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尘赶着骡车离家没多久。
张常青就上门了。
妻子终于安然下葬,了了一桩心事,他的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但夜深人静时,想起现在只剩下一个孤家寡人,又不免凄凉,时常到妻子坟前一坐一夜。
如果说还有什么念想的话,就是三年之后,给妻子一座碑了。
在此之前,日子终究是得过下去,所以在春种之前,他还是找到了江有林。
等江有林将其带进屋内坐下,张常青就主动开口:“江哥,我这次来,是想借一点春种。“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张油纸:“这是田契,以后就放在这了,要是我那天死了,你收下就是。“
送葬之后,他虽然心中放下了一个担子,却又多了一个担子。
他之前,和村中其他人来往极少,情谊也寡淡的很。
但因为这个,他很不想欠别人人情。
可这次,他欠江家的人情太大了,让他甚至有些彻夜难眠。
想了许久,他能拿出来的也就只有这么几亩田地了。
反正他无儿无女,所以直接将田契拿过来,将其交给江有林。
江有林皱了皱眉:“我已经说过了,田契我不要。“
“有林哥,说不定哪天我就没了,这东西就当存在你这儿,难道你我还信不过。“
江有林还是摇头:“拿回去,你要是这样,你叫这声哥我也没法应了。“
看着江有林生硬的表情,张常青知道他的脾气,几次张嘴,最后还是只能将田契重新收回:
“那.......就等我死的那一天,这东西给小尘。“
江有林这才表情稍缓,没有继续说话。
等将田契收起来后,张常青才再次开口说道。
“还有就是春种的事情......我得借一点种子。“
一般来说,要是收成不错,大多数家庭都会预留春种。
可去年和前年的那种年景,不少人都只能寅吃卯粮,哪有剩下的。
而且收成不好的情况下,也有人会花高价,买其他收成好的人家的种子。
所以,每年开春之后,都有不少人借春种。
本以为,江有林会立刻答应,可张常青却见到江有林摇了摇头。
江有林淡淡开口:“常青,其他的能借,这个不行。“
张常青有些反应不及,顿了一下还是开口“家中粮食不趁手?那还是算了.....“
这么说着,心中却浮现出和当初江有林一样的疑问。
舍不得?怕他还不起?
要是江有林是这样的人当初就不会费心,做那么多事了!
江有林这才解释:“你还记得,上次你来借钱时被陈丰田看见了。“
张常青立刻想起,江尘从山上拖下松木的那天晚上,他来江家借银子。
正好碰到了陈丰田也上门来。
当时看见陈丰田他还有些心虚,毕竟之前借银子都是去陈家。
上一年,甚至拿田地抵债过。
今年觉得利息太高,担心又被收走田地,明年就没了活路,才硬着头皮找上了江有林。
当时心虚,现在张常青却已觉得无所谓了,开口说了一句:“看见了就看见了,里正还能管我从谁家借钱不行。“
“唉。“江有林长叹一口气:“他自然是管不了你,可你本来说好了从他那借,还说了要用田地为抵。”
“你没听说过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句话。”
“就靠着放贷一条,每年陈丰田赚了不知多少银钱利息,收了多少田。“
“在我家见到你的第二天,陈丰田就遣了张三坡,时时跟着小尘........准备找机会动动手脚。”
“要不是张三坡遭了报应,在山上被狼王咬死了,还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
江有林娓娓道来,张常青悚然一惊!
骤然回想起来,当初张三坡死后,他那个老婆拼命的冲到江尘面前,说是江尘害死了张三坡。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一头雾水,现在张常青才有些反应过来!
张三坡那种懒汉,大冬天的又没有猎弓,上山去干嘛?
别是张三坡本意就是去害江尘,莫名死了之后,他老婆才觉得是江尘下的手。
这推论虽然没有证据,却合情合理。
张常青想着,额头都有些冒汗,声音有些结巴:“陈丰田,就因为这点事就要报复。“
江有林出气:“你还不知道陈丰田是什么人?他们家但凡有一个善茬,现在如何能有那么多田地?“
说着,江有林也动了真火。
当初就是陈丰田为了他家的几亩地,差点害死江尘。
要是江尘真的冻死在外边,他非得拼了这条老命,也要让江家一家子付出代价。
张常青嘴唇一颤:“那现在你准备怎么办?“
江有林迅速回神,不在意的开口:“还怎么办,这事已经过去了,你照常去陈丰田家借春种就是了,“
张常青呼吸都粗重了几分:“我要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这事,还去借他家的粒粮,我还是人吗!”
他现在唯一欠的,就是江家父子三人。
有这人情在,他怎么可能再去跟陈丰田一家扯什么关系。
江有林只能再劝:“不行,你得按照往常去借粮,要是来年还不起,再来找我就是了。“
虽然江尘的谋划他没细问,但江尘叮嘱过,那此事应该跟张常青有些关系。
“不,我去上安岗问问,我就不信那老狗的爪子能伸这么长!“
可张常青再次摇头,似乎还真是倔脾气上来了,起身要走。
江有林按住张常青,声音多了几分郑重:“你还是得去陈家借,我们现在势小力薄,不想将陈丰田得罪的太死,否则他在徭役上耍什么手段,我们就难了。“
张常青本来还想辩驳两句,可听到江有林这么说,嘴唇微颤,再说不出其他的话来了。
是啊,不管怎么说,陈丰田是里正。
要不是这个身份,陈家又怎么可能混到这个地步。
在江有林将事情挑明后,张常青终于点头:“那好......我去陈家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