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青春手册三部曲 > 第十三章 新年的序章与梦想的续航

第十三章 新年的序章与梦想的续航

    腊月二十三的北京,年味已浓得化不开。胡同里挂起了红灯笼,超市里挤满了采购年货的人,叶菲家的客厅里,也堆着刚买回来的春联、福字和窗花。念菲正趴在桌子上,用彩笔在红纸上写 “福” 字,陈默在一旁帮忙剪窗花,王剑则拿着手机,和云南宁蒗县希望小学的校长视频通话,确认 “新年暖心礼包” 的配送进度。

    “校长,您放心,礼包里的腊肉、糖果和新衣服都已经打包好了,快递公司说明天就能发车,年前肯定能送到孩子们手里。” 王剑对着屏幕笑着说,“另外,我们还准备了一台投影仪,等礼包送到后,您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让大家热热闹闹过个年。”

    屏幕里的校长笑得满脸皱纹,身后的教室里,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往镜头前凑,妞妞的声音格外响亮:“王叔叔,我收到念菲老师寄的英语绘本了,我每天都读,现在已经能看懂里面的小故事了!”

    王剑看着妞妞兴奋的样子,眼里满是暖意:“妞妞真厉害!等过年的时候,咱们可以视频连线,你用英语给大家讲个春节的故事好不好?”

    “好!” 妞妞用力点头,蹦蹦跳跳地跑开了,屏幕里传来她和其他孩子的笑声。

    挂了电话,王剑走到客厅中央,看着忙碌的家人,心里满是幸福。“校长说孩子们都盼着新年礼包呢,” 他对叶菲说,“咱们准备的投影仪正好能派上用场,让山区的孩子们也能和咱们一起看春晚,感受过年的气氛。”

    叶菲放下手里的春联,笑着说:“我还联系了几位书法家,他们给孩子们写了‘福’字和春联,已经和礼包一起打包了。另外,公益基金还发起了‘新年圆梦’活动,收集了山区孩子们的小愿望,有想要故事书的,有想要文具的,还有想要足球的,咱们已经帮大部分孩子实现了愿望,剩下的几个,等年后咱们去山区的时候亲自送过去。”

    念菲举起手里刚写好的 “福” 字,开心地说:“妈,我写的‘福’字也放进礼包里了,每个礼包里都有一张,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咱们的心意。对了,我还录制了英语春节儿歌的教学视频,放在了在线教育产品里,孩子们可以跟着视频学唱,既能学英语,又能了解春节的习俗。”

    陈默也笑着说:“我从外交部借了一些关于中外春节文化差异的资料,整理成了小册子,和礼包一起寄过去了。孩子们可以通过小册子了解国外的新年习俗,比如西方国家的圣诞节、日本的元旦,拓宽他们的视野。”

    窗外的鞭炮声偶尔响起,室内的灯光温暖明亮。四人围坐在桌子旁,继续整理年货,聊着年后的计划,空气中满是温馨和期待 —— 这个新年,他们不仅要和家人团聚,还要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新年的温暖,让梦想在年味里继续生长。

    除夕那天,叶菲家的厨房里飘着红烧肉、糖醋鱼的香味。王剑在厨房里帮忙洗菜,叶菲在炒菜,念菲和陈默则在客厅里布置新年装饰,把剪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把春联贴在门上。

    “爸,您看我贴的窗花好看吗?” 念菲指着窗户上的 “年年有余” 窗花,兴奋地问。

    王剑从厨房里探出头,笑着说:“好看!咱们念菲的手真巧,比买的还好看。”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宁蒗县希望小学的校长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孩子们穿着新衣服,围在投影仪前,脸上满是期待。“叶老师、王老师,新年好!” 校长笑着说,“礼包已经收到了,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服,现在正等着看春晚呢。妞妞还准备了英语故事,想给大家表演。”

    叶菲立刻把手机架在桌子上,让全家人都能出现在屏幕里。“孩子们,新年好!” 叶菲笑着说,“祝大家新年快乐,学习进步!”

    “新年快乐!”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清脆响亮。

    妞妞拿着一本英语绘本,走到镜头前,认真地说:“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春节的英语故事,故事的名字叫《The Spring Festival》。” 她翻开绘本,用流利的英语讲了起来,从 “贴春联” 讲到 “吃年夜饭”,从 “放鞭炮” 讲到 “拜年”,每个单词都发音标准,每个句子都表达流畅。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鼓掌叫好。故事讲完后,妞妞还教大家唱英语春节儿歌:“Happy Spring Festival, happy Spring Festival, we are happy today...”

    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也跟着一起唱,屏幕内外的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跨越了千山万水,将温暖和祝福传递给彼此。

    “时间不早了,春晚快开始了,” 校长笑着说,“咱们先挂电话,等春晚开始后,咱们再连线,一起看节目。”

    挂了电话,叶菲看着家人,眼里满是感慨:“真没想到,咱们能和山区的孩子们一起过年,这种感觉真特别。”

    王剑握住叶菲的手,温柔地说:“以后咱们每年都可以这样,不仅要帮孩子们实现梦想,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等年后,咱们一起去山区,给孩子们拜年,看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念菲和陈默也点头赞同,心里满是期待。

    大年初一的早上,叶菲家的门铃响了。打开门,是李哲和 “启智教育” 的几位志愿者,他们手里拎着水果和礼盒,脸上带着新年的笑容。“叶菲、王剑,新年快乐!” 李哲笑着说,“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顺便和你们商量一下年后‘启智班’的推广计划。”

    大家走进客厅,围坐在沙发上,喝着热茶,聊着新年的计划。“‘启智教育’计划在年后推出‘乡村教师培训’项目,” 李哲拿出一份方案,对大家说,“我们会邀请北京的名师,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给山区的教师做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外,我们还会开发更多适合山区孩子的课程,比如‘乡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他们的家乡认同感。”

    王剑接过方案,认真地翻看着:“这个计划很好!我们的在线教育产品可以为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把名师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平台上,方便山区教师随时学习。另外,我还可以联系国外的教育机构,邀请他们的专家参与培训,分享国外的教育经验,让山区教师接触到更先进的教学理念。”

    叶菲也笑着说:“公益基金可以负责组织培训活动,联系山区学校,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另外,我们还可以为参加培训的教师准备‘培训大礼包’,里面有教学资料、文具和生活用品,让他们能安心参加培训。”

    念菲和陈默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念菲建议在培训中加入 “游戏化教学” 的内容,分享自己在教学试点中的经验;陈默则建议加入 “跨文化交流” 的模块,让山区教师了解如何引导孩子与国外的孩子进行交流。

    大家越聊越兴奋,客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他们知道,新的一年,新的计划,新的希望,他们将继续携手同行,在教育公益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一起踏上了前往云南宁蒗县的路途。车窗外,白雪覆盖的群山连绵起伏,偶尔能看到山间的村落里挂着红灯笼,透着浓浓的年味。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他们终于抵达了宁蒗县希望小学。校长和老师们早已在门口等候,孩子们则举着自己做的灯笼,兴奋地喊着 “叶老师”“王老师”“念菲老师”“陈老师”。

    “孩子们,元宵节快乐!” 叶菲笑着走上前,给每个孩子都递了一个元宵,“这是咱们北京的元宵,甜甜蜜蜜的,大家快尝尝。”

    孩子们接过元宵,开心地吃了起来。妞妞拉着念菲的手,把自己做的灯笼递给她:“念菲老师,这是我用彩纸做的灯笼,上面画着咱们一起在夏令营里的场景,你喜欢吗?”

    念菲接过灯笼,看着上面稚嫩的画 —— 有孩子们在科技馆里的合影,有妞妞在梦想展示会上的样子,还有大家一起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场景,眼里满是感动:“喜欢,这是我收到过最好的元宵节礼物。”

    当天下午,大家一起在学校的操场上举办了 “元宵节联欢会”。孩子们表演了自己准备的节目,有的唱英语春节儿歌,有的跳民族舞,有的讲外交故事,还有的展示自己画的 “家乡美景”。

    小宇拿着自己画的 “宁蒗县全景图”,走上台,认真地介绍道:“这是我们宁蒗县的全景图,这里有连绵的群山,有清澈的湖泊,还有我们的学校。我以后想当科学家,发明很多有用的东西,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宁蒗县!”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哲走上台,笑着说:“小宇的梦想很棒!‘启智教育’会支持你的梦想,等你长大了,要是想发明东西,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实验设备和技术支持,帮助你实现梦想。”

    联欢会结束后,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一起参观了学校的 “启智班” 教室和 “图书角”。教室里,新的课程光盘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便携式学习设备擦得一尘不染;图书角里,孩子们捐赠的绘本和课外书摆满了书架,上面贴着孩子们写的 “读书心得”。

    “现在孩子们每天都会来图书角看书,” 校长笑着说,“有的孩子还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写下来,贴在书架上,和其他同学分享。妞妞还组织了一个‘英语读书小组’,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带着几个同学一起读英语绘本,教他们学英语。”

    叶菲看着书架上的 “读书心得”,心里满是欣慰。一张蓝色的心得纸上,妞妞写道:“我读了《外交官的故事》,知道了外交官要好好学习英语,还要了解很多国家的文化。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带我们宁蒗县的名字走向全世界!”

    离开学校的时候,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他们到村口。妞妞拉着叶菲的衣角,小声说:“叶老师,你们还会来看我们吗?”

    叶菲蹲下身,抱住妞妞,温柔地说:“会的,我们一定会再来。等你们期末考试结束,我们还会组织‘启智夏令营’,邀请你们去北京,参观更多好玩的地方,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

    妞妞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车缓缓驶离村口,孩子们挥舞着小手,大声喊着 “再见”。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也挥着小手,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山路的拐角。

    回到北京后,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立刻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叶菲忙着推进 “乡村教师培训” 项目,联系北京的名师和山区学校,制定培训计划;王剑忙着优化在线教育产品,增加 “乡土文化” 和 “跨文化交流” 课程,联系国外的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念菲忙着整理教学试点的经验,编写 “游戏化教学” 手册,准备在山区教师培训中分享;陈默则忙着利用外交部的资源,为山区学校争取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邀请外国友人来山区学校参观访问。

    四月的北京,春暖花开。叶菲的公益基金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 “启智班” 申报资料,有来自甘肃的,有来自青海的,还有来自新疆的,每一份资料背后,都藏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王剑的在线教育产品全球下载量突破了一百万,覆盖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海外华人孩子学习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工具。念菲的 “游戏化教学” 手册受到了山区教师的广泛好评,很多教师表示,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上课,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互动也多了起来。陈默则成功为宁蒗县希望小学争取到了一次国际交流的机会,邀请到了来自美国的教育代表团来学校参观访问,与孩子们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五月的一天,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坐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窗外盛开的月季花,聊着这一年来的收获和未来的计划。

    “咱们的‘启智班’已经推广到了十个省份,帮助了上万名山区孩子,” 叶菲感慨道,“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了,梦想更清晰了,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王剑握住叶菲的手,笑着说:“咱们的在线教育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帮助了山区的孩子,还让更多海外华人孩子了解了中国文化,这是咱们没想到的收获。未来,咱们还要继续努力,把‘启智班’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孩子受益。”

    念菲也笑着说:“我计划在今年暑假,组织北京的学生和山区的学生开展‘手拉手’活动,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建立深厚的友谊。另外,我还想编写更多的英语游戏教案,让山区的孩子能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陈默则认真地说:“我已经和美国的教育代表团确定了访问时间,他们下个月就会来宁蒗县希望小学。我计划在访问期间,组织中外学生开展‘文化交流周’活动,让孩子们互相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另外,我还在联系其他国家的教育机构,争取为山区学校争取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四人身上,温暖而明亮。他们知道,教育公益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同心协力,用爱和坚持面对一切,就一定能帮助更多孩子实现梦想,书写出更多温暖而动人的故事。

    就像春天的花朵,在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下,总能绽放出最美丽的笑容;就像孩子们的梦想,在爱和教育的陪伴下,总能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他们会一直守护着这些梦想,陪伴着孩子们成长,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出不平凡的温暖篇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