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不是天才刑警 > 第43章 初步判断他杀

第43章 初步判断他杀

    “干啥呢孙玉杰?工作!”

    有痕迹检验室的刑警看到孙玉杰鬼鬼祟祟跟个贼似的,大声呵斥,他是带孙玉杰的师父。

    “哦哦……知道了!”

    孙玉杰回应,再次看了一眼吐成傻逼的童峰,随后加入了痕检队伍,在现场周围寻找可疑物品和可疑脚印。

    地面都是硬土,而且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留下清晰脚印的可能性不大,但该找还是要找。

    野外的痕检工作非常枯燥,工作量也很大,领导甚至会要求你在一定范围内寻找地面上掉落的头发。

    荒郊野岭找头发,想想就头疼。

    但,这就是刑警。

    法医面对腐败的尸体,侦查员抽丝剥茧寻找线索随时面对危险,作为痕检人员,要做的就是尽全力寻找物证和细微痕迹。

    调查命案,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就算韩凌上次直接锁定了嫌疑人,后续也需要法医和痕检固定证据。

    韩凌第四次把童峰拽到了警戒线内围,这次童峰没有再吐——也可能是吐光了。

    “韩凌……我是不是……欠过你钱?”童峰喘气,说话断断续续。

    韩凌语重心长道:“我帮你成长,你应该谢谢我才对。”

    童峰吞咽口水:“好,我……我谢谢你全家!”

    韩凌:“我,即全家。”

    童峰:“……”

    此刻的杨芮正在小心翼翼的收集昆虫以及土壤样本,带回去后,需要确认物种,因为每一种苍蝇的活动温度阈值不同,有助于精确死亡时间。

    当前季节距离冬天太近,尸体在野外,苍蝇无法直接告诉法医死亡时间,但是,苍蝇可以非常准确的告诉法医:气温回升到足以吸引苍蝇前来产卵的那一刻,距离现在过去了多久。

    身为法医,要把所有的信息全部提取,去出示最完整的尸检报告,为队里的侦查员提供线索。

    “韩凌,你可是帮了方队大忙了。”杨芮抬头看了看两人,随口说了一句。

    方舟带童峰,他舍不得虐待,韩凌帮忙干了。

    “助人为乐。”韩凌笑道。

    童峰:“你大爷!”

    季伯伟和胡立辉旁观,对他们来说这是后辈在闹,挺有意思。

    两位主任法医和主检法医没有受到外界影响,认真做着自己的工作,此时初步尸检有了推进。

    “口腔内部黏膜破损,有出血点,部分牙齿松动。”江海川说,副主任法医在记录,“牙齿缝隙和鼻腔内有纤维,鼻梁疑似骨折。”

    检查完口鼻,江海川又去检查死者双手,暂时没有在指甲内找到异物,需要回分局做进一步检查。

    法医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每过去一天都有可能出现新的线索,和侦查员、痕检共同推进案情进展。

    “等解剖吧,看看内脏情况。”江海川道。

    见状,季伯伟询问:“老江,解剖之前,猜测是怎么死的?”

    江海川和季伯伟是老朋友了,此刻倒是没有追求严谨,说道:“初步判断啊,机械性窒息,解剖之后我给你尸检报告。”

    闻言,季伯伟脸色凝重起来,开口:“你刚才说牙齿缝隙和鼻腔内有纤维,牙齿部分脱落鼻梁骨折,捂死的?”

    江海川:“如果真的是机械性窒息,应该是捂死的,你看,脖颈完好无损,我刚才摸了,没有发现骨折现象。”

    得知很有可能是他杀,季伯伟转身就走。

    “老胡,调人,扩大范围搜索这片区域,范围越大越好!若碰到居民区就问问是否有人失踪。”

    “我给队长打个电话。”

    胡立辉:“行,我马上去协调。”

    韩凌和童峰也加入了搜索队伍,以尸体为圆心慢慢向外扩散,不放过任何角落,派出所刑侦组也没有闲着,同样在找。

    找什么?不知道,只要是不应该出现在野外的东西,都要带回去,万一是凶手或者死者留下的呢?

    搜寻的同时,还要对最近的居民区进行走访。

    尸检结果虽然没有彻底下定论,但从江海川和季伯伟的交谈看,八九不离十了。

    表面痕迹,完全符合【捂死】的杀人手法,作案工具可能来自衣服、被子、枕头等物件。

    这是一起杀人抛尸案。

    很严重的案子,分局应该会成立专案组,在近期全力攻坚。

    “你们有的忙了。”韩凌一边仔细搜索一边和童峰聊天。

    杀人抛尸的案子查起来很麻烦,目前连死的是谁都不知道。

    凶手选择抛尸,说明心理素质能够支撑反侦查的实施,其他方面的证据应该销毁了大部分,而且还过去了这么长时间。

    听起来就是长跑,短时间内不好解决。

    童峰已经感觉好多了,脸色渐渐变得红润,他还记恨着韩凌刚才的行为,却也知道对方是在帮他快速适应,愤愤道:“你也闲不下来。”

    分局成立专案组调查命案,必然会抽调辖区派出所的民警协助调查,以韩凌前段时间所展现出的业务能力,哪怕只要一个人,名单上估计也得是他的名字,或者朱跃。

    至于其他派出所民警,只需履行保密义务即可,若有需求,会由加入专案组的人代专案组传达命令。

    除特殊情况外,正式民警和辅警不必签保密协议,因为他们在入职的时候,早就已经签了职业保密承诺书,那是通用的,一旦违反会受到严厉处罚。

    很快,支援的民警赶到,搜索、走访范围再次扩大,半径初步定在五公里内。

    死者是不是附近的居民?可能性不大,远抛近埋,一般情况下凶手不太可能把尸体扔在附近。

    可能性不大也要查,万一呢?

    远抛近埋是嫌疑人处理尸体的典型行为规律。

    远抛,能切断地理关联,制造环境隐秘性延迟尸体被发现的时间,还降低了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

    近埋,能规避运输风险,减少自身暴露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远埋的情况,这就要看作案条件了。

    当前地面是硬土,而且抛尸时间很有可能是冬天,想顶着压力挖出一个足够埋尸的大坑很难付诸行动,人少的地方不代表真的没人路过。

    【埋尸最安全】只是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况中,会受到客观条件以及凶手主观风险判断的影响。

    简单来说,埋了正常,直接抛尸也合理,遇到都不奇怪。

    法医已经撤了,尸体运回了分局。

    现场只剩下了分局痕检和侦查员,以及支援来的派出所民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