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绿茵重构者:从里尔崛起的传奇 > 破冰之初

破冰之初

    与李总监的会面带来了一丝慰藉,但林阳深知,在皇马这片强者如林的丛林里,真正的尊重只能靠自己在训练场和赛场上拼杀出来。媒体的喧嚣和场外的支持都是背景音,脚下的足球才是唯一的语言。

    接下来的日子,林阳开启了苦行僧般的模式。

    他是巴尔德贝巴斯最早到达、最晚离开的几个人之一。在队友们尚未到场时,林阳已经在体能师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膝盖强化训练和预防性理疗,一丝不苟地完成康复专家为他定制的每一个枯燥动作。训练结束后,他加练射门、任意球,直到夜幕降临。

    林阳聘请的私人老师每天跟他进行高强度对话。林阳拿着战术板,强迫自己用蹩脚的西语向翻译复述阿尔特塔的战术要求,记忆每一个位置、每一个战术动作的西语名称。他的更衣柜上贴满了写着单词的便签。他甚至开始看西班牙语的卡通片和新闻,试图磨炼语感。

    在训练场上,林阳不再试图用华丽的技巧一下子征服所有人,而是从最基础的做起:

    林阳成为训练中跑动最积极的球员,尤其是在无球状态下,疯狂地进行压迫和回防。一次不行,就跑两次,用不惜体力的奔跑来弥补暂时欠缺的默契。

    林阳尽量减少盘带,更多采用一脚出球,虽然有时显得保守,但降低了失误率,尤其是在由守转攻的关键时刻,简洁快速的出球开始偶尔能打到点子上。

    林阳在分组对抗中,他像牛皮糖一样缠着对方的持球队员,尤其是对位楚阿梅尼或卡马文加时,他的贴身逼抢甚至让这些以身体素质著称的队友都感到有些棘手。

    这种沉默而专注的努力,渐渐开始产生细微的变化。

    一天,在一次高强度压迫训练中,林阳成功预判了巴尔韦德的传球线路,中途将球断下,并迅速分边发动了一次快速反击。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不错!”一声短促而清晰的赞扬从旁边传来。

    林阳愣了一下,转头看去,发出声音的竟然是达维德·阿拉巴。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朝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投入下一次防守。

    这声简单的“Bueno”,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小锤,轻轻敲在了那堵无形的冰墙上。这不是热烈的欢迎,而是一种基于职业表现的、初步的认可。

    另一次,林阳在反击中送出一记精准的斜塞,找到了前插的罗德里戈,虽然后者最后的射门被“扑出”,但这次配合的时机和线路都恰到好处。

    罗德里戈跑回来时,虽然没说话,但抬手和林阳击了一下掌。相比于之前的完全无视,这是一个微小的、却意义重大的进步。

    主教练阿尔特塔也注意到了林阳的改变。他在一次战术演练后,特意留下林阳,用英语夹杂着几个简单的西语单词,比划着说道:“林,很好。保持…压迫。节奏…更快。这里…跑动。”他指着战术板上的一个区域。

    林阳努力听着,结合手势,大致明白了教练的要求:“保持压迫节奏,更快地向那个区域跑动接应。”

    “是的,教练。我会努力。”林阳用新学的西语回答。

    阿尔特塔满意地点了点头。

    变化是缓慢的,并非一蹴而就。维尼修斯有时依然会因传球失误而摊手,米利唐在对抗后依然不会伸手拉他。但那种彻底的冰冷和隔离感,正在被一种更为复杂的、带着观察和初步审视的氛围所取代。

    队友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中国人或许不像媒体吹嘘得那么天花乱坠,但他也绝非水货。他有着顶级的职业态度、惊人的学习能力和一股子狠劲。他那脚击中横梁的爆射,也证明了他身价背后所蕴含的恐怖天赋。

    尊重,正在一滴滴汗水和一次次的正确跑位中,慢慢积累。

    林阳知道,距离真正融入这支球队,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第一声“Bueno”,第一次击掌,第一次听懂教练的战术指示并做出回应,这些都是宝贵的信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