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的警报声突然划破星际的寂静时,风澈正趴在培育舱前,给刚长出第三片叶子的磁暴麦画速写。淡蓝色的光晕映在他的画册上,刚落下的一笔“麦芒星”还带着星光笔的余温,就被控制台急促的“嘀嘀”声惊得顿住。
“怎么了?”风澈抬头,看见慕容冷越猛地起身,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快滑动,屏幕上的推进器参数正以刺眼的红色跳动——“左侧推进器零件过载,转速下降40%”。王玲立刻放下手里的星芒果汁提取瓶,快步走到副驾驶位:“是之前检修时没发现的金属疲劳?”
“可能是残骸腐蚀的残留影响了零件密封性。”慕容冷越的声音依旧沉稳,但指尖的动作比平时快了几分,“现在无法维持原定航线,前方1光分处有颗类地小行星,只能紧急迫降。”他调出小行星的扫描图:红色土壤覆盖的地表,稀疏的岩石群,大气层稀薄但能勉强维持气压,“没有明显的地质活动,迫降风险较低。”
风澈攥紧画册,跑到舷窗边。远处的小行星像一颗蒙尘的红宝石,在黑暗的星空中缓缓转动,表面隐约能看到干涸的沟壑。“那里有我们的作物能生长的地方吗?”他小声问,心里既害怕又好奇——害怕飞船出问题,又好奇那颗红色星球上会不会有新的植物。
王玲走过来,蹲下身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别担心,我们会修好飞船的。而且说不定能在那里发现新的作物,就像在实验站找到磁暴麦一样。”她从储物箱里拿出一件小号的防磁服,“等会儿迫降后,你要穿好这个,不能离开我们身边,知道吗?”
风澈重重点头,伸手摸了摸防磁服上的星芒果刺绣——这是王玲昨天特意缝上去的,说能“带来好运气”。慕容冷越已经调整好迫降角度,飞船的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朝着小行星缓缓飞去。周明则忙着固定培育舱和种子罐,把磁暴麦幼苗和星芒果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防震箱:“这些可是我们的宝贝,不能有一点损坏。”
迫降的冲击比预想中温和,飞船稳稳地落在一片平坦的红色沙地上。风澈透过舷窗,看到外面的天空是淡紫色的,太阳像一颗橙色的玻璃球,挂在远处的岩石群上方。慕容冷越检测完外部环境,松了口气:“气压正常,辐射值在安全范围内,没有有毒气体。”
四人穿上防磁服,打开舱门。踏出飞船的那一刻,风澈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红色的土壤踩上去软软的,像碾碎的枫叶;稀疏的岩石奇形怪状,有的像展翅的飞鸟,有的像圆圆的星芒果;最让他惊喜的是,岩石缝隙里长着一种奇怪的植物——叶子像透明的水滴,表面泛着淡淡的银光,清晨的星际露水凝结在叶尖,像一颗颗小小的星星。
“这是什么植物?”风澈蹲下身,刚想伸手碰,就被周明拦住了。
“先别急,我检测一下。”周明拿出便携式检测仪,对准植物扫描。屏幕上很快跳出数据:“叶片含水量90%,能吸收星际露水储存水分,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环境——是种从未记录过的植物!”他兴奋地看向大家,“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叫星露草怎么样?”风澈立刻举手,指着叶尖的露水,“它的叶子像星星,还能留住露水!”
“好名字!”王玲笑着点头,“就叫星露草。说不定它的基因能改良我们的作物,让荧光麦和星芒果在干旱环境下也能生长。”
慕容冷越则在观察周围的岩石,他用地质锤敲下一小块岩石,放在检测仪上:“里面含有钛合金成分,正好能用来修复推进器的损坏零件。”他看向风澈,“风澈,你帮我们盯着星露草,别让小动物破坏它,我们去收集岩石。”
风澈立刻挺直腰板,像个小卫士一样守在星露草旁边。他从口袋里掏出迷你素描本,快速画下星露草的样子:透明的叶子,银色的光泽,叶尖的露水,旁边标注“星露草——能存露水的草”。画到一半,他突然发现星露草的根部缠着细细的银色丝线,轻轻一碰,丝线就发出微弱的蓝光。
“周叔叔!你快来看!”风澈喊起来。周明跑过来,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瞬间亮了:“这是星露草的气根,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太神奇了,这种结构在星际植物里很少见。”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根气根,放进样本管,“回去研究一下,说不定能让我们的作物也长出这样的气根,减少对土壤水分的依赖。”
收集完岩石,四人返回飞船。慕容冷越和周明立刻在维修舱里忙活起来,用激光切割器把岩石中的钛合金提炼出来,制作推进器的替代零件。王玲则帮风澈整理星露草的样本,教他用显微镜观察星露草的细胞:“你看,这些圆圆的细胞就是储存水分的,像小水库一样。”
风澈盯着显微镜里的细胞,突然说:“娘,我们能不能种几棵星露草?让它长在飞船旁边,这样我们就有露水喝了!”
“是个好主意。”王玲笑着点头,“不过这里的土壤可能不够肥沃,我们可以把星芒果汁稀释后洒在土里,给星露草当肥料。”
风澈立刻自告奋勇:“我来浇!我会轻轻浇,不让水洒出来!”他拿着小喷壶,小心翼翼地把稀释的星芒果汁洒在星露草周围的土壤里,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小婴儿。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一边修复飞船,一边培育星露草。慕容冷越和周明每天都在维修舱里工作到深夜,钛合金零件的制作需要精准的尺寸,差一点就无法安装。王玲则忙着分析星露草的基因,试图找到能改良现有作物的片段。风澈的任务是“记录员”,每天早上先去看星露草的生长情况,用尺子量它的高度,在画册上画下变化,再给磁暴麦和星芒果种子浇水。
这天下午,风澈正在给星露草浇水,突然发现远处的天空变得昏暗,红色的沙尘像潮水一样涌来。“娘!慕容叔叔!有沙尘暴!”他大喊着跑回飞船。
慕容冷越立刻放下手里的零件,跑到舷窗边一看,脸色凝重:“是小行星常见的沙暴,速度很快,我们得赶紧把星露草移进飞船,不然会被埋了!”
四人立刻行动起来。王玲和周明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星露草连土挖出来,放进特制的营养盆里;慕容冷越则快速收起外面的检测设备;风澈也想帮忙,他想起慕容冷越教他编的小竹筐,赶紧跑回船舱,把竹筐拿出来:“我们可以用竹筐装星露草,这样不容易掉土!”
竹筐是之前在飞船上用多余的竹丝编的,大小正好能装下营养盆。风澈蹲在地上,帮王玲把营养盆放进竹筐里,还特意用竹丝在筐边编了个小提手:“这样拎着方便,不会碰到叶子。”
沙暴来得越来越快,红色的沙尘已经吹到了飞船附近,空气里弥漫着土腥味。最后一盆星露草被搬进飞船时,沙暴正好席卷而来,舷窗外瞬间变成了红色的一片,什么都看不见。风澈趴在窗边,看着外面呼啸的沙尘,担心地问:“我们的星露草没事吧?它会不会害怕?”
王玲摸了摸他的头,指着营养盆里的星露草:“你看,它的叶子还是直挺挺的,一点都不怕。星露草能在这么恶劣的环境里生长,肯定很坚强。”
风澈凑近一看,星露草的叶子果然还是透明的,叶尖的露水虽然没了,但叶片依旧饱满。他松了口气,在画册上画下沙暴的样子,旁边是装在竹筐里的星露草,标注“星露草很坚强,不怕沙尘暴”。
沙暴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沙尘散去,天空又恢复了淡紫色。慕容冷越打开舱门,外面的红色沙地被吹得平平整整,之前他们收集的岩石堆也被移了位置。“推进器的零件差不多做好了,今天就能安装调试。”他对大家说,“风澈,要不要跟我一起去检查一下外面的环境?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风澈立刻点头,穿上防磁服跟着慕容冷越出去。沙地被沙暴吹过后,露出了一些之前没见过的小石子,这些石子在阳光下泛着蓝色的光。“这是什么?”风澈捡起一颗石子,递给慕容冷越。
慕容冷越用检测仪一扫,惊喜地说:“里面含有稀土元素,能用来改良培育舱的营养液,让作物长得更快!”他蹲下身,教风澈辨认蓝色石子:“你看,这种泛着淡蓝色光的就是,深颜色的不含稀土,我们只捡淡蓝色的。”
风澈立刻学着辨认,他的眼睛很亮,很快就找到了好几颗淡蓝色石子,放进随身携带的小口袋里。“慕容叔叔,这些石子能让磁暴麦长得更快吗?”他一边捡一边问。
“能。”慕容冷越点头,“稀土元素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磁暴麦有了它,说不定能早点长出麦穗,还能更耐辐射。”
两人捡了满满一袋蓝色石子,返回飞船时,周明已经把推进器的零件安装好了。“就差最后调试了,”周明擦了擦额头的汗,“等调试完,我们明天就能返程。”
王玲则有了新发现,她拿着星露草的基因分析报告,兴奋地说:“我找到星露草储存水分的关键基因了!把它导入荧光麦的基因里,荧光麦就能在干旱环境下生长,以后我们去缺水的星球也能种麦子了!”
风澈凑过去看报告,虽然看不懂上面的代码,但他看到了王玲画的对比图:普通荧光麦的根系短,星露草改良后的荧光麦根系又长又密,还长着像星露草一样的气根。“太厉害了!”风澈欢呼起来,“以后我们的荧光麦能在好多星球上生长了!”
当天晚上,飞船的推进器调试成功,引擎重新发出平稳的轰鸣。四人围坐在船舱里,吃着王玲做的星芒果干和星际压缩饼干,看着窗外的星空。风澈拿出画册,翻到星露草的那一页,对大家说:“我们把星露草带回空间站吧?让更多人知道它,还能用来改良作物。”
“当然要带。”周明笑着说,“我已经准备了专门的培育箱,能保证星露草在返程途中正常生长。等回到空间站,我们就把它的基因导入荧光麦和星芒果,说不定能培育出‘星露荧光麦’和‘星露星芒果’。”
风澈的眼睛亮了,他立刻在画册上画起了新作物:星露荧光麦的麦芒泛着银色的光,根部有气根;星露星芒果的果实上带着透明的斑点,像星露草的叶子。旁边写着:“未来的作物,能在好多星球生长!”
第二天一早,飞船缓缓驶离小行星。风澈趴在舷窗边,看着越来越小的红色星球,心里有点舍不得:“我们还会回来吗?看看星露草的家。”
“会的。”慕容冷越走过来,指着屏幕上的小行星坐标,“我已经记下了这里的位置,等我们培育出星露改良作物,就回来建立种植基地,让这里长满荧光麦和星芒果。”
返程的旅程很顺利。推进器的新零件运转良好,星露草在培育箱里长出了新的叶子,磁暴麦的幼苗也泛着更亮的蓝光。风澈每天都要去看它们好几次,记录生长情况,画册又多了好几页新内容。
七天后,飞船终于抵达空间站。当空间站的轮廓出现在舷窗外时,风澈兴奋地跳起来:“我们回来啦!”
空间站的工作人员早就等着他们了,看到他们带回的星露草、磁暴麦和各种种子,都围了过来。负责农业研究的张教授看着星露草,激动地说:“这种植物太珍贵了!有了它的基因,我们能在更多星球建立种植基地!”
风澈抱着他的画册,给大家展示他的记录:从星芒果苗到磁暴麦,从辐射青藓到星露草,从实验站到小行星,每一幅画都充满了童趣和认真。张教授看着画册,笑着说:“这是最生动的研究记录!我们要把它放在空间站的展览馆里,让所有小朋友都看看你们的星际种植冒险!”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忙着把带回的样本交给研究团队,分享“青禾计划”的数据和星露草的基因分析结果。王玲和周明一起培育星露改良作物,慕容冷越则忙着规划新的星际种植路线,准备去更多星球探索。风澈也没闲着,他每天都去展览馆看他的画册,给来参观的小朋友讲解画里的故事:“这是星露草,它能存露水;这是磁暴麦,它会发光;这是小行星上的沙尘暴,我们用竹筐保护了星露草……”
有一天,风澈正在给小朋友讲解,突然看到王玲、慕容冷越和周明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新的培育舱。培育舱里,一株泛着银色光的荧光麦正在生长,根部有细细的气根——正是他画里的“星露荧光麦”!
“风澈,你看!”王玲笑着说,“星露荧光麦培育成功了!它能在干旱和强辐射环境下生长,还能长出更饱满的麦穗。”
风澈凑过去看,荧光麦的麦芒泛着银色的光,和星露草的光泽一样。他兴奋地说:“我们什么时候去小行星种它?还有星露星芒果!”
“很快。”慕容冷越摸了摸他的头,“我们已经规划好了新的航线,下个月就出发,去小行星建立种植基地,还要去之前发现的实验站,把磁暴麦和星露草种在那里。”
风澈立刻跑回展览馆,拿起他的画册,在最后一页画下了新的计划:一艘飞船飞向红色的小行星,小行星上种满了星露荧光麦和星露星芒果,旁边站着他和王玲、慕容冷越、周明,还有很多小朋友。旁边写着:“我们的星际农场,会越来越大!”
晚上,风澈躺在床上,抱着那个竹编稻草人,看着窗外的空间站和远处的星辰。他想起在小行星上看到的星露草,在实验站看到的磁暴麦,在飞船上培育的星芒果苗,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冒险在等着他们,还有很多星球等着他们去种上发光的作物,还有很多故事等着他画进画册里。
王玲走进来,帮他掖好被子,轻声说:“早点睡,明天还要去看星露荧光麦的生长情况呢。”
风澈点点头,闭上眼睛,梦里,他看到红色的小行星上长满了银色的荧光麦和橙红色的星芒果,星露草的露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小朋友们在田埂上奔跑,笑声像星星一样,洒在星际间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