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摆烂公主:夺嫡?别闹!我起不来 > 第472章 这是弄啥咧

第472章 这是弄啥咧

    寒露与霜降交替的时节,凤京城笼罩在一片清冽而高爽的气氛中。

    自陛下龙体康健、重临朝堂以来,政务通达,天下顺泰。

    科举改革已然落定,凤京各大书院纷纷开设女子学堂,连国子监亦通过了增设女子学额的决议,天下文风为之一新。

    秋收大体顺利,虽部分水患地区有所减产,朝廷及时颁布了减免税赋的诏令,民心安稳。

    北境战事已息,大乾军队凭借镇北关一役确实打出了威名。

    稳稳掌握了主动权,更赶在凛冬降临前完成了瓮城的重修加固。

    朔风大军吃了大亏,又兼边境已降初雪,天时不利,再度大规模攻城可能性已是微乎其微。

    南境更是顺遂太平,南境边军已完成重整,朝廷委派了新任大将坐镇。

    与南疆毗邻的几处村镇被划为互市之所,吸引了南北商客云集。

    以粮油米面交换山珍皮毛,大宗交易初具规模。

    光是商税一项,便已成为国库一笔极为可观的进项。

    至于曾经显赫一时的四大世家,其名号已彻底从大乾的权贵谱系中被抹去。

    而由此引发的土地新政,则成为了眼下朝堂之上争论最烈、也最为核心的议题。

    阻力自然是有的,毕竟此法触及了众多老牌权贵与地方豪强的根本利益。

    然而,连最大的世家都已倾覆,新政的推行,终究是在波澜中稳步向前。

    三公主、四公主与五皇子皆已领了实差。

    三公主入凤阁台学习政务,四公主进了天官司历练,五皇子则去了仪制司当值。

    唯独领着璇玑卫指挥使的六公主,依旧是日日高卧府中,要么便是易容改装,溜出去饮酒逛街,恣意玩乐。

    不上朝,不理璇玑卫事务,彻彻底底当起了甩手掌柜,逍遥自在。

    这一日,秦昭玥却比往常起得稍稍早了些。

    只因今日恰逢朝廷大休沐,而三公主、四公主早早便下了帖子,邀她至留园参加一场赏花会。

    赏花本身,秦昭玥兴趣不大。

    但三姐特意言明,请了好几位顶尖的厨子,备下了不少新奇菜式,这便很值得一去了。

    坐在梳妆台前,她尚有些睡眼惺忪,打着哈欠,任由刘嬷嬷为她梳理长发。

    没错,碎墨亲自上门,将这位老嬷嬷请回了府中。

    刘嬷嬷此前受尚仪局上司牵连,虽未被问罪,却也失了宫中女官的体面,黯然出宫。

    对于在宫廷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而言,其间落差,可想而知。

    碎墨诚意十足,加之此前确有过那段“用药”的情谊,刘嬷嬷最终还是应允了邀请。

    刘素心自己也未曾料到,兜兜转转的,在她最为落魄之时,竟又回到了当年弃走的府邸。

    初时心中不免忐忑,但不过十来日光景,她便彻底安下心来。

    月钱丰厚,差事清闲,平日里最多的活计便是教导府中丫鬟们礼仪与各种手艺。

    丫鬟们对她皆十分恭敬,等闲难得有劳动她亲自伺候的时候。

    教了一辈子规矩、性子刻板严谨的老人,如今竟也渐渐学会了几分松弛。

    她深知,对外时规矩体统绝不能丢,不能折了府上的颜面,只是这等机会实在罕有。

    对内嘛……规矩是什么?殿下高兴最要紧。

    今日因是赏花会,听闻两位公主操办得极为盛大,碎墨才特意请了她过来为殿下梳妆,权当压阵。

    刘嬷嬷的手极巧,十指翻飞间,便将秦昭玥一头乌黑浓密的青丝绾成了个飞仙髻。

    髻心斜插一支赤金点翠蝴蝶赶花步摇,蝶翅轻颤,流苏摇曳。

    两侧各簪一对小巧玲珑的珍珠蝙蝠掩鬓,寓意福气绵长。

    额前垂下几缕细碎的刘海,更添几分少女的娇俏。

    整体庄重典雅,又不失灵动活泼,正合这深秋时节,既不过于沉闷,又显皇家气度。

    梳好了头,秦昭玥对镜自照,啧啧称奇:

    “要不怎么说,还得是您老的手艺呢,碎墨桃夭她们且得学着。”

    刘嬷嬷闻言,脸上露出温婉的笑意,

    “老奴也就剩下这点微末手艺了,能让殿下满意,便是老奴的福分,不敢当殿下如此夸赞。”

    既知园中有美味佳肴,秦昭玥只在府中随意用了些点心垫腹,便兴致勃勃地出门而去。

    留园,便是当初用来劝说京中才女们参与乡试的那处雅致园林。

    此刻园外车马辚辚,人流如织,然而对秦昭玥而言,自然不是问题。

    璇玑卫指挥使的车驾,谁敢阻拦?

    虽自陛下重登凰极殿那日露过一面后,再未出现在正式场合,但那份无形的威慑力,足以让所有人心存忌惮。

    马车顺顺利利地驶到园子大门口,秦昭玥方才扶着侍女的手下车。

    几位王府的管家正在门口迎候,三公主府的老管家一眼瞧见她,脸颊便不自觉地抽搐了两下。

    那日库房被“劫掠”的景象,至今仍是他的噩梦,一想起来就心疼得直抽抽。

    他赶紧敛了心神,快步迎上前,躬身行礼:“老奴参见靖王殿下。”

    秦昭玥脚下一顿,这才反应过来是在称呼自己。

    这封号猛一下被人正经叫出来,还真有些不习惯。

    “参见靖王殿下!”门口侍立的一众人等齐声见礼。

    秦昭玥随意摆了摆手:“都免礼吧。”

    老管家直起身,立刻在前方引路,

    “殿下请随老奴来,主子特意吩咐,让老奴在此恭候殿下大驾。”

    “啧,都是自家姊姊妹妹的,搞得这么客气做什么,前头带路吧。”

    时节不同,留园的景致也大不相同。

    既以赏花为名,园中自然是下足了功夫。

    虽已近深秋,万物开始凋零,但园丁巧手布置,竟也别有一番风情。

    各色秋菊正值盛期,或团簇如绣球,或丝瓣垂落如瀑布。

    金黄、纯白、淡紫、墨红,争奇斗艳,于瑟瑟秋风中展露着顽强的生命力。

    几株高大的枫树、槭树,叶片已被霜色染透,红似火,黄如金,与苍翠的松柏相映成趣。

    更有那晚开的木芙蓉,一日三变其色,晨白午粉暮深红,点缀在亭台楼阁之间,平添几分娇媚。

    这园子果然是好,占地广阔,布局精妙,景致层次分明,比她们几位皇嗣的府邸园林都要强上不少。

    名义上是三姐的产业,实则谁都清楚,这是母皇的私产。

    母皇勤政节俭,不尚奢华,也没什么像样的行宫别苑,难得会来这园子里散心。

    秦昭玥虽然眼馋,倒也不好意思开口讨要。

    一路行去,园中游人如织,相识的、不相识的贵妇千金、文人雅士见了她,无不驻足行礼。

    秦昭玥大多只是微微颔首,便算回礼,脚下步伐不停,跟着老管家径直往深处走去。

    老管家并未引她去往举办宴会的主殿,而是穿过几重月洞门,来到一处开阔的庭院,庭院中央矗立着一座精巧的三层花楼。

    “殿下请,几位殿下都在楼上候着您呢。”

    老管家在楼梯口止步,躬身相请。

    秦昭玥拾级而上,来到三楼,果然见人都到齐了。

    小九眼尖,第一个瞧见她,像只欢快的小鸟飞奔过来,一把拽住她的袖子,嗔怪道:

    “六姐姐!你怎么这么慢才来!”

    这丫头最近没事就往她府上跑,有时还捎带上小七小八,秦昭玥有些嫌她聒噪。

    “去去去,一边玩儿去,我能来就不错了。”

    小九小声嘟囔:“一天到晚正事儿没有,就知道躺着……”

    “诶?你说什么?”秦昭玥竖起眉毛。

    三位年长的皇姐皇兄倒是这阵子没见她,主要是……心疼。

    小六没拿金银,可挑走的都是她们库房里顶顶心爱的好东西。

    秦昭琬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招手道:“快过来,站这儿瞧瞧。”

    秦昭玥踱步到窗边,嘴里还念叨着:

    “我说眼瞅着都要入冬了,还登高喝这冷风干什么……”

    话里话外,就差把“附庸风雅”四个字说出来了。

    然而,当她漫不经心地朝窗外望去时,却不由得愣了一愣。

    只见楼下宽阔的庭院中,并非她想象中的菊圃枫林。

    秦昭玥有些疑惑地转头看向三姐,眨了眨眼:

    “三姐姐,你们这是……弄啥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