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维度裂痕 > 第四章:窃火者

第四章:窃火者

    (顾杉日记摘录 - 2024年9月25日)

    希望是比绝望更残忍的东西。

    当你身处黑暗,你会慢慢习惯。但当一束光刺入,照亮前路却转瞬即逝,留下的将是加倍的黑暗与焦灼。

    我知道思瑜还“在”,我知道她能沟通,我知道她危在旦夕。

    但我没有实验室,没有资源,没有时间。我像一个手持藏宝图却身处孤岛的囚徒。

    张震的警告言犹在耳,档案馆的工作枯燥而屈辱。每一次翻阅那些故纸堆,都像是在提醒我,我正在被这个科学共同体放逐。

    我必须找到新的“火种”。不惜任何代价。

    * * *

    档案馆的工作单调得令人窒息。顾杉被分配的任务是整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低温物理实验数据,将纸质记录录入电脑。这工作任何一个实习生都能完成,是对他能力和尊严的双重羞辱。

    他坐在积满灰尘的档案架之间,手指机械地敲击键盘,眼神却空洞地落在远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那段来自深渊的编码:“SOS。顾杉。我被困在维度缝隙。能量即将耗尽。救我。”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神经上。

    “能量即将耗尽……”这意味着什么?思瑜所处的“维度缝隙”是一个无法自然维持存在状态的地方?她像一颗依赖电池生存的芯片,而电池即将耗光?

    他必须再次建立连接,必须获得更多信息!但他那秘密地下实验室的核心部件在上次实验中烧毁了,更换它们需要钱,需要权限,需要他目前无法获取的高精度零件。

    “顾博士?”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抱着一摞新到的档案盒站在门口,小心翼翼地打断了他的思绪,“这些是刚送来的,关于早期超导磁体应用的,张院士吩咐放您这里。”

    顾杉漠然地点点头。

    年轻研究员放下盒子,却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低声道:“顾博士,我……我叫李悦,是陈远博士的实习生。陈博士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他飞快地将一个微小的、伪装成U盘模样的无线数据接收器塞进顾杉手里,然后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匆匆离开了。

    顾杉的心脏猛地一跳。他不动声色地将“U盘”握紧,冰冷的金属外壳带来一丝异样的触感。

    回到他那间位于地下室角落的临时办公室,反锁上门,他将“U盘”插入电脑。里面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密码是他和思瑜的结婚纪念日。

    文件解密后,是一份内部采购清单的扫描件和一段简短的留言。

    清单上罗列着顾杉急需的那些精密零件和仪器,申请部门是“新型材料预研项目组”,申请人:陈远。状态:已批准,待采购。

    陈远的留言言简意赅:“货已订,三周后到。走我的私人渠道,风险自负。另,小心。院里有‘别人’在打听第七实验室的废料处理记录。”

    “别人”?

    顾杉的眉头紧锁。除了张震,还有谁会对一个已被定性为“事故”的废弃实验室感兴趣?

    一种不祥的预感萦绕心头。但他没有选择。陈远提供的这批物资,是黑暗中的唯一稻草。他成了科学的窃火者,只能在这条灰色的道路上走下去。

    当天晚上,顾杉再次潜入地下实验室。他没有能力进行主动实验,但他可以分析现有的数据。他将那段三秒钟的“求救信号”输入电脑,动用所有能用的计算资源,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他分析它的频率谱、时域特征、调制深度……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数小时的不眠不休后,一个惊人的发现让他汗毛倒竖。

    这段信号,并非“原生”的。

    它像是……一个“转发”的信号。

    在极其精细的频谱分析下,他能看到原始信号被一层极其高明的手段包裹、转译,最终以他和思瑜的私人密码形式呈现出来。就像一个不会中文的人,利用一个完美的翻译器,说出了地道的中国话。

    这个“翻译器”是谁?是思瑜在维度缝隙中找到的工具?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信号的背景噪音里,剥离出了一段极其微弱、几乎无法辨识的、完全不同的规则脉冲。这段脉冲冰冷、精确,充满了非人性的数学美感,与思瑜求救信号中蕴含的情感波动截然不同。

    仿佛在思瑜的呼救声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沉默的、冷静的旁观者,或者说……监视者。

    * * *

    (顾杉日记 - 续)

    陈远送来了火种,我感激他。但火焰尚未燃起,我已感受到来自黑暗中的注视。

    思瑜的信号并非“原声”,这背后意味着什么?那个隐藏在背景噪音里的冰冷脉冲,又是什么?

    深渊并非寂静无声。它在回应,但回响里夹杂着我无法理解的杂音。

    我必须更快!必须在“他们”注意到我之前,在思瑜的能量耗尽之前,找到她!

    我仿佛一个在雷区奔跑的人,看不到脚下的危险,眼中只有前方那一丝微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