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红楼梦中梦之晴雯 > 第39章 彩衣娱亲凤姐凑趣

第39章 彩衣娱亲凤姐凑趣

    “怪道都说你手巧,这样一比,确只有这样的手艺,才衬得这样的布料。这花瓣难为你怎么绣来,瞧在眼里,直如飘飘荡荡落下,倒叫人不忍穿了。”

    黛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看向晴雯,连声赞道。

    晴雯笑道:“这再好的手艺,若没有人穿出去叫人看见,又哪里会有人知道?姑娘快些穿上我们瞧瞧罢。”

    黛玉依言将裙子换上,紫鹃朝后退了两步,欢喜道:“虽是孝期不能穿鲜亮的衣裳,可有了晴雯的手艺,似是将姑娘的画儿都搬到了裙子上一样。行动之间如落花沾在上头,实在是好看得很。”

    晴雯也上下打量着上身穿着茉莉白鹅黄滚边印花对襟褙子,下面配着月白色绣杏花衣裙的黛玉,忍不住也点头赞叹不已。

    黛玉本就生柔弱秀美,这般打扮下来更显得行动如弱柳扶风,偏有杏花花瓣依裙而下,飘洒之间越发风流婉转,就连屋子里的婆子也一个个儿看直了眼,连声赞好看。

    被她们赞得羞红了脸,黛玉叫紫鹃帮她换了衣裳,紫鹃笑道:“是了,既是费了这么大的功夫做的好衣裙,合该留着端午那日再穿,也叫老太太看了高兴。”

    黛玉的脸越发的红,啐道:“我哪里就是这个意思了,偏你的话最多。”

    紫鹃只笑着不说话,黛玉又叫她,“这也是晴雯熬了月余的功夫才做得了,你且去将老太太才送来的钱拿上些子给她,总不能白使唤人了。”

    “能给林姑娘做裙子是我的造化,不敢要姑娘赏。”晴雯心中一喜,口中却推拒道。

    黛玉换下了裙子,走出来拉着她的手道:“似你这般的好手艺,外头许是拿钱也买不来。我白沾了你的光,却没个表示,我又成什么人了?何况你将这裙子做得如此出彩,若是她们瞧了,也想做上一两条的,难道你白搭了时间和功夫进去?

    且这也不是赏,是我谢你花了这么多时间功夫的钱,只有我先开了头儿,她们愿意做的,自然拿了钱来寻你。这事情本该如此,你若再要推辞,我只当你是瞧不上,可就要恼了的。”

    晴雯心中一暖,知道她说的是这个理儿,站起来朝着黛玉端端正正行了一礼。

    “姑娘既这么说,我再推辞,反是不知好歹。既如此,我便谢过姑娘为我考虑了这么多。”

    端午节宴摆在贾母正院后头新盖的大花厅里头,贾母有话,叫老爷们自便,她只带着太太小姐们乐呵,不要他们在这里立规矩,两下都不便宜。

    饶是如此,贾赦和贾政兄弟俩依旧过来见礼问安才出去,不多时,又有贾珍、贾蓉父子同贾琏一起进来见礼,各自献上了给老太太的孝敬。

    待他们都退下,贾母才叫人去唤了在黛玉房中玩乐的众姐妹和宝玉、王熙风等人,一众莺莺燕燕进门,贾母不由眯了眼睛。

    “鸳鸯,快去将我的眼镜儿拿来,我怎么瞧着林姑娘这裙子上头落了一层的花瓣儿?难道是春还未尽了,带着残花进来?”

    王熙凤哈哈笑着过来,拍着手向贾母道:“我的老祖宗,有这样的眼神儿,哪里还需要什么西洋眼镜子?是林妹妹裙子上正绣了几片落花,行动间倒似是真的,先时已将我骗了,如今竟又骗了老祖宗——”

    她一边说着,笑得前仰后合,贾母亦是笑得合不拢嘴,招手叫黛玉过来,让她细瞧。

    “难为你怎么做的这裙子,实在是精巧,穿上却是像你的母亲......”贾母的话倏然而止,恐又招起了哀思。

    王熙凤笑道:“可是说呢,这裙子本就倜傥,再穿在这样似谪仙的人儿身上,倒衬得我们都是泥塑的凡胎,再入不得老祖宗的眼喽!”

    “若说别人倒还罢了,你将自己比作泥塑的凡胎,怕是这菩萨也要长了嘴出来骂上几句,似你这般的猴儿模样,哪里有敢跟你比的?”贾母笑指着王熙凤道。

    王熙凤将眉一挑,脸一扭,嗔道:“老祖宗既觉得我能同林妹妹站一处比比,为何又将那匹难得的料子直接给了林妹妹,也不说分与我些也做一条裙子穿?现下只拿话哄我罢了。”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贾母更是笑骂道:“这家里什么好东西不从你那边儿过上一遍的?如今只拿我的话说事儿,可见这一张巧嘴儿没有长到了泥胎上,不然可惜了的。”

    王熙凤拿帕子盖了脸,笑弯了腰。

    贾母招手叫黛玉过来,又指着她道:“以后你千万莫学了你琏二嫂子这般破落户的作派,没的叫人笑话。”

    “哎哟,我的老祖宗,这料子本是进上的,咱们家也是凑了巧得了,我若强留下来,岂不糟蹋了好料子?只望着老祖宗慧眼,把它给了合适的人。

    如今你瞧林妹妹将这裙子穿得,直似天上的仙女儿下了凡,可见老太太的眼光才是最最好的呢。”王熙凤忙上前笑道。

    “今儿先饶了你,看你下回还敢不敢了!”贾母笑着嗔道。

    王熙凤一行笑着,一行口中连声道:“不敢了,不敢了。”

    贾母拉着黛玉的裙子看了半天,点头道:“这料子虽好,可在我看来,却是这绣工出彩,咱们家难道还有这般灵巧的绣娘不成?”

    “老太太可是忘了呢,二哥哥房里的晴雯,做得一手好针线,当日被老太太夸了又夸,只说好的要留给宝玉,把她差到了二哥哥房里伺候呢。”探春上前笑着说道。

    贾母颔首,微笑,“是了,若是她的手艺,倒不奇怪了。可见这孩子这几年换了地方,也不曾荒废了手艺。既如此,出了力的,自然该赏。鸳鸯且记着,回头莫忘了。”

    鸳鸯点头道是记住了,瞧着这热闹也过了,便传厨房摆饭开席,众人一一落座。

    主子吃饭,除了留下近身服侍的丫鬟,其余人也各自散去。

    绣橘瞅了空当,又到正房院儿里来寻晴雯,只见她手里正拿了一副扇面低头绣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