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本是道?!
这一句在瑶池传荡开来,一众仙人都是呆滞失神,你敢说,我都不敢听啊!
“大胆妖猴!”此时那些灵山来的罗汉都是红了眼睛,那些菩萨也都要坐不住了。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辩经了,石猴在攻击他们灵山整体,这让他们如何忍得住!
这种情况当真是佛都有火啊!
那些菩萨都是看向了佛祖,只见佛祖安坐,但脸上表情却无了慈悲意。
显然灵山佛祖也是真怒了,毕竟这是对灵山整体的否定!
其余仙人也都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暗暗感慨,这石猴当真是不怕死啊!
此时那高坐御座的玉帝都是微微蹙眉,他只是想让佛道相互制衡,不是想要佛道彻底开战啊!
佛道若是开展,那必定是三界大乱,这可是他的三界!
这猴子怎么这么能惹祸!
佛本是道,如此言论一出,即便没有此事,那佛门也必然要做出最激烈的反击!
“狂妄!”金蝉子闻得那一句“佛本是道”也是脸色突变,失了冷静自持。
“你说空无如一,那为何不言道本是佛?!”
金蝉子的回应非常坚决,带着明显的情绪。
“这个嘛?”石猴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他才不管这个世界存不存在佛本是道,但只要这个暴论将金蝉子嗔念勾起,他便是胜了一半。
“如何?!”金蝉子又是追问。
“唉……”石猴微微叹了一口气,他早早便是有了应对。
其灵感来自于金猴所在的世界。
金猴所言,他所在世界佛道两家只是道路不通,终究殊途同归。
而在那个世界甚至是存在着一种名为“做减求空”的行为,相传能够成就真正的“道果”、“无”、“空”。
他将其稍稍改变便有了回答。
“我在学到‘为道日损’时,曾有过某种狂妄想法。”石猴忽然说起了故事,令人惊愕。
“假如我去找一个和我一般出身的石猴,将我所学教于他,将我官位赠与他,创造一门法术神通让人以为他就是我。”
“最终,他承接了我的一切因果,我的一切命运,那我是不是就做到了‘为道日损’?”
一些仙人原本还在思考着时候回如何应对,此时听得石猴这个故事都是忍不住呼吸急促,浑身止不住颤抖。
“我将其为……做减求无!”
轰隆隆!
似乎又是一道天外神雷炸响,不少仙人直接就是猛地站起身来,死死盯着石猴,迫不及待地向要听着下一句。
做减求无,这几乎是一种将抽象化作具体,将那“为道日损”具现。
“我曾想若是我的方法能够奏效,做减求无之后的我会是如何的状态?”
“是‘无’,”石猴看向金蝉子,脸色郑重问道,“还是‘空’?”
为道日损,做减求……空?!
天外神雷将金蝉子震得三魂七魄都是动摇。
“若真有彼时之我,我是不是‘空’!”
以道门之法,修成佛门之空,你还说你佛不是道!
咚咚咚!
金蝉子只感觉自己的三魂七魄都因为石猴的问题而飘忽不定。
他下意识就要否认,但他又因为石猴的那个疯狂的想法而心动神往,那似乎并非不可能之事!
“如来何解?!”就在此时,石猴一声暴喝,其神音如同暮鼓晨钟在金蝉子耳边震荡。
金蝉子辩经之本能令他立刻便有了答案。
但石猴话语未停,再接一句。
“如实道来!”
这是自问自答!
连续两次的喝问令得金蝉子心境彻底混乱,开始如实道来,“是!损无可损,因果皆无,身心皆寂,那就是‘空’。”
但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这若是“空”,那佛也是道?!
这出自金蝉子之口!
所有人都是看向金蝉子,知道这位大概惨了。
而石猴完胜!
“不可。”只是正在此时,太上老君忽然开口了,他看着石猴,脸色前所未有的严肃。
“前路断绝!”佛祖也是开口,脸色凝重摇头。
石猴包括所有仙人都是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是明白过来。
这是佛祖道祖对于石猴那一番“做减求无”言论的驳斥。
只不过几句话的时间,这两位便已经是看透了那“做减求无”最大的破绽。
石猴所言的那种“方法”不可能奏效,这为道日损自然是无稽之谈。
那种能够嫁接因果、命运的神通法术根本就无法存在!
“……”石猴沉默,他也知道这最大的问题,但他却是真正见过曾经作为做减求空产物的金猴。
虽然失败了,但那种方法确实存在。
而在这个世界无法存在,那就是这个世界的问题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界限的存在了。
“是!”石猴想了想,朝着太上老君恭敬行了一礼,以示自己听懂了太上老君的告诫。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金蝉子算是输得干干净净!
他被石猴震撼心神,说出了那一番话,再无转圜余地。
“佛祖,我……”金蝉子微微闭眼,用了数息时间稳住心境,朝着佛祖微微躬身。
“无妨。”佛祖摇头。
他随后佛祖看向了石猴,以一种古怪的眼神看着他。
“孙大圣悟性超绝,仅凭一句‘为道日损’便有了如此想法,可惊可叹。”
“佛祖谬赞了,只是一些修行时的胡思乱想,不值一提。”石猴摇头谦虚。
“非也,”佛祖却是说道,“能有此想法便已经胜过千千万万修行之人,再进一步便可称尊称祖!”
众仙听得佛祖对石猴如此评价,再加上他们如今之内心还被那“做减求无”震撼,对于石猴更是高看。
石猴眉头微蹙,他已经是回到莲台上老君身边。
“你之修行远未到为道日损阶段,勿要胡思乱想。”太上老君又是告诫一声。
石猴称是。
瑶池盛宴继续,但此间仙人只感觉这蟠桃食之无味,又在想那“做减求无”,虽然道祖佛祖都否了这一想法,但它的提出就足以让修道者浮想联翩。
至于那些灵山来的菩萨、罗汉,他们一个个如坐针毡。
石猴抬头看了一眼金蝉子,发现这和尚脸色极惨白,受损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