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元年正月下旬,江昊的座船进入了豫州。
突破到玄天境后,他起来看了一回两岸的情形,北岸的情况还好,但南岸豫州之地的现状还真是凄惨,可谓是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从豫州再往东就是京城所在的汴州,所以这里已经可以算是帝都周围的帝畿之地了,竟然惨成了这样,那社稷岂不是危矣?
在大船进入汴州之后,人烟稍微多了起来,离京城越近,则人烟越密集。京城毕竟是国家的门面,情况好一些也不奇怪。
不过,离京城越近,逃荒的饥民也是同样越多,让人看了之后心情还是无法轻松起来。
这一路上,从船上能够看到岸上正在发生很多人间悲剧,但就算是江昊也管不了那么多。
在接近京城之后,就看到军队也多了起来,把涌向京城的饥民流民挡住而不使其前进,这样来维持京城最后的一点体面。
而在外围,尽管大股的乱军已经被驱赶了出去,但小股的流贼依然到处都是。江昊甚至觉得,若非有大河这条重要的水上通道在,京里的官员去往关西都很困难。
文官不像勋贵,勋贵都有自己的武装护卫,文官虽然掌握大权、但一般却是没有私属的护卫,正常情况下离京出行时的随行人员中武夫也不会很多,根本对付不了沿途的盗匪。
所以,现在京中的官员出行,不是沿着大河走水路,就是得申请禁卫军派遣队伍保护。
江昊继续前行,就开始遇到越来越多的战船舰艇,都是隶属于禁卫军大河水师的水军队伍,大船也更加经常地被登船检查,好在现在江昊的声望日隆、威势正盛而且地位崇高,所以这些检查都是走了过场。
如果是民船的话,那么被勒索估计是免不了的。
触目所及,江昊不禁斐然长叹,他觉得相比起这凡尘之间,东昆仑中的那怕是那些凡人的城镇村落都已经可以算是天堂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众多的小天地,就算那些轮不到洞天福地的中下层门派和修士也都要把自己的驻地构成人间秘境,但除了内昆仑这种极少数的超大型福地之外,绝大部分的洞天福地乃至于秘境面积都太小,根本不可能形成具有规模的凡人社会,无一不是被修真大派占据。至于其他的那些小天地,根本就都是一些险地,只有修真高手才能够进入其中。
而规模最大、其中有着众多凡人的内昆仑比起大部分洞天福地来出入的难度都要大了很多倍,凡人基本上是不可能出入其间的,外面的凡人进不去,里面的凡人出不来,所以内昆仑的那些凡人其实都是以前修真者的后代。修真者的后代未必都有慧根、可以修行,而且数量较之有那些慧根、能修行的后代来多了很多,这样才形成了内昆仑里的凡人社会。
可以说,每一个内昆仑的凡人,至少都有一个修真者的先祖。
当然,凡人难以出入对内昆仑来说也是有好处的,不然大量的外界凡人涌进去,人间的天堂、最后的净土也就没有了。
思维回到人间,江昊的座船继续前行,就在前面已经隐约能够看到远处京城的影子时,一队商船迎面驶来,从江昊的座船旁边掠过。
这种商船船队通常都是前往万春县码头、然后转陆路前往西域的。
虽然中州糜烂,但那些门阀世族旗下的大商会过得依然不错,一些大宗的对外贸易也还在进行,大体上北方的货物都是先集中到京城或者西京,然后再继续西行去往西域。而南方的货物则是或者先北上、或者干脆就走海路前往西方的西番甚或远及泰西。
这个世界上的中洲大陆,地形上与蓝星上的欧亚大陆有很大的不同,初看也是分为东西两半,但其实有着根本的区别。而这最大的区别,就是中洲大陆东西两端的南部海岸线之间没有夹着一个非洲大陆,所以只要沿着南边的海岸线就可以一直驶往西番甚至泰西、甚至不需要越过赤道,所以这个世界上东西之间的沟通要比蓝星上容易了很多。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迄今还没有发生地理大发现这种历史大事件。
当然,这也与这个世界的深海之中存在着强大的海中异兽有关,远航深海的危险不是目前的人类可以承受的,也只有一些高阶的修真者才能飞越大海。
一般来说,东土的商船很少直接远航到泰西去,一般都是抵达西番、交换货物后便即返航,而西番再与泰西之间进行航海贸易。
东土的东南部盛产丝绸、瓷器和茶叶,这些都是西方非常欢迎的商品,而从西方来的珠宝、琉璃、香料、咖啡等也是东土人所追求的。所以,东西之间的贸易基础是存在的。
而在东南沿海有一座望海港,那里便是东南地区外贸商品的集散地。
距离望海港不远有一座东阳城,其中有一座东阳书院,那便是东阳党的根基所在。
终于,京城那高大的城墙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已经能够看到城墙里边皇宫的一些比较高的楼台殿宇。
在京城的城外,有禁卫军的军营,看起来在中州一带的秩序恢复之前,紧张的空气尚未得到释放,就不知道这些军营要存在到什么时候了。
据有关资料,禁卫军有数十万人马,其建制比较独特,最高统帅为禁卫军都指挥使,其下分为五个指挥使行辕,便是所谓的五路指挥使行辕。而每一路指挥使行辕之下又各自统辖若干个军。指挥使行辕的统率当然就是指挥使了,而军及其以下建制则是跟边军一样是由都统领、统领统率的。
所以,禁卫军有两大独特性,一个是都指挥使、指挥使都是由武将而非文官担任,一个就是指挥使行辕这个非常设机构变成了常设机构,一级建制。
所谓五路指挥使行辕,不是前后左右中,而是东南西北中,表明了禁卫军的防区是相对固定的。
至于军的番号不像边军那样都有个性化的名字,则是从第一军一直排到第二十五军,也即禁卫第一军、禁卫第二军这样,这是为了便于各军在不同的行辕之间进行调换。
相对于边军和地方部队,禁卫军的装备是最好的,军容更是最好而没有之一,不过真实的战斗力就不好说了,而且现在边军都已经开始推进火器化、至少都会引进火炮,而禁卫军在这一波改革中则是最落后的,目前也只是开始在分批装备火铳,连火炮都没有配备,就连参加平定中州乱匪的禁卫军部队,在后期作战时也是依靠地方部队的火炮来配合的。
现在新式火器已经不是万花商会的独家买卖了,关东的各大门阀世族也都开始建立了新式火器工场,参与进来分一杯羹。不过,这些由关东门阀世族建立的工场中,所有的机器却都是由万花商会提供的。
制造机器较之火器本身的技术要求、加工精度更高,那些门阀世族目前都还无法突破这个技术,所以目前算是跟万花商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至于兵部军器监属下的那些兵工场,依然还在制造弩器、并未参与到新式火器的制造之中来,这是因为从新式火器的生意尝到甜头之后,各大门阀世族与文官集团已经不愿意让军器监搀和进来,以免分薄了自己的利益。
不过,由于新式火器的迅猛发展,弩器的市场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因此官营的兵工场都已经呈现出了落寞之态。
而那些掌握的国家大权的文官集团对于朝廷的利益受损视而不见,毕竟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利益是远远高于国家的。
从形象上来说,禁卫军仅次于护卫天子和皇宫的御林军以及内府诸卫。
在禁卫军五路指挥使行辕中,中路是负责镇守京城及其周边的,北路则是负责京城向北直到大河两岸、所以还统辖大河水师,南路则是负责京城以南的地区、参与征讨乱匪的主要就是南路所属的部队,东路则是负责京城以东地区,还有西路就是负责京城以西的豫州、伊州以及云霄关的防务,甚至在西京周边也驻扎了一个军。
至于说禁卫军的真实战斗力,反正从江昊看来,那煞气是远远不及西北诸军,至于比起其他的边军来怎么样就不知道了。
所以,真打起来,禁卫军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号称天子亲军的御林军战斗力如何,江昊没见过所以不知道,但估计也是不行,都是银样镴枪头样子货。
不用想,御林军、禁卫军都是那些门阀世族、权臣亲贵们安排不肖弟子的地方吧。
有出息的子弟都考科举当官了,也只有那些考不中科举的才会去当兵,而当兵的话当然在御林军和诸卫最舒服,其次就是禁卫军。
禁卫军一般是轮不到上战场的,至于南路禁卫军参与平定乱匪的战斗只是个意外。
想起来在蓝星上,东方大国的古代有时候禁卫军是边军轮番入值、而非这样固定的,应该是有他的道理的,至少是能打仗的。
譬如从秦到汉、魏晋、隋唐,没有听说禁卫军不能打的,有时候禁卫军还是作战的主力。说起来,禁卫军的腐化也是从宋开始的。
这是因为以前的禁卫军战士都是由京畿周围的良家子充任,而良家子其实都是大家族的成员,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地位高、实力强大的家族,而另外一些则是地位不高的家族,不过那个时代所有的家族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多、听话、组织性强。
在汉末之时,各方诸侯麾下的那些名将,基本上都是带着族人投奔主公的,就连赵云都是,跟后世那种自己一个人投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那个时代虽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中原的人口统计数也是大减,但对上异族仍然是拥有碾压式的优势。
有人说以前的异族是因为发展程度低下所以战斗力有限,但要是问一句,后来的异族发展了,那你汉族为什么不发展、不继续领先呢?估计你就没有话说了。
其实,到了世族消失以后,家族变成了更小的家族,就失去了那种组织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力量,大家渐渐地都变成了一盘散沙的顺民,而朝廷则是更加集权,那些良民都只是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谁来统治自己都是一样的,自然也就没有想着发展。而统治阶级则是害怕民众有脑子,所以对于新事物也是严厉禁止,所以才会逐渐落后于周边的异族。
在近代史中,常说清朝是落后于西方才会挨打的,但其实宋朝、明朝哪个不是因为落后才会挨打的?金军的重装骑兵部队所向无敌,你宋朝都干什么去了?还有明朝,一直欠饷的明军比清军的装备后勤又如何?
说宋朝的GDP如何如何高,就算如此,但没有反应到军事上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宋代以后的落后就是统治者注重对内“维稳”而不注重对外扩张造成的。
平民以及平民出身的官僚,这些人是不可能有心思去对外扩张的。毕竟在年轻做老百姓的时候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定型,平民的想法就是过好小日子就行了,折腾什么?还不是劳民伤财?就算是国家强大了,与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皇帝就算有那对外扩张的心思也是孤掌难鸣。
事实上,宋代以后汉族就总是相当于皇族在与周边异族的全族对抗,而皇族本身也是忙于内斗,甚至同为兄弟的皇子之间也是拼得你死我活,所以中原的人再多又顶什么用?
终于,江昊的座船在经过把守水门的御林军审查之后被放了进去,沿着城里的内河行驶了一段后停泊在了内河的码头上。
站在大船的瞭望台上俯视全城,发现这京都大梁城的面积比西京城还要大了一点,不过因为地势太平了显得没有西京城那么有气势。
而且,这大梁城不像西京城那样有北城和南城之分,除了皇宫独占一区外,其他的官署、官员府邸都混杂在各个街区之中,甚至有的权贵府邸就挨着脏乱差的贫民区,或者与某家成天叮叮当当的工坊比邻而居!
所以给江昊的感觉是这里要比西京城更加平民化。
第一眼看去,江昊就觉得自己不喜欢这座城市。
虽然这里的街市中人潮涌动、道路上车水马龙,进出城的行人和车辆马匹也是川流不息,看上去很是热闹,但他就是不喜欢。
想一想,大概主要是因为乱的原因的吧,城市的布局完全没有设计感。
这里倒是有几分与蓝星上的现代城市布局类似,不过却是比不了后者的城建水平。
说起来西京城更加有典雅感,不说西河北岸的皇城,那里的南城是里坊式的,据说之前做都城的时候还会实行宵禁。
宵禁这个东西要弄明白它的真相,比如蓝星上的唐代长安城就是里坊式布局,也是实行宵禁的,但那种宵禁只是关了坊门,禁止的是里坊之间的来往,而不是每户人家都夜里都不能出门在里坊内部行动。
在陕西的东边省份有人说唐长安搞宵禁所以不可能是“不夜城”,其实是他们不懂,唐长安的里坊内部是很大的,就好像一座座的小城市,里面什么都有。不然的话,你打一瓶酱油都要跑一趟东市或者西市,那还不跑死你?知道从明德门到西市有多远吗?
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就算是快马加鞭,要想跑完长安城都得花上一天的时间!
事实上,无论是唐长安还是这里的西京城,有一些里坊就是专门的“娱乐区”或者叫“红灯区”,那里面都是各种娱乐场所,每天都是灯火辉煌、彻夜狂欢,不知道有多少传世名篇都是出自那些地方!
“不夜城”就是来自于此!
而眼前这个京城大梁城看上去就逊色多了,缺少了那种皇都的威严感与高级感,也没有那种可以聚集起来彻夜狂欢的繁华街区,只是沿着汴水有不少青楼瓦舍、到了夜间会比较热闹罢了。
总体上,这京城给江昊的感觉是比起西京来更加平民化一些,也许是时代变迁的结果吧。
不过,等到他看到那些门阀世族、高官权贵的府邸时,所谓的平民化就荡然无存了。
虽然京城不是里坊式的,但那些豪门的府邸中有一些却是跟一座小城也没有什么区别,高耸的奢华楼台俯视着周围低矮的平房,显示出了一种淡淡的傲慢。
表面上这种贫富混居的格局似乎是比西京城有所进步,但其实心里的阶层划分和上层对于下层的蔑视却是难以改变的。
而这种差异,却是让京城的平民们多出了一种莫名的骄傲,就好像蓝星上老城根下的普通居民一样。
这就是京城人的骄傲啊。
江昊常常会觉得,在事实上的社会平等没有真正实现之前,这些形式上的平等其实还不如在形式上也同步保持不平等的状态,反而更容易让人清醒。
说起来形式上的平等其实就是统治阶层迷惑下层人的伎俩而已。
这就好像在蓝星上,某些国家在形式上似乎很平等,但其实社会阶层的划分森严、阶层跨越已经几乎不可能,所以那些口号也仅仅只是宣传上的手段而已。
当然,他也看到了有一些看上去不算太出格的府邸,区区五进甚至三进的宅院,都是属于在京城供职的一些文官的,其中不乏一些高级文官的官邸,不过江昊却是知道,这些文官大部分在京城之外自己的家乡都有巨大的豪华庄园,一点都不次于这京城中的奢华府邸,而这里的宅院其实只是他们在京城中的寓所而已。
他们与京中那些勋贵的区别,仅仅只是在于后者是常驻京城的罢了。
除了那些豪华府邸之外,还有就是江昊发现这京城确实是人文荟萃之地,有占地面积广大的国子监,还有很多书院,众多的士子出入其间、吟诗作文、流连忘返。
还有沿河内河岸边散布的烟花之地,即使在夜间也是灯火辉煌、歌舞升平,充分地展示出京城的繁华。
只是这些充分表现京城奢侈繁华的地方与其周围那些低矮平房的鲜明对比,让江昊莫名地有了一些不适感。
再说这京城的商业,这么多人口的城市商业自然是非常繁荣的,在城里散布着几座类似于西京城东西二市的大型市场,这些市场的每一个都不及西京的东西二市,但数量却是更多,所以合起来的规模也并不比西西京城小,其中都在进行着各种大笔的交易。
另外,由于取消了里坊制,所以沿街发展出来了很多的各色店铺,虽然西京城的里坊内部也都有很多店铺,但相比起来就没有这京城的店铺这么显眼。
不过江昊却是发现,这里的店铺分布由于过于重视较大的街面,所以其实并不如西京城的里坊内部的店铺的分布更加合理,京城的居民往往需要从街巷里面走出来才能抵达他们要去的店铺,而西京城的居民则是几乎都可以在家门左近找到需要的店铺。
感觉就是京城更加趋于表面化,而西京城更加注重实质。
在京城的所有市场中,江昊发现了其中一个比较独特的,这座市场在所有大型市场中规模是最小的,但来往于这里的却大部分都是有钱人。
并不是说这座市场卖的都是奢侈品,而是这座市场是专门售卖修炼所需物品的。
这一发现让江昊有些惊喜,不过仔细看过之后又很是失望,因为这市场中所售卖的物品品阶其实并不高,比如丹药依然是很少,更多的还是各种药剂。
总体上,江昊感觉它其实还比不上云首山。
当然这一点都不奇怪,京城虽大,但活动在这里的都是凡人,即使这座市场的常客也都是凡人中的修炼者,而云首山那边却是以炼气士为主,尽管大都是散修,但炼气士终究是炼气士,不是凡人可比的。
以神念扫描了一遍后,江昊发现这京城之中的炼气士确实极少,不过凡俗高手却是真的不少,其中宗师以上的就数以万计!
在这一点上,就算是西京城也远远不能与京城相比!
在京城中,会聚了最多的门阀世族的府邸,而这些府邸之中都豢养着不少的武道与法术高手。
还有就是青龙卫、玄武卫等聚集了最多高手的皇家秘卫的总部也都在京城之中,他们最高层次的高手也都集中在京城的总部之中。
所以,京城中的高手多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不过这些高手中大部分都不是用来捍卫朝廷的,属于各大门阀世族的占据了其中的最大多数,他们所捍卫的只是所属家族的利益。
因此,在京城之中,高手之间的暗斗时常发生,仅仅只关乎各大势力之间的利益纠葛。
京城是朝廷所在,自然也是权力斗争的中心,而权力的争夺虽然是以政治斗争为主,但免不了也需要诉诸于暴力的手段。而这类暴力手段,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由军队来才承担的,而是由各家的那些高手来决定胜负的。
甚至,就连皇室与一些门阀世族之间在暗地里也会有暗斗发生。
看似平静的京城,其实也是暗流汹涌的,一旦踏进其中,便有性命之危!
不过,江昊现在并不惧怕任何世俗高手,就算是大宗师他也不惧,毕竟他的手段太多,其中很多都是世俗高手所不可能拥有的。
说起来,江昊其实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世俗高手,而是介于世俗高手与炼气士之间的存在。
炼气士与世俗的法师武夫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炼气士不但可以修习武功法术,也都拥有神通,而这是大部分世俗高手难以应对的。
现在的江昊虽然不能施展大部分的神通手段,但就他已经可以施展的那一小部分神通手段,便已经足以对任何世俗高手造成巨大的压力了。
所以,就算这京城是一个龙潭虎穴,他也是可以毫不畏惧的一脚踏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