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曹贼,还我大汉江山 > 第三章 陛下的江山,陛下的你

第三章 陛下的江山,陛下的你

    长秋宫内,死寂被打破后,又陷入了另一种更深沉的寂静。

    许褚和他的甲士们来时如风暴,去时如退潮,只留下一片狼藉和两个劫后余生的人。那个被吓瘫的小宫女,早已被人拖了下去,不知是死是活。

    炭火依旧微弱,但伏寿却觉得,这殿内似乎不再那么冷了。

    刘协依然紧紧抓着她的手,那力道之大,仿佛是溺水之人抓住了唯一的浮木。他的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翻腾着太过复杂的情绪,震惊、疑惑、狂喜,还有一丝小心翼翼的求证。

    “皇后……”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嘶哑得厉害,“你……你刚才……”

    他想问,你是谁?你如何知道官渡之战?你怎敢对许褚说出那番话?无数个问题堵在他的喉咙里,最终只化为一句满含期盼的呢喃:“梓童,你……”

    伏寿知道,这是她必须过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获取刘协毫无保留的信任。

    她不能说穿越,那只会被当成鬼神附体。她必须给出一个符合当下逻辑,又能彰显自己价值的“完美解释”。

    她回握住刘协的手,引着他坐到榻边,目光清澈而坦诚,直视着他的眼睛。

    “陛下,您是不是觉得,臣妾像是变了一个人?”

    刘协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何止是变了一个人,简直是脱胎换骨。他记忆中的伏寿,温婉贤淑,端庄守礼,却也带着世家贵女的柔弱。在绝境中,她更多的是默默垂泪,与他相拥取暖,何曾有过今日这般临危不乱、辞锋如刀的模样?

    伏寿轻轻一叹,眼中流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悲怆与彻悟。

    “陛下,或许是死过一次,反而看透了许多事吧。”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洞察世事的力量,“这些时日,臣妾身处绝境,日夜惊惧,唯一的慰藉,便是读书与观心。”

    “臣妾将宫中能找到的史书,从《春秋》到《史记》,再到《汉书》,一遍遍地读。读得多了,便渐渐发现,这世间的兴衰更替,王朝的起落沉浮,看似千变万化,实则有理可循。人心向背,利害权衡,皆是文章。”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臣妾今日所言,并非得了什么神启,不过是绝境之下的推演罢了。史书读遍,便知兴衰之理;人心看透,便知利害所趋。曹操虽强,却非无懈可击。许褚虽忠,亦有私心可破。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既解释了她变化的根源——是绝境逼出来的“大彻大悟”,又将她的能力归结于“读书”和“推演”,完美地契合了她皇后和士族贵女的身份。

    刘协是什么人?他是在刀光剑影中长大的天子,聪慧早熟,善于隐忍。他或许无法完全理解这番话背后的现代逻辑,但他能感受到伏寿话语中的真诚与强大的自信。

    “读书……观心……”他喃喃自语,眼中最后一丝疑虑渐渐散去,取而代代的是越来越亮的火焰。

    他懂了。他的皇后,是在绝境之中,涅槃重生了!

    “好!好一个‘史书读遍,便知兴衰之理’!”刘协激动地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压抑了多年的郁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出口,“梓童,你……你快与朕说说,依你之见,我们如今,该当如何?”

    他终于不再将她当做一个需要保护的妻子,而是当成了一个可以倚仗的盟友,一个……谋士!

    伏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拉住刘协,让他重新坐下,神情变得无比严肃,像一个即将给客户做战略报告的CEO。

    “陛下,请恕臣妾直言。我们若想翻盘,第一步,不是要做什么,而是要认清我们现在拥有什么,又没有什么。”

    她拿起一根烧剩的炭条,在积了薄灰的案几上,轻轻画了一个“十”字。

    “此为‘强弱危局’之法。”她迅速改口,“我们需分析四点:我之强势,我之弱点,我之机会,以及我之威胁。”

    刘协看着案几上那个奇怪的符号,听着皇后口中闻所未闻的词汇,眼神专注。

    “其一,强势。”伏寿点了点左上角的区域,“我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强势,便是陛下您——大汉天子。这‘汉室正统’的大义名分,是天下所有人心中的一杆秤,是我们最宝贵的无形资产。”

    “其二,弱点。”她指向右上角,“弱点一目了然:无兵、无权、无人、无钱。我们被困在这宫墙之内,连自己的性命都握于曹操之手,此为最大之弱。”

    刘协的眼神黯淡下去,这正是他痛苦的根源。

    “其三,机会。”伏寿的手指移到左下角,声音中透着一丝兴奋,“机会,便是‘乱’!曹操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眼前的官渡之战,曹袁相争,便是天赐良机!更重要的”,她看向刘协说道。曹操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宗亲武将与士族文臣之间,功高之臣与猜忌之主之间,皆有裂痕。这些裂痕,就是我们可以撬动的支点。陛下深居宫中,可知晓曹氏集团内部的人事纠葛?”

    这个问题,正问到了刘协的长处。他虽无实权,但作为名义上的天子,每日的朝会、奏章,他都能接触到无数信息。他以“影帝”般的隐忍,默默观察着朝堂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朕知道!”刘协精神一振,立刻道,“荀彧、荀攸等颍川士族,虽为曹操谋划,但心向汉室,他们所求的是一个能臣辅佐下的太平盛世,而非改朝换代。而夏侯惇、曹仁等宗亲大将,则唯曹操之命是从,视我汉室为无物。他们之间,早有间隙……”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观察到的各种细节,朝中官员的派系、性格,曹操集团的人员构成。伏寿静静地听着,不断点头,将这些宝贵的一手信息与自己脑中的历史知识相互印证,一个更加清晰的棋盘,在她心中缓缓展开。

    “最后,是威胁。”伏寿点了点右下角,神情凝重,“最大的威胁,就是曹操本人。他今日能让许褚退,明日就能亲自来。他的耐心是有限的,我们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一番分析下来,刘协只觉得豁然开朗,心中既有大石落地的沉稳,又有热血上涌的激动。他看着伏寿,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赖与依赖。他们的小寝殿,在这一刻,仿佛成了大汉复兴的第一个“作战指挥室”。

    就在夫妻二人共商大计,气氛正热烈之时,殿外又传来脚步声。

    这一次,不再是甲士的沉重,而是轻缓而规律的脚步。

    “启禀陛下、娘娘,中郎将程昱奉丞相之命,前来问安。”

    程昱!

    伏寿和刘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如果说许褚是曹操的“刀”,那程昱就是曹操的“鞘”,一个以果决狠辣著称的顶级谋士。

    曹操的反应,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片刻之后,程昱走进殿来。他不像许褚那般盛气凌人,反而对着帝后二人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臣程昱,拜见陛下,拜见皇后娘娘。听闻许褚将军鲁莽,惊扰了娘娘凤驾,丞相震怒,特命臣前来请罪。”

    他身后,跟着一队内侍和宫女,他们手中捧着各种物件——上好的银霜炭,冒着热气的精致食盒,华美柔软的狐裘……

    程昱微笑着说:“丞相言,天寒地冻,岂能让陛下与娘娘受苦?此后宫中一应份例,皆按最高规制供给。另择选了些伶俐的宫人,前来伺候娘娘。”

    这哪里是请罪,分明是试探和监视!

    道歉是假,观察是真;赏赐是假,安插眼线是真;优待是假,制造“金丝雀”的假象,软化他们的斗志才是真!

    伏寿心中明镜似的,脸上却立刻换上了一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表情。她微微屈膝,声音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颤抖:“有劳……有劳程中郎将,更谢过丞相恩典。是臣妾德行有亏,不敢有怨。”

    她这番滴水不漏的表演,让一旁的刘协都暗暗心惊。

    程昱用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盯着伏寿,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些什么,但只看到了一张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受惊过度的后妃面孔。

    他微微一笑,似乎很满意这个结果,又交代了几句场面话,便告辞离去。

    殿内,转瞬间温暖如春,食物的香气驱散了霉味。新来的宫女太监们低眉顺眼地收拾着殿内,动作麻利,却又像一个个没有感情的木偶。

    温暖是陷阱,舒适是牢笼。

    伏寿与刘协交换了一个深沉的眼神。他们都明白,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伏寿看着那些在殿内忙碌的“眼睛”和“耳朵”,嘴角勾起一抹无人察觉的冷笑。

    糖衣炮弹,来了。

    这游戏,才刚刚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