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风凌在徐灵均的茶房,两人对坐。
“这次出行,你可觉得学到些什么东西?”徐灵均一脸的笑意。
白风凌喝了一口茶,表情倒有些复杂,说:“也确实学到很多。但……这过程挺危险的。”
“看来还是印象很深刻的。国师对你可还好?”徐灵均问。
“啊,很好,国师很关心我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那就好,你此次一去就是两个月,老夫看来你确实成长了不少。这次回来,你还有什么打算吗?”徐灵均又试着问。
“我……希望参加明年的科举。”白风凌看向徐灵均,眼神坚定地说。
“哦?参加科举,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我想以你的能力,取得个好名次应该不难,但是在东皇城,人才还是很多的。”
“我尽力而为,去取得个好名次,去证明一下自己。”白风凌扬起了嘴。
“嗯。”徐灵均点点头,说,“我支持你,不过在这方面我能做的只是给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了,毕竟科举在那些文才的眼里,可是决定一辈子的事情。”
“多谢丞相,等着我的好消息吧。”白风凌看起来确实很自信。
……
与此同时,上官廷也是找到了上官离安,父女俩坐在亭子里,但气氛似乎有些沉闷。
“今天……确实很特别。”上官廷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一直以来都是这样,习惯了。”上官离安的情绪也比较低落。
今天是上官离安的生日,也是上官离安母亲靛太妃离开的日子。上官廷告诉离安,她母亲是因为难产而死。
因此这么多年,她的生日过得总不愉快。
“而今年,我想告诉你件事情。”上官廷又说,“但我先问你,你是否愿意嫁人?”
“嫁人?”上官离安瞪大了眼睛,说:“嫁给谁?”
“不,我只是随便问问你。”上官廷一句轻描淡写回道。
“不,我还不想,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上官离安冷冷地说。
上官廷:“可你是公主,你的婚嫁也不可任性啊。”
“我甚至不愿意当这个公主。”上官离安忽然说。
上官廷听着这话,心头一痛,却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临走之前,上官廷还是留下来话,说:“现在我东皇要与苍国联姻,很多大臣的想法是让你去。如果你愿意,那就……”
最后那几个字,上官廷没敢再说出口。他知道离安的性格,真的害怕她做出什么冲动的事情。但又不得不提到这件事。
上官廷走后,上官离安一个人静静地呆了很久,泪水不争气地打湿了双眼。
今年她再一次偷偷地哭了。没有人能陪伴,也没有人能够成为她真正的依靠。
……
夜晚,白风凌闲着无聊走出门外,在后院那片小池塘周围散步。下人们被他支开了,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他还是没有习惯这里的一些条条框框。也是烦恼,这个上流社会怎么规矩如此繁杂,想来还是俗间好过。
可是他又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为了这名利奔波劳碌,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便又觉得这个地方也没有这么坏,至少生活变得优越了。
冬日风寒,这会风也变大了,可白风凌还是没有想进去的意思。
他在想着,这个时候白山的师兄师姐在做些什么,会不会已经下山了,还是像往时一样在屋里围着烤火,一边象征性的看书一边打趣地聊天。
很多很多都是现在他怀念的。因为再过一两个月就是春节,那家乡的情感也渐渐强烈起来。
趁着兴致,白风凌就索性一个人偷偷喝上了几口酒。酒是好酒,是从厨房那边顺来的。偶尔对自己任性一次,也不是不可以。
夜已经深了,白风凌还是没有回去。刚喝了小半罐酒,就忽然感觉心头一热。心想:“既然这酒都喝了,再任性点应该也没问题。”
于是,他二话不说,直接悄悄地跳上房顶。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他扫视着周围,似乎并没有人发现他,于是更进一步,偷偷溜出了丞相府。
到了那内城的离思桥,他才驻足下来。旁边就是广街,中秋节的时候他也到过这里放过花灯。
但这时也没多少人了,只有灯火永远亮着,这也是上官廷亲自下令保持的。即使现在并没有上次那么热闹,但还是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这里走荡。
毕竟今天没有宵禁,青年男女最好就是趁着这个时候出来幽会,手挽着手,此倚彼靠。
可是这人群之中,他还是看到了其中一个孤单的身影。那个人一身朴素的服装,仔细一看那个人的面容,显得很伤感,一个可怜的女子,周围却没有人去关心她。
但是白风凌不知怎么就想过去,这无非就是脑子里的冲动。
但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个男子匆匆跑到那女子身边。女子见到他马上就眉开眼笑起来。
哦~白风凌自作多情了。
这场面顿时让白风凌尴尬得想随便找个地方钻进去。
却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往他们那边走去,想想只是路过而已。
“你怎么这么久?”那个女子怨着男子。
“我特地为你买了盏花灯,是思情灯哦。”男子不好意思地回答。
“哈哈,那走吧,去桥下放灯吧。”
“走!”
他们匆匆走了,白风凌却又不自觉地停了下来。心头痒痒的,好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