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你还真懂摄影啊!我还以为你只是找借口将女孩哄上床呢!”
当理查·安德森看到冲洗出来的,经过安妮挑选的照片时,赞叹不已。
在报社办公椅上葛优躺着的罗根不想说话,只给了他一个白眼。
“你这是仿拍安格尔的名画《大宫女》是吧。”理查语气肯定地鉴赏道。
照片里,不着一缕的安妮背朝镜头躺在床上。她右手被手铐拷在右腿脚踝处,叠放在左腿上,胸前露出半边浑圆;扭头面对镜头一根虚幻的鞭影,双眼含雾欲哭不哭,红唇微启似要求饶……
相比于《大宫女》神秘典雅的意境,罗根拍的照片暗涌着浓浓的被驯服的诱惑;不比《大宫女》多露多少,但就是更欲更勾人。
这小子是懂男人的。
这种半露不露的遮掩,比直球全露要性感一百倍,也更容易引起男人的无尽遐想。
“我有个设想。”理查的灵感突然而来,“后面的系列剧照,我们可以仿照欧洲历史上那些有名的人体油画来拍,我那里收藏有不少仿制画可供你参考。”
“这样一来,我看谁还能喷我们的三版女郎,这可都是艺术啊!”
罗根暂时不想评价他的设想,只好奇一点——你个老色胚收藏这么多裸~女画,我姨妈都知道吗?
“艺术人的收藏那能叫色吗?”
理查谴责罗根的好奇,接着挤眉弄眼道,“看你小子这虚脱样,拍完照后也太操劳了吧,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啊!”
“你想多了。”罗根冷漠脸。
“嘿,你小子还不老实。”
罗根不想说话,因为说实话也没人信。
一开始,他是被安妮那一声声“罗老师”叫得热血沸腾。
但安妮对于拍摄确实是十窍通了九窍。
语言沟通交流根本行不通,他还要亲自上手引导安妮摆出各种自然而又有魅力的姿势。
听起来美极了是不是?
罗根只想呵呵。
这可不是数码相机,即拍即反馈,胶卷要等到冲洗出来才知道拍得怎么样。
为了能有满意的成果,一个姿势反复拍N十次都不在话下。
拍到最后,不管是拍的人还是被拍的人,都变成了干体力活,真·体力活。
罗根觉得自己亏大了!
拍照如果是正餐前的小菜,那他是罗老师。
拍照如果就是正餐本身,那他只能叫罗工头。
从罗老师到罗工头,中间只差一个敬业。
都怪我太过敬业!
罗根不想再讨论这个伤心的话题,坐直了腰,“现在第一版报纸可以进行排版了吧,你打算一次性印刷多少份?”
经过多天的讨论,罗根中间甚至又化身“韩索罗”给唐纳尔搬运了两趟加拿大威士忌,改版后的《太阳报》第一版才终于要定版了。
在罗根的强烈建议下,《太阳报》改成小版面、多版页的报张,这样它随时可读,便于携带——这是前人,不对,是后人的成功经验。
英版《太阳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是一份小报,大版面报纸不属于现代生活,而小版面的报纸才能和拥挤的地铁、巴士伴随在一起。
而在《太阳报》的刊号通过申请后,罗根才知道,纽约也曾经有一个《太阳报》,他差点侵权了。
纽约《太阳报》甚至是美利坚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1833年就创办了,同样是格调不高,为招徕顾客,不惜弄虚作假。几易其主后,在去年彻底停办。
理查还以为罗根改报名就是为了蹭先驱的名声,嗯,虽然这名声也不好听。
总之,现在的芝加哥《太阳报》已经算是一份全新的报纸了。
“作为一份新报纸,我觉得首印4万份就够了。”
说到正题,理查也不再作弄小辈了,估算一下后说道。
这还是建立在报社的销售渠道不需要从头再来的基础上。
但罗根不满意,“4万份太保守了,起码要印这个数!”
他伸出五指。
“一次性印5万份,这是不是有点……”
罗根的手掌翻过反面,“不,我是说起码得印10万份!”
“……”
这次理查想翻白眼了,“你疯了?”
罗根可不觉得这是什么不敢想的事情,“芝加哥有差不多300万人,我们这还不是日报,首印10万份多吗?”
“要不是渠道所限,我觉得起码20万份起步。”
报社之前主要是通过报童在街头、车站、广场等人流密集处叫卖,以及和一部分报摊、杂货店等固定销售点合作售卖。
如果是大报纸,除了以上两种销售模式还有订阅。
嗯,《太阳报》迟早也是要把订阅的渠道打通的。
但理查不得不泼冷水了,“你们年轻人想事情还是太乐观了。”
他不觉得改版一下,增加个三版女郎,就能一下子飙升到原来销量的2倍。
“何况,在保证印刷质量的情况下,因为增加了图像,印刷成本已经超出了1美分,售价也不得不从原来的1美分一份调整为2美分一份,提价一倍,搞不好销量反而会降低一半。
美利坚的报刊业十分发达,像罗根这种小报社不需要拥有自己的印刷机,有专业的印刷厂可以帮忙印刷。
相应的,成本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了。
罗根不是没有考虑这一点,他只问一句:“报社的资金够不够印刷10万份?”
“够是够,但你总不能一把梭哈啊,报纸不是这么办的。数量不足你还可以追加印刷,卖不出去你可没办法退给印刷厂。”
理查耐心劝说道,“听我的,先印4万份,等热度起来了再追印吧。
“咳,我是觉得4万份撑不到你追印的时候。”罗根嘿嘿一笑,“你听我说,我们可以给报童一点额外补贴,让他们这样操作……”
听完罗根的计划后,理查觉得对这小子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
“所以,你让我开头用第一人称写开头,就是为了干这个?”
罗根耸耸肩。
“后面我们会被骂死的!”
罗根说出了后世一个至理名言,“黑红,也是红!”
理查还能说什么呢?
“脏!心是真的脏!”
嘿,这叫做要相信美利坚后人智慧!
……
“号外!号外!百万富豪心头肉,人间蒸发不见喽!”
5月1日,美利坚不是劳动节。
一大早,报童们稚嫩而嘹亮的声音刺破街角雾气——
“看报!看报!年轻大亨神秘失踪的女友!照片独家刊载——就在第三版!”
“大新闻!大新闻!美女逃离禁锢,富豪重金寻人!”
有些伶俐报童挤到人流中央,举起报纸,故意将那第三版大幅照片在众人眼前一闪而过:
“快看!快看!上流社会找不到的香艳宝贝,只需两美分就能看,看报喽!”
声嘶力竭的呼喊,俨然一颗巨石投入水面,瞬间激荡起层层涟漪。
街头行人纷纷驻足,被这裹着富豪秘辛和暧昧暗示的奇闻异事牢牢勾住,纷纷掏出硬币。
恩格尔伍德高架地铁站,史丹利·休斯顿在报童“寻人启事”口号轰炸下,顺手买了一份《太阳报》,脚步匆匆地踏进咣当作响的电车,寻了个中间的硬木座位坐下。
电力高架地铁开动后,史丹利·休斯顿才翻开手中的报纸。
“《太阳报》?这不是死了吗?又复活了?”
史丹利·休斯顿也是一个报纸编辑,对全国报业动态一清二楚。
他也不急着翻看报童口中将人撩拨得心痒痒的第三版,漫不经心地从第一版看起。
粗大标题:“保卫我们的自由生活!”
“……那些道貌岸然的审查者,正伸出冰冷之手,企图扼杀我们印在纸上的自由!性自由,这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然权利,正是我们民主生活的基石!”
“……今日我们容忍卫道士们封杀一张小报,明日,他们就会闯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卧房!”
“……我们《太阳报》作为美利坚的自由先锋,将竭尽全力捍卫美利坚公民的觉醒,捍卫美利坚追求生命最本真的欢愉!”
史丹利推了推金丝眼镜,心想,“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知之辈!”
全文看下来,你不就是要搞涩情吗?怎么就包装成了“自由先锋”?
不就是满足美利坚人民那点低俗的欲望吗?怎么就美化成了“公民觉醒”?
没错,是媒体人的无耻味儿,但你这味儿有点冲了。
史丹利一边吐槽同行一边翻到第二版,又是粗黑标题,“寻人启事”。
来了,这就是所谓的“独家大新闻”?
文章像是一个年轻富豪的自述,他看上一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安娜,跟她签订了交往契约,然后就是……鞭子与绳索齐飞,手铐共蜡烛一色。
细节太过饱满,史丹利看得微微一硬。
文章最后,安娜神秘消失,富豪称自己的心也被挖走了,他要找回安娜,谁能提供线索,他有重赏。
看着看着,史丹利起了怀疑,这有点像……
顺手一翻,好家伙!
第三版赫然是一位裸~体女郎的大幅照片!
史丹利倒吸一口气,微微二硬。
太大胆了!
要说起来,以前也不是没有报纸直接刊登裸~体女郎,甚至彩色的都有,但那些都是手绘的,粗制滥造的,甚至失真得让人反感的。
但眼前这个,绝对保真!
这这这,这也太……
“这妞儿也太正了!”头顶一个声音传来。
史丹利抬头一看,又直呼好家伙。
不知何时,他周围已悄然无声地筑起了一道人墙。
左边一位穿着工装裤的大汉,脖子伸得如同打鸣的公鸡,喉结上下滚动,浑浊的目光死死胶着在照片上的女郎,嘴角竟真有一丝可疑的晶亮水痕;
右边一个穿着廉价西装的胖子,舔了舔嘴唇,用一种心照不宣的语气贱笑道,“啧啧啧,这些富豪真会玩,这金丝雀怕是受不了这玩法飞了吧!”
旁边一位胡子拉碴的男人,咧开嘴,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不是变态的富人,怎么会拍下这么变态的照片,又放出来给我们饱眼福呢?”
“嘿嘿嘿……”
贪婪的视线、粗重的呼吸、啧啧的感叹、微微N硬的鼓囊包围了史丹利,让他恍若身处什么奇怪的片场。
他哗的将报纸翻回上一页,面无表情:“散了散了,想看自己买一份,我要准备下车了。”
一片抱怨声与嘟囔声,人群散开,但黏腻的笑声和煞有介事的阴谋论低语仍在车厢里肆无忌惮的传播。
史丹利扇了扇浑浊的空气,心中的怀疑挥之不去,突然,将报纸凑到眼镜前的位置。
他在第二版最底下的位置,看到一行蚊蚋小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再细看顶头位置,“寻人启事”左上方也有一行蚊蚋小字:“第一章”
史丹利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心里怀疑的感觉终于具象了。
结合头版文章还有三版女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丫的就是一涩情小报!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幕后的家伙,真是个极其聪明的混蛋!
——精准利用了人性里对肉~欲的窥探和对富人秘辛的痴迷,加上大大方方的香艳照片,三毒俱全,熬成一锅营销效果爆棚的销魂汤。
这混蛋甚至还做好了将责任撇清的准备!
这么一行小字,不是用放大镜来看,谁会第一时间注意到啊?
这个混蛋是谁?芝加哥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位手段了得的媒体人?
史丹利突然很想认识一下这位同行。
……
事实上,像史丹利这种几乎在第一时间就认出营销手段的人不算多,却也不少。
像是经验老道的报摊老板自然也咂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他们会站出来说吗?
非但不会说,这些老板还特意将《太阳报》三版女郎置于最显眼位置,然后将厚厚一叠《太阳报》摆在最外边的黄金位置。
果不其然,那光洁裸露的背,纤细性感的腰,修长雪白的腿……像磁石般吸住路人的目光。
顾客们有的唾骂,有的看直了眼,更多人则不动声色地购买一份其他报纸,然后顺手将《太阳报》塞在最底下匆匆离去。
到了中午,几乎每个街角的报摊都像被统一施了魔法,纷纷效仿前面的老板,把《太阳报》的第三版大胆地亮在最显眼处。
报摊前也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迅速聚拢了人群,一边高调痛骂《太阳报》伤风败俗,一边低调的用行动表示“我就好这一口”。
年轻富豪与女大学生不可言说的故事,在“可怜的孩子……愿上帝保佑她平安”的关心中越传越广。
当一位纽约的记者来到芝加哥追踪某个新闻,看到满街报摊都挂着裸~体女郎照片,差点惊掉了眼珠子。
不是,你们芝加哥人比我们纽约人还要浪啊!
当天,他在速记本上写道,“芝加哥人的冲击,真正将我带进了光怪陆离的二十年代。”
《太阳报》的第一枚视觉炸弹,史称“芝加哥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