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开始着手筹划,在这个家里寻找立足之本。
这天她正看着两个丫鬟缝沙包,林氏又来了。
她进屋看到房间乱糟糟的到处是碎步头,眉头皱皱起来,呵斥春桃和夏橙:
“你们两个,怎么在姑娘身边做起针线来了?我不是说这几日要让姑娘休息!”
苏瑾忙说:“是我让她们缝的,多缝些沙包,咱们在自己院子里玩,不用出去了。”
她拿起一个给林氏看“娘你看这颜色搭配怎么样?”
林氏把六个面都看了,评价:“虽然是旧布料做的,这么一搭配,还挺好看。”
春桃收好针线说道:“夫人眼光真好,这个是小姐配的色!”
两个丫鬟把布料收拾完,到了吃饭时间,林氏让人端来了饭菜,坐在旁边看着她吃。
苏瑾抬头:“娘,你不吃吗?”
“娘来的时候已经用过饭了。”
林氏慈爱的看着女儿吃饭,眼睛只在一旁的荷花酥上瞥了一眼。
“老夫人又送荷花酥来了?”
“是的。”
林氏“嗯”了一声,说:“今天你爹应该就回来了,待会儿留着给他看看。”
“好”苏瑾一笑,因为她夸奖一句,老夫人每天都让人送一份过来。
三房院子里的人都吃腻了。
“对了娘,我忽然想起来,爹常穿的那件湛蓝色的外袍,袖口都有些发白了,女儿想……给爹爹做件新衣,娘觉得怎么样?”
林氏听到女儿这样说很欣慰。
“我们瑾儿长大了,知道关心爹爹了!”
“女儿连续遭难,想了很多,以前只知道玩,都没有为家里做点什么……”
“你想这些做什么,爹爹的衣服,娘自然会打理,安心休养身子”林氏被牵动了心,“我的瑾儿从来都懂事孝顺。”
林氏嘴上这么说,对于女儿想给她爹做衣服这件事还是很开心的。
她下意识思考起来。
“你爹爹他喜欢沉稳的颜色,料子嘛,如今春日,用绸布或者细棉布都不错。”
她思索着,“等回头娘去把旧衣服的尺寸找出来。”
“谢谢娘!”
苏瑾眉开眼笑。这两天脸上闷出的病气一点都没有了。
她拿起旁边桌上两片布条。
“那娘觉得是天青色好,还是这月白色更衬托爹爹的气质?”
林氏想了想:“天青色更好一些。”
苏瑾继续引导,把话题打开,“咱们在袖口边上绣一些简单的云纹,娘觉得好不好?是不是更配父亲气质?”
色彩和纹样都是苏瑾擅长的领域。
林氏却被问住了。
她为丈夫打理衣服,都是按季按规制备,别人做什么她做什么,从来没有想过颜色与气质搭配。
她看着女儿热切的眼神,显然很想做这件事。
这比出去疯玩被人家欺负好。
以前想把她关在院子里都关不住,爬墙钻狗洞都要出去找姐妹们玩。
现在有个事情做做,倒也好,不去想那些糟心事。
母女各怀心思,越谈越投机。
“那明日娘带我去库房看料子好不好?女儿还没有见过库房的布料呢!”
苏瑾终于说出自己的目的。
去库房?
林氏脸上的兴奋劲儿消失了一些。
“瑾儿,娘陪嫁里有一匹湖绸颜色也不错,可以给你爹做衣服,咱们就不要去库房了。”
苏瑾一双眼睛期盼地看着林氏,没有多说话。
只委屈吧啦问了一句:“娘,是不是很麻烦?”
林氏立刻心软了。
“不麻烦,明天娘去祖母那里请安,拿了对牌,再去寻管家娘子开库房就好了。”
苏瑾眼睛立刻亮了。
“太好了,女儿跟您一起去给祖母请安。”
林氏不同意:“你落水之后还没有恢复,就不要出去了。再说,二房的云秀还刚禁足,你出去晃荡,不好。”
“那好吧!”
苏瑾语气里有些失望,提出又一个要求。“去库房选料的时候女儿可是要一起去的。”
“那是自然,瑾儿亲自挑选,你爹一定开心。”林氏答应着。
母女两个正讨论着,三爷苏文博回来了。
他挑起帘子目光落在正兴奋地在室内转圈的苏瑾身上。
“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苏文博一回来就听说了陈淮安退婚的事,很后悔莽撞的给女儿定下婚约。
但知道林氏和女儿把资助的银钱也讨要回来后,又觉得做的太过分了。
他给老夫人请安之后立马回到自家院子,想谴责妻女两句,但是见娘俩笑容满面,就一句话都说不出口了。
“见过爹爹。”
苏瑾连忙行礼。
苏文博看着女儿想说几句安慰的话,话到嘴边变成了:“还有哪里不舒服吗?”
苏瑾一笑“没有了,女儿好多了!”
林氏见丈夫回来,习惯性地去接下他的外袍,口中说道:“回来了,可用膳了?”
“没有呢,瑾儿这里有饭,我凑合吃点就行。”
“那怎么行!”
林氏吩咐丫鬟去灶上再拿些饭菜过来。
苏文博坐在桌前,看到了桌上的荷花酥点心。
眼前一亮。
“这荷花酥可是刚出的新花样,哪里来的?”
林氏似乎随意道:“老夫人房里的珊瑚送过来的。”
“是母亲送的?”他看向林氏,目光灼灼,“我就说母亲是维护我们三房的,你还不信,平日里总是说母亲偏心……”
听苏三爷这么说,林氏立马不愿意了。
苏瑾连忙安抚要发火的林氏,笑嘻嘻打圆场:“母亲刚才也夸赞祖母心疼爹爹呢!”
苏文博看向林氏,后知后觉自己说错了话“对对,祖母让珊瑚送点心来,肯定是因为你母亲平日里把你教养的好,应对得体,临危不乱,才对咱们三房刮目相看!”
他立马把这份功劳给了林氏,也不提老夫人不偏心的茬了。
林氏脾气来的快去的快。被丈夫这样一夸,火气被压了下来。
她别别扭扭说道:“我也没有做什么,就是给瑾儿撑腰,还是瑾儿自己争气。”
“不,夫人”苏文博打断林氏,深沉的眼神王者她,语气真诚:“都是你平日将瑾儿教导的好,母亲她肯定是都看在眼里的。”
他声音柔和下来,“这些年,辛苦夫人了,家里多亏有你。”
苏瑾在一旁看着,简直想拍手叫好。资料里苏文博性情耿直不知变通的,这一看脑子很好用的嘛!
还会甜言蜜语!
可造之材。
林氏被丈夫夸奖的脸颊微红,一时间有些害羞,只说了句。
“油嘴滑舌”
心里却是甜滋滋的。
她为了这个家,为了女儿操碎了心,因为只有一个孩子,苏文博没纳妾室,她并不讨婆婆喜欢。平时也不想朝婆婆跟前凑。
现在被丈夫这样认可,心里好受了不少。
苏瑾把父母的互动尽收眼底。
她趁热打铁地说了自己的目的:“爹,女儿已经好了,正想跟娘学做衣服,娘刚好说要给您做一件体面的新衣服,出去办事也精神呢!”
苏文博朗声笑道,声音轻快。
“好,好,爹等着穿瑾儿和夫人亲手做的新衣。”
这时候,丫鬟又提了四个菜过来,苏文博拉着林氏跟他一起用饭。
林氏虽说吃过了,因心里装着事,也没有吃多少。
如今夫君回来心情好。竟然又多吃了一碗饭。
翌日,天气请好。
林氏请安回来的时候脚步轻快。
“瑾儿,”她声音清亮,带着一丝兴奋“你祖母听说是你要给爹爹做衣服,二话没有说就给了对牌,还嘱咐我们仔细挑选!”
过程很顺利。
“娘出马就是不一样!”苏瑾嘴甜的夸赞一句。
林氏拉着女儿的手嘱咐道:“待会儿娘同那库房的管事娘子打交道,你在旁边看着喜欢的料子就好。”
林氏已经下意识规划好了步骤,尽可能保护好女儿,让她远离麻烦。
苏瑾乖巧点头,带着丫鬟,跟着林氏一路朝公众库房走去。
经过花园的时候,恰好遇到带着婆子走过的大夫人冯氏。
林氏给大夫人见礼。
冯氏笑着说:
“三弟妹,瑾儿这是好了呀!你就不怕再惊着孩子?回头还得让三弟丢下生意上的事情匆匆赶回来。”
她这话就是在讽刺林氏平日里过于紧张女儿,小家子气。
林氏仿佛没有听明白她话里的讽刺,语气平和的说:
“让大嫂挂心了,瑾儿这孩子皮实,哪就那么不禁吓。这不记挂着他父亲袍袖旧了,特地让我带着她去库房选料子,尽孝心呢!”
“呵……瑾儿这么懂事啊!”冯氏目光在苏瑾脸上打了个转。
苏瑾很有眼色的施了一礼:“谢谢大伯母夸奖。”
又寒暄几句林氏带着苏瑾大大方方离开了。
苏瑾跟在林氏身后,看着她挺直的背影,觉得被娘护着的感觉真好。
苏家的库房,并没有在深宅内院。
而是位于府邸西侧,紧邻着一个通往侧门的小巷,方便货物搬运。
林氏带着苏瑾,由丫鬟领着,走向库房院门。
门口坐着几个正在分拣线轴的婆子,见到三夫人来了,赶紧起身行礼。
掌管库房赵娘子正在指挥两个小厮将几匹新到的绸缎搬入库中登记入册,说话干脆麻利。
见到林氏过来,忙迎上来请安:“三夫人安好,三小姐安好。可是要取用东西?”
她说话时,目光扫过林氏手里的对牌,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赵娘子,”林氏递上对牌“我们来给三爷挑点料子做件直裰。”
“哎呦,给三老爷做衣裳啊!那时应当的。”
赵娘子接过对牌验过之后,侧身引路。
“三夫人,三小姐,这边请。”她指向一边货架:“适合老爷们的外料都在东边这几个架子上,颜色都很稳重。”
苏瑾安静的跟在母亲身后,目光快速打量库房。
这里布置的很像一个小型的批发仓库,真不愧是经商人家。
林氏在赵娘子的引导下,开始查看她介绍的那些不错的料子。
颜色大多是靛蓝,藏青,玄色等常见颜色,质量不错,但是也不出挑。
显然是公中份利里中等偏下的货色。
赵娘子热情介绍“这匹杭绸细腻,这匹棉布厚实,”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这些就够三老爷用了。
林氏眉头微蹙。
她虽然不善于争抢,但是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这些布料做成衣服给丈夫穿着出去走动见客户,有些不够分量。
苏瑾已经把库房看遍了。
她拉拉林氏的袖子。有些好奇的问:“娘,那边也是料子吧?”
她指着库房深处的角落。
赵娘子顺着看过去,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三小姐,那些是前些日子染坏了的次品,还有一些花色老旧的,是准备处理掉的。”
苏瑾却被勾起了兴趣。
她拉着林氏往里走了几步。
赵娘子没有撒谎。
那堆布料确实跟她说的差不多,是次品和过时的。
但是在苏瑾眼中,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可能性。
稍加利用,说不定就让其大放异彩。
苏瑾心中高兴,她原本就是想给林氏找个事情做,没有想到在这个仓库里居然发现了宝藏,如果要搞事情,这绝对是第一桶金啊!
她不动声色收回目光。
很遗憾地感叹了一句“原来是这样的料子啊!”仿佛只是一时的好奇。
然后她就不看了,跟着林氏继续看那些不错的布料。
指着一匹几乎接近黑色的藏青杭绸,对林氏说:“娘,我看这匹颜色最正,爹爹穿着肯定稳重。”
林氏觉得这颜色太老气。
赵娘子忙不迭地接话道:“三小姐好眼力,这匹料子最厚实,很经穿的。如果在袖口绣上纹样,很出彩的呢!”
苏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顺着赵娘子的话对林氏点头。
“娘,要不咱们就要这个吧!我们回去想想绣什么花样。”
林氏见女儿选了,虽然觉得料子不算好,但终究是女儿的一片心意,便也点头应下。
赵娘子利索的记下账目,让小厮将料子包好,递给林氏深厚的丫鬟,笑容满面得将母女二人送出了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