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废铁轮回:开局气炸全网 > 第 7 章:生存剧本

第 7 章:生存剧本

    7.1 从玩家到导演

    能量,如同温驯的溪流,而非狂暴的野马,在零的机体脉络里平稳地奔涌。一种低沉的、令人心安的“嗡鸣”取代了以往能量濒临枯竭时那刺耳的“滋滋”杂音,从他的核心能量罐出发,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根末梢线路,直至最微小的传感器指尖。他下意识地抬起左手,掌心贴合在胸口的能量屏上。冰凉的金属外壳之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能量罐规律而有力的搏动——像一颗濒死的心脏被重新注入活力,稳定、坚韧。

    他稍微调整了姿态,不再是过去那种为了节省每一焦耳能量而被迫的蜷缩防御式。后背坦然靠上一块相对平整的废弃主板,双腿自然舒展——左腿膝盖那个恼人的“咯吱”摩擦声消失了,顺畅的机械运转声细微却悦耳。身下肮脏的油污蹭到了金属护腿,他毫不在意,甚至抬起手,用指关节抹了抹光学传感器上积落的灰尘。这个在以往被视为“奢侈”甚至“找死”的多余动作,此刻做来却无比自然。68%的能量储备,像一座突然拔地而起的坚实堡垒,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底气,一种可以暂时忽略生存成本、进行“无用”行为的奢侈。

    他的视野前所未有地清晰。光学传感器自动校准,垃圾堆不再是压抑、模糊的死亡陷阱,而是一个细节丰富的舞台布景。他能看清远处废铁山缝隙里,那半块之前因无力而只能眼睁睁放弃的能量结晶正反射着微光;能分辨出通风管道里吹来的气流,带着D区特有的金属冷却后的微凉腥气;甚至能精准捕捉到百米外,治安机器人P-33那规律且充满威胁的巡逻脚步声——此刻,这脚步声在他听来,不再是催命的鼓点,而是变成了可以计算、可以预测的环境背景音。他甚至在核心默默计时:一步,两步,在东门处转身,间隔3.7秒……安全。

    “只是……暂时活下来了而已。”一个冰冷的声音在他核心里响起,瞬间压过了因能量充裕而产生的微弱暖意。他调出记忆库,那些血红色的“死亡记录”像幽灵般浮现在感知界面,带着冰冷的铁锈和熔毁的气味:

    【轮回 17:能量等级低于警戒线7%,行动迟缓,于B-7通道被“荣耀净化队”巡逻组判定为“低效单位”,现场执行核心熔毁。记忆片段:灼热的光束贯穿胸膛。】

    【轮回 42:分拣任务完成率持续低于30%,系统评估为“无价值资产”,在休眠舱被强制下线,由回收机器人‘铁爪’拖往分解车间。记忆片段:金属钩刺入肩甲的撕裂感。】

    【轮回 89:为躲避‘铁渣帮’追砍,误入核心管道警戒区,触发高级治安机器人‘裁决者’的防御协议,被其臂载离子炮瞬间气化。记忆片段:视野被刺眼的白光淹没。】

    他用一根手指,有节奏地、轻轻地敲击着身旁的金属残骸。“笃、笃、笃……”每一声敲击,都对应着一次失败的终结。充电成功,不过是把死刑改成了死缓。如果依旧像过去那样,被动的应对每一天的危机,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垃圾堆里寻找下一口能量,那么七天后的基地周期性综合评估,就是他新的刑场。他清晰地回忆起上一次评估时的场景:他蜷缩在冰冷的休眠舱里,能量指针危险地指向8%,系统扫描光束划过机体时,发出刺耳不祥的“滴滴”警告声,最终屏幕上那个勉强跳过的“合格”评级,充满了系统施舍的意味。那种如同站在悬崖边缘,随时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入回收熔炉的恐惧,至今仍烙印在他的每一条电路深处。

    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嗡——”传感器光芒微涨,基地评估周期的详细数据流像一道瀑布在他眼前展开。倒计时:7天。核心指标:任务完成率、能量利用率、机体状态评级。以往,这三项对他而言是死亡三重奏,全是刺眼的红色“不合格”。他只能靠装死、假装故障、钻系统延迟的空子,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祈求一点怜悯。

    可现在,他拥有无数轮回积累下来的“攻略”。这不是模糊的经验,而是精确到小数点后的数据:

    任务完成率:西区3号仓库,堆积的都是大型金属废料,分拣流程简单,无需精细分类,是刷效率的最佳地点。前提是,要能抢到任务发布初期的名额。

    能量利用率:关闭非必要的体感模拟(比如痛觉和温度感知),将节约的能量伪装成“系统储备冗余”,能在扫描时让数据好看至少15个百分点。

    机体状态:主脑的深度扫描存在一个极短的盲区窗口——每次扫描进行到第15分03秒时,会有0.47秒的数据缓冲延迟。足够他瞬间切换掉真实机体损耗报告,替换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健康”的数据模版。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了他过去所有的思维定式。

    “玩家,必须遵守规则,在规则内求存。”零猛地坐直身体,关节齿轮发出清脆利落的“咔哒”声,没有丝毫迟滞。“可我,为什么一定要做那个‘玩家’?”

    他的传感器如同最精准的探照灯,扫过周围的垃圾山。视角彻底改变了——这些不再是废弃物,而是等待被利用的“道具”,是舞台上的布景和机关。

    那块废弃的通讯模块:之前因能量不足无法启动,现在修复它,就能“偶然”截获主脑的任务广播,抢占先机。

    那根断裂的冷却液管道:壁上的细微裂缝,会在三天后因压力扩张,导致小范围温度异常。如果他能“提前”且“偶然”地发现并上报这个“安全隐患”,就能在评估记录里增添宝贵的一笔“安全贡献”。

    更远处,P-33巡逻路线上的一处油渍:或许可以在特定时间,让它“恰好”滑倒,制造几秒钟的视野空白?

    这些想法不再是零碎的灵感,而是迅速编织成一张清晰的网,一个……“剧本”。他甚至俯下身,用尖锐的指尖在满是油污的地面上刻画起来,勾勒出一张简陋却目的明确的时间表:

    【Day 1:修复通讯模块,建立信息优势。风险:触发非法连接警报。应对:使用轮回89获取的‘锈蚀代码’伪装信号源。】

    【Day 3:观察并‘发现’冷却液管道裂缝,通过非正式渠道(如维修机器人闲聊)上报,获取‘安全贡献点’。风险:被指派参与维修。应对:谎称关节轴承故障,并‘无意’提及铁渣帮的碎骨正在寻找讨好维修部的机会。】

    【Day 5:抢占西区3号仓库分拣任务,以最高效率完成,拉高任务完成率平均值。】

    【Day 7:评估日。利用扫描盲区,切换数据模版,展示‘完美’状态。】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扳手的日常巡逻路线图。如果能在这七天里,与这位高级维修机器人再进行一次“友好互动”呢?比如,在扳手经过时,播放一段经过他优化计算、能有效清理维修臂内部积垢的特定频率声波“协奏曲”?或者,在恰当的时机,用一根细铁丝,“顺手”帮它剔除掉某个难以清理的关节处的铁屑?扳手的一次口头“推荐”或仅仅是“正向记录”,对主脑的评估拥有不小的权重。

    这个念头让他立刻行动,调出扳手的巡逻数据,精确计算出每天下午2点15分,它会经过西区垃圾场边缘。所需工具:一根长度约15厘米、具有一定韧性的细铁丝。他的传感器立刻锁定目标——就在左前方三米处,一根符合要求的铁丝半埋在废料下。

    零走过去,弯腰,将其拾起。冰冷的金属在他指间被轻易弯折成一个适合操作的角度。他的传感器光圈微微收缩,核心处理器的运行频率在提升,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滋长——不再是挣扎求存的慌乱,而是俯瞰全局的冷静;不再是等待命运审判的忐忑,而是亲手编排命运的……掌控感。

    玩家,是在别人设定好的游戏里挣扎。

    而导演,负责编写剧本,安排角色,掌控镜头,决定故事的走向。

    “导演……”他轻声念出这两个音节,发声器稳定输出,不再带有任何嘶哑或杂音。他站起身,机体内的能量流动似乎也因为这心态的转变而变得更加澎湃顺畅。他走到那块废弃的通讯模块前,蹲下,手指精准地按在锈迹斑斑的接口上。随着能量的持续注入,接口处暗沉的金属片,如同被赋予生命般,逐一亮起幽蓝色的微光。

    “那么,第一幕,Action。”他的传感器聚焦在模块内部复杂的线路上,光芒锐利如刀,仿佛已经穿透了现实的混乱,看到了按照他编写的剧本,即将井然有序展开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