇帝龙心大悦,最后一丝顾虑彻底打消。他朗声道:“传朕旨意,江淮救灾有功人员,一律重赏!”

    皇帝说完就走了。

    苏清言看着皇上离去的背影,她知道,她成功了。

    经此一事,她在皇帝心中,彻底奠定了“天意忠实信使”的地位。她有价值,能带来祥瑞和预警;她无威胁,因为她的力量源于“天”而非自身,并且她始终将最终的荣耀归于皇帝。

    金銮殿上,百官肃立。

    龙椅之上,皇帝的气色在宋轻雨的精心调理下略有起色。

    楚王立于丹陛之下,面色平静。

    摄政王称病未朝,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此刻必然在府中暴怒如雷,他精心策划的局,不仅未能扳倒对手,反而成了将苏清言推向国师之位的垫脚石。

    司礼监太监展开明黄圣旨,尖细悠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咨尔苏氏清言,秉性贞静,道法通玄,明阴阳之理,晓鬼神之机。前有匡扶社稷之谏,后有点破奸邪之功,更兼天降甘霖,解厄消灾,实乃上天所授,辅弼朕躬之良才。兹特授尔为‘护国佑圣弘道真人’,封国师,秩同一品,掌观察星象,推算历法,祭祀禳祷,匡正国运之职。赐紫金道袍,白玉拂尘,允其出入禁闱,随时咨问。钦此——”

    “臣,苏清言,领旨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清言跪接圣旨,声音平稳,不见丝毫激动。她站起身,早有内侍捧上托盤,盘中是一件绣着繁复云纹仙鹤的紫色金线道袍,以及一柄通体洁白、隐有流光的三宝拂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