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组办公室。
大部分组员都去工作了,房间很空旷,朱跃给韩凌配了一名辅警,三十多岁,高高瘦瘦的,留着干练的平头。
相互自我介绍,名字叫张思磊。
“你好你好。”张思磊对韩凌很客气,毕竟身份不一样,人家正儿八经有编制。
韩凌也很客气,双方以后就是合作出警的同事了,若遇紧急情况,彼此要有绝对的信任。
新警入职,需要有人带领熟悉业务、指导规范执法,也就是传统所讲的师徒,这件事一般由老民警负责,用最短的时间让新警能够独当一面。
“我带你怎么样,愿意吗?”
朱跃把张思磊支了出去,询问韩凌意见,他对韩凌很感兴趣,从警务演练过程和结果看,最起码不呆,脑子活泛。
韩凌想都没想就答应:“当然愿意,朱组长给面子,我肯定要兜着。”
朱跃含笑点头,拿出烟盒抽出一根香烟递了过去,刚才在所长办公室的时候,他知道对方会抽烟。
男人抽烟不叫事,尤其是当警察的,这和工作性质和压力状态有关。
不会,时间长了就会了。
韩凌连忙接过,聆听朱跃的教诲。
刑侦组,负责辖区内一般刑事案件的侦办,除此之外,还要围绕预防犯罪、务实基础、提升能力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很忙。
接下来的几天,因为韩凌的入职,朱跃专门抽出时间带韩凌熟悉业务,并快速跳到了案件的复盘和总结,让韩凌理论联系实际。
在此过程中,韩凌也认识了更多新同事,比如负责案件梳理的、负责采集基础数据的、负责日常巡逻的。
朱跃重点通过分析案件侦破过程的经验和不足,通过证据链、审讯技巧和同事协作等多方面,让韩凌知道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侦查员。
韩凌和刑侦组所有人见了面,大家对新同事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他也意识到朱跃之前在所长办公室的时候并未撒谎,刑侦组真的缺人。
望楼派出所负责的辖区,治安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旧的案件还没结果,新的案子又来了,所有人很难有喘息的时间。
编制有刚性约束,不可能缺多少就招多少,其他暂且不提,财政方面就有不小压力,因此在某些相对忙碌的单位,只能高负荷运转,真忙不过来就补充辅警。
韩凌并未参与任何刑事案件的侦办,一直在熟悉、学习中,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韩凌没有再见过徐清禾,或许真是巧合吧,渐渐把她给忘了。
期间朱跃偶尔有外出,跟进辖区案件的侦查工作,并未带韩凌。
韩凌乐得清闲,自己留在派出所研究卷宗材料,逐渐和所里的同事熟络起来,经常见面的是张姐。
张姐原来在户籍岗,后来调到了社区警务岗,主要工作是普法,宣传法律法规,偶尔调解邻里纠纷,从警多年,工作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
张姐很喜欢来找韩凌,目的只有一个:介绍对象。
不是给韩凌介绍对象,而是将韩凌介绍给别人,甚至已经在没获得韩凌允许的情况下,把照片给别人看了。
没想到,颇为抢手。
年轻,有点小帅,身材好,在编警察,三个条件加起来,在社区街道非常受欢迎。
“其实入赘挺好的,你没有父母,可供选择的女方很多,比如你看看这个……”
“漂亮吧?小学老师,家里虽说有个弟弟,但父母给姐弟俩都买了房买了车,男女平等,这条件打着灯笼都遇不到。”
今天张姐又来了,趁着韩凌刚入职还没开始忙、见面机会多,先给八字画一撇。
一撇有了,另一捺为时不远。
韩凌无奈,象征性看了眼照片。
漂亮?算不上,五分稍微偏上的水平,五点一二差不多。
五分是普通人,六分是班花,七分是校花,七分以上就是顶美了,需要根据其他外形条件具体打分。
之前那个宝马女,韩凌综合能打个八九分,林蓉七点五到八分之间。
“张姐,我刚参加工作,还没考虑找对象。”韩凌再次婉拒,心想对方真是太闲了,街坊四邻都不吵架的吗?赶紧让这位张姐去处理,换取自己清净。
闻言,张姐坐了下来,语重心长道:“小韩啊,你不懂,早结婚好,尤其是干我们警察的,结婚了,后顾之忧没了,就可以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你不知道,在刑侦组忙起来的时候会非常忙,到时候你根本没时间找对象。”
见张姐准备长聊,韩凌脑子一团浆糊。
这个【韩凌】,考什么派出所啊,你不能考分局或者市局吗?
长久处在恶劣的环境中,让他短时间内无法适应接地气的市井生活。
“张姐,我……”
“小韩啊,你听我说……”
“不是,张姐,我在工作。”
“看卷宗不影响,小韩啊……”
韩凌:“……”
就在此时救星来了,房门打开,朱跃走了进来,看到张姐后并不意外,笑着说道:“张姐,你又忽悠韩凌相亲是不是?人家还小。”
张姐转头:“不小了,都二十多了。”
朱跃道:“所里有个三十六岁还没结婚的,你还是去帮帮他吧,再这么下去,真得打光棍。”
张姐:“不耽误。”
朱跃也无奈了,不再多说,看向韩凌:“韩凌,给你个新任务,你和张思磊去走访辖区内的重点场所,具体地点他会跟你说的,采集信息,更新警务信息系统,结合数据研判辖区内的犯罪趋势。
一个月后,制定一份防控策略给我,马上出发。”
韩凌立即站起身,头也不回的跑了。
“他一个新警,刚入职一个月,哪有能力制定防控策略。”张姐也准备离开,随口问了一句。
朱跃道:“锻炼锻炼吧,看看他的分析能力、规划能力如何,新警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再过一个月让他参与巡逻,再过三个月让他参与案件侦查。”
张姐已经走到门口了,回头道:“计划很详细,看来打算重点培养。”
朱跃笑道:“当然。”
这段时间通过研究卷宗,他发现韩凌确实在刑事侦查上有不低的天分,尤其对犯罪心理,拿捏的很准。
换句话说,韩凌似乎很了解嫌疑人。
这是很重要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