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边关小厨娘:开局捡了个战神王爷 > 第一卷 第17章 萌芽

第一卷 第17章 萌芽

    王扒皮的军棍和林主簿的称病,像一场短暂的寒流,让黑山屯表面恢复了平静。沈青的工坊终于得以喘息,进入了相对稳定的生产阶段。

    每日清晨,溪水边便会响起石磨规律的吱呀声。张秀姑和另外两位军户娘子已经成了熟练的磨工,她们说笑着,将炒熟的荞麦、黑豆和干薯块倒入磨盘,粗粝的粉末簌簌落下,散发出扎实的谷物焦香。

    工棚里,新砌的连排灶台终日不熄火。沈青系着粗布围裙,头发利落地挽起,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专注地指挥着和面、压制、烘烤的每一道工序。她不再亲力亲为 every环节,而是更像一个技术总监,把控着最关键的比例和火候。

    小枫成了快乐的“运输大队长”,迈着小短腿,将晾凉的饼坯从晾架搬到库房,码放得整整齐齐,小脸上满是认真。

    萧山的身体日渐好转,虽然依旧清瘦,但脸上已有了些许血色,不再总是倚坐角落。他会在工坊里慢慢踱步,沉默地观察着。他的目光极其锐利,往往能发现旁人忽略的细节。

    面糊的稠度稍有偏差,他便淡淡开口,水多了或少了。灶膛的火力略有起伏,他便会指出柴薪添置的间隔或风门的大小需做调整。甚至压制饼坯的木模,他都能看出哪一处受力不均,可能导致厚薄不一。

    他的指点依旧简洁,却总是一针见血,让效率和成品率悄然提升。工坊里的妇人们起初对他有些敬畏,渐渐也变得习惯,甚至带着几分信服。她们私下议论,这位萧先生,怕不是个落难的匠作大官?

    沈青对此感受最深。她越来越依赖萧山那看似随意却精准无比的提点。有时她刚遇到一个难题,蹙眉思索,一抬头,便能对上他沉静的目光,仿佛早已洞悉她的困惑。往往只需他一个眼神示意,或短短几个字,便能让她茅塞顿开。

    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滋生。无需过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交汇,便能明白对方所想。沈青习惯了在决定前下意识地寻找他的目光,而萧山,似乎也习惯了将大部分注意力落在那个在灶台间忙碌的纤细身影上。

    这种变化细微而自然,却并未逃过某些人的眼睛。

    林婉儿最近心烦意乱。她依旧看不上沈青那副罪女出身、一身烟火气的模样,但她的目光,却越来越多地被那个沉默寡言、气质独特的萧山所吸引。

    起初,她只是觉得这男人皮相好,即便病弱落魄也难掩其骨子里的清贵。她试图用以往对待其他男子的方式接近他——展示自己的美貌、家世和才情。她送过参汤,递过手帕,说过软语,却无一例外地撞上了一堵冰冷的、无形的墙。

    萧山对她的无视是彻底的,近乎残忍的。他的目光从未在她身上停留超过一瞬,仿佛她与路边的石子并无区别。这种无视,狠狠挫伤了她一贯的优越感。

    然而,几次三番下来,林婉儿惊讶地发现,自己非但没有因此厌弃他,反而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仰慕?

    她躲在远处,偷偷观察过他。看他如何一针见血地指出工坊运作的疏漏,看他如何用几句晦涩的律条便噎得她父亲派去刁难的人哑口无言,看他即便虚弱也依旧挺直的脊梁和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

    这个男人,和她以往认识的任何男子都不同。他不谄媚,不逢迎,甚至不屑于伪装。他身上有种……她无法企及也无法理解的深沉和力量。

    她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往那套娇小姐的做派,在这个男人面前毫无用处,甚至显得可笑。她越是针对沈青,似乎就离他越远。因为沈青,仿佛是他划定的那个“世界”的中心,而他冷漠地守护着那个世界的边界。

    一种别扭的、从未有过的念头在她心里滋生:要想靠近他,或许……得先走进那个她看不起的世界?得先……让那个沈青对自己放下戒心?

    这个认知让她感到无比憋屈,却又带着一丝奇异的新鲜感和挑战欲。

    这日,她破天荒地没有精心打扮,只穿了一身素净的棉布衣裙,也未施粉黛,独自一人来到了工坊附近,远远站着,有些踌躇。

    张秀姑最先看见她,立刻警惕起来,用手肘捅了捅身边的沈青,低声道:“青丫头,那娇小姐又来了!今天又想出什么幺蛾子?”

    沈青抬头望去,也有些意外。今天的林婉儿,看着似乎和往常有些不同,少了些盛气凌人,多了些…犹豫和不安?

    林婉儿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慢慢走了过来。她避开萧山所在的方向,直接走到沈青面前,声音比往常低软了许多,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别扭:

    “沈…沈青,”她省略了以往带着讽刺的“妹妹”二字,“我…我爹说,上官或许会派人来查验军粮。库房那边…有些陈年的精麦,放久了也是生虫,若是…若是你们急需,我可以…可以想想办法,让我爹批个条子,便宜些匀给你们。”

    她说完,脸颊微微泛红,眼神飘忽,似乎很不习惯这种近乎“讨好”的姿态。

    沈青愣住了,和张秀姑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眼神。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林婉儿居然会主动来提供帮助?还是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

    沈青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林小姐为何突然要帮我们?”

    林婉儿抿了抿唇,眼神下意识地飞快瞟了一眼萧山的方向,又迅速收回,声音更低了:“…没什么。只是觉得…你们做这事,也不容易。总不能…真让上官查出差错,丢了我们黑山屯的脸面。”这个理由找得有些苍白,但她实在说不出更真诚的话了。

    沈青将她的细微动作看在眼里,心里隐约明白了什么。她沉吟片刻。精麦确实是好东西,能提升军粮口感,若真能便宜拿到,对工坊有利无害。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林小姐了。”沈青决定先接下这份意外的“善意”,“价格和数量,还需具体商议。”

    见沈青没有直接拒绝,林婉儿暗暗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一丝真心的笑意,虽然依旧有些僵硬:“好…那我回去问问具体章程。”她顿了顿,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些。

    等她走远,张秀姑才凑过来,啧啧称奇:“这林婉儿…转性了?还是又憋着什么坏呢?”

    沈青摇摇头,目光若有所思:“不像憋坏…倒像是…另有所图。”她看向不远处似乎对这场小插曲毫无所觉、正专注查看火候的萧山,心里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叹。

    看来这位萧大佬,魅力不小啊。连眼高于顶的林小姐,都开始迂回战术了。

    然而,轻松的氛围并未持续多久。傍晚时分,李大军面色凝重地来到工坊,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沈姑娘,萧兄弟,情况不太对。”他压低声音,“我听到风声,林主簿托人往上面递了话,说咱们工坊用料粗劣,以次充好,虚报功效,怕是…怕是会有上面的人来查验!”

    沈青心里一紧:“查验?赵百户知道吗?”

    “赵百户怕是也压不住。”李大军眉头紧锁,“听说来的可能是守备府的人,林主簿的一个远房亲戚在那边当差…他们这是想从根子上否定咱们的军粮,彻底掐死这条路!”

    沈青的心沉了下去。林婉儿方才那点示好,与这背后的暗箭相比,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可能只是麻痹她的烟雾弹。

    她下意识地看向萧山。

    萧山目光沉静,并未露出意外之色,似乎早已料到对方会有此一招。他沉吟片刻,问道:“可知…查验何时到来?”

    “具体日子说不准,但风声很紧,怕是就这几日了。”

    萧山点了点头,看向沈青:“……工坊…一切照旧,无需慌乱。所有…用料记录、产出明细,务必…清晰可查。成品…随机取样,封存备验。”

    他的镇定感染了沈青。她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我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工坊表面一切如常,暗地里却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应对查验。而林婉儿,似乎真的在履行承诺,几次来找沈青,低声告知她打听到的关于查验官员的零星信息和可能挑剔的方向,虽然消息有限,但态度却比以往真诚了不少。

    沈青对此保持着谨慎的感谢。她隐隐感觉到,林婉儿似乎真的在试图用她自己的方式,以一种别扭的姿态,慢慢靠近这个她曾经鄙夷的“世界”。

    而萧山,对于林婉儿的变化,依旧保持着彻底的、无差别的无视。他的全部心思,似乎都沉浸在了如何改进工艺、应对危机之上。

    这种专注,反而让林婉儿更加心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