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不是天才刑警 > 第27章 他有问题

第27章 他有问题

    从尸体位置和死后固定的挣扎动作看,凶手应该是从背后把人勒死的。

    死亡时间很短,尸体甚至没有完全冷却,通过测量直肠温度、根据季节环境温度综合考量,估计准确的死亡时间在三四个小时,基本不存在误差。

    杨芮不是第一次见死人了,比较淡定,在旁学习协助。

    另一边,作为痕检的孙玉杰正在和师父一起,带着鞋套认真搜索提取现场的脚印、指纹等物证信息。

    现场不存在易被破坏的痕迹,所以没有铺设泡沫板。

    咔!

    咔!

    刑侦照相人员拍照,整个现场勘察井然有序。

    “去找找凶器。”

    方舟和中队长胡立辉以及副大队长季伯伟站在一起,此刻对中队的刑警下达命令。

    尸体以及尸体周围并没有发现类似绳索的物件。

    “是!”

    众人慢慢散开,其中就包括童峰。

    童峰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入职半年他见过尸体,但依然还无法做到平静,这件事对他来说需要时间。

    方舟挺好的,对他很有耐心,以老学长的身份相处毫无架子,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二楼不大,这里像是店老板临时休息居住的地方,一室一厅一卫,搜索很快,没有发现疑似凶器的东西。

    看来是被凶手带走或者藏匿。

    “一楼也去看看,仔细找,还有仓库。”方舟说道。

    重案中队所有探组领命,进入全面、地毯式的搜查状态。

    不算领导,三个探组九名刑警,这是分局刑侦大队下属一中队的所有成员,负责重案的调查取证工作。

    当然,其他中队也负责八类案,但更多是抢劫和盗窃等,此类案件相对命案更为频发,像车内财务被盗案,多的时候一天都能接好几个。

    一中队,更像是一个“加强队”,解决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这么安排有利于业务能力的集中,带着强针对性。

    集合力量,专攻一点。

    “我去和死者家属聊聊。”

    方舟也没闲着,不用中队长和副大队长命令,他知道此刻该做什么。

    老婆死了,必然先调查老公,其他的可以稍后,不着急。

    法医和痕检的工作需要时间,季伯伟和胡立辉未在现场停留,同样下了楼。

    商铺门口,两人站在一起,胡立辉给季伯伟递了根烟。

    胡立辉的年纪比季伯伟要大,快四十了。

    一线岗位年龄不重要,能力最重要,只要你业务能力强,可快速提拔。

    领导们喜欢能破案的下属,一方面是爱才看重,另一方面破案率和自身有着直接关系。

    局里的悬案要是多了,别说提拔,处分都是轻的,没撸你就不错。

    各城市不同,拿青昌市来说。

    青昌市对各辖区的命案侦破率有三级颜色预警,严重性从低到高分别是黄色、橙色和红色。

    黄色,命案侦破率低于百分之八十,这个时候分管副局长会被局长谈话。

    橙色,命案侦破率低于百分之六十,这个时候分管副局长会脱离办公室直接赴一线指挥侦查。

    红色,命案侦破率低于百分之五十,连续两年后,根据案件严重性给与不同程度的行政处分。

    领导有压力,下面的人压力会更大,毕竟当领导被问责了,下面的人也跑不了。

    《亮剑》有句台词是这么说的:我拿脑袋向师长担保,我的脑袋要是没了,我得先提前毙了你。

    道理一样。

    “季队,感觉不太好办啊,要费点功夫,你认为呢?”胡立辉抽了口烟,说道。

    季伯伟:“刚到,不着急,我先给队长打个电话汇报汇报。”

    分局刑侦大队的队长冯耀统筹全队工作,特殊情况才会到场,比如案情恶劣影响大,或者副队长季伯伟无法处理需要支援。

    若遇到特别严重的案子,分管副局长也会来。

    冯耀的年龄稍微有点大了,平时少见会去一线,过几年可能会调到法制、办公室等,或者上调其他非领导岗位(职级高无实权)。

    另一边,方舟来到死者老公面前,后者到现在依然在那里发呆,眼眶红红的。

    方舟挨着他坐了下来,拿出兜里的烟盒,抽出一根尝试递了过去:“来根?”

    其实他不太会抽烟,警校四年从未沾过,自从毕业考入分局刑侦大队后,在二手烟的影响下看开了。

    天天吸二手烟,那我还不如直接吸一手烟,有什么区别?

    而且在蹲守嫌疑人的时候,他发现困的时候来根,尼古丁刺激神经释放多巴胺确实能提神,比咖啡来的直接迅速——再说哪有条件喝咖啡。

    至于坏处,无所谓了,老前辈们谁还没有职业病,胰腺炎、慢性胃炎、高血压……自己以后也少不了,看命。

    死者老公接过了香烟,方舟为他点燃。

    猛抽了几口,死者老公精神了点。

    “聊聊?”方舟道。

    “你问吧。”对方语速很慢,情绪低迷。

    另一边,正在站岗的韩凌视线聚焦,盯着人群中的某个男人,断断续续已经盯了快十分钟,对方的表情反应和对命案的关注度,在他看来有着不小的问题。

    电影里有句台词:百分之八十一的凶手会在杀人后重返犯罪现场,以享受作品带来的快感。

    合理吗?不合理,这是为了戏剧效果设计的台词。

    现实情况中,只有部分凶手可能返回现场,比如自恋型人格和控制型人格。

    但是,还有另一部分凶手同样会返回现场,这部分人群就比较正常了,原因是心理应激或者好奇心驱使。

    作案后,凶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导致思维出现短暂的混乱,试图确认现场情况,逃避内心恐惧。

    什么样的凶手敢回来?陌生人可能性更高。

    前世,韩凌在办完事后就经常返回现场,他属于【不合理】人群,最初的时候是好奇心驱使,后来是有自信能掌控结果。

    能让他返回的情况,动手对象都是陌生人。

    如果是熟人,他跑的比谁都快,原因之一来自于心理学的情感压力。

    “勒杀?”

    韩凌回想朱跃说的话,视线下移,关注男人双手。

    男人留着寸头,表情略微紧张,一直混在人群里看商铺内的情况,对死者老公和站岗民警漠不关心。

    已经秋末了,男人额头上似乎有汗,他抬手擦了擦,用的是掌背,姿势很不自然,手掌张开的幅度较大。

    韩凌眯起眼睛让视野更加清晰,隐约能看到对方掌心皮肤存在色差。

    “看来是激情杀人。”韩凌有了判断。

    此时季伯伟打完电话了,看到在那里站岗的韩凌,于是走了过去。

    既然是吴支关注的人,他理应上点心,遇到了说两句话,就当熟悉熟悉。

    “韩凌啊,你……”

    声音刚响起,韩凌突然抬手指向人群中的寸头男:“他有问题。”

    “啊?”季伯伟一愣,下意识转头。

    寸头男见韩凌指着自己,脸色当即大变,没有任何犹豫扭头就跑。

    围观人群吓了一跳,呼啦散开。

    “诶?”

    “给我站那!!!”

    季伯伟条件反射般冲了出去,直接跳起越过警戒线,附近的胡立辉见队长行动,没多想立即加入。

    场面顿时有些骚乱,正在问询死者老公的方舟骤然起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前去帮忙。

    路过韩凌身边的时候,还不忘看了他一眼,转瞬即逝的目光中带着惊奇。

    人跑了,说明肯定有问题,就看和本案是否有关系了。

    此刻在商铺内负责搜索的刑警也被惊动,鱼贯而出,当他们追上三位队长的时候,寸头男已经被季伯伟摁在了墙上。

    季伯伟在刑侦领域是分局的核心人物,多年从警生涯的磨练,其速度、耐力和武力值正值巅峰,只要在视线内,一般嫌疑人很难逃脱。

    “跑什么你?啊?!”

    寸头男大喊:“我什么也没干!!”

    季伯伟喝道:“那你跑什么?

    给我看好他!”

    两名刑警一左一右控制了寸头男,一行人返回案发商铺。

    回来的路上方舟刻意去观察过寸头男的双手,发现对方掌心有着不同程度的擦伤和淤青,符合勒杀的反作用力。

    此人嫌疑很大。

    派出所那小子短时间内能在人群中精准锁定,不简单啊,看年龄应该是新警。

    记得童峰提过,望楼派出所今年有一位新人同学,在警务演练中有着不错的表现,是他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