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天山画壁 > 第12章 干修复,慢慢的就是最快的

第12章 干修复,慢慢的就是最快的

    天未亮,外面传来艾合买提大爷生火的声响。

    柴火在灶膛里噼里啪啦地燃烧着,令人心安的烟火气叫醒梁薇。

    她睁开眼睛,昨天走路本就累,还睡得晚。

    现在‘强制开机’,脑子依旧昏昏沉沉。

    迷迷糊糊穿好衣裳,凭着感觉走到桌子旁边,伸手摸到地上摆着的半盆水。

    水凉得刺骨,毛巾蘸上一擦脸,她打了个哆嗦,瞬间困意全无。

    门被轻轻叩着:“梁薇姐,你醒了吗?”

    “醒了。”

    梁薇打开门,小周的脑袋探进来,手里拿着一沓纸。

    “早啊梁薇姐!阿亚哥说他出发前多买了两盒无酸纸,让我给你送点。”

    梁薇接过纸,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质地厚实且有韧性。

    倒是她平时用的那个牌子。

    “替我谢谢他。”

    “替我谢谢他。”

    梁薇说话的时候,小周跟着异口同声。

    她没反应过来,小周摆了摆手,“阿亚哥真厉害。他拿无酸纸给我的时候,猜到你一定会这么说。”

    “啊。”梁薇拍拍手,“那他确实猜到了,一字不差,厉害的。”

    小周摸摸后脑勺:“阿亚哥说了,不用客气,都是自己人。”

    “好,谢谢。”

    “艾合买提大爷烤了馕,我们能路上吃。那梁薇姐,我先去准备东西了。”

    “好,知道了。”

    梁薇等小周走后,转身把无酸纸搁好,翻出绘图本和工具放进包。

    好几支铅笔被她削得又尖又细,小镊子、皮尺整齐地摆在一旁,再塞进一团报纸固定在文具盒里。

    拿上香香的烤馕和水,他们又出发了。

    天亮前的戈壁凉意袭人,地面还带着夜里的湿气。

    昨天走过一趟,今天的路熟门熟路,比昨天所用的时间还提前了十多分钟。

    一进石窟,梁薇立刻放轻脚步,打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在壁画上一寸一寸扫过,仔细查看是否有新的掉沙迹象。

    这是壁画修复师进石窟首先要完成的基本工作。

    在确认没有异常后,梁薇微微松了口气,对着周明远指指壁画,再比了个‘OK’的手势,用口型说道:“周哥,今天壁画看着挺安稳。”

    周明远蹲在崖壁边,用手轻轻敲了敲窟壁,听着声音判断情况:“先别着急动手,等两分钟,让洞窟里的空气通通风,散散潮。”

    旁边的小周已经铺开自己的画板,从工具包里掏出无酸纸,又摸出提前削好的铅笔,低头就往纸上画。

    他昨天看梁薇画飘带,今天想先试着画个轮廓。

    笔尖在纸上快速溜过,线条拉得又快又直,飘带该有的弧度被画成硬邦邦的折线,连飞天肩膀的比例都歪了半截。

    梁薇刚用无痕胶贴固定好自己的画纸,转头瞥见小周的画,脚步放轻地走过去:“小周,壁画上这飘带,从肩颈到下摆是有弧度变化的,不是一条直线拉到底。”

    小周握着铅笔,抬头看一眼壁画,又瞅瞅自己的画,脸有点红:“我想着快点画完,帮你量尺寸,没太注意……”

    “咱们就算在复制组干临摹,也得注意‘准’比‘快’更重要。”

    梁薇把自己的皮尺递过去:“你先别急着画,用皮尺量一下壁画上飞天飘带的实际弧度。

    从肩膀最高点到飘带末端,分三个点测长度,再标一下每个点的倾斜角度,这样画出来才对。”

    小周接过皮尺,走到壁画前,刚要把皮尺往壁画上贴,梁薇又从包里翻出一块透明塑料板:“垫着这个,别让尺子直接碰壁画,颜料层脆得很。”

    “对哦,还好是你。如果苏师傅看到……”

    梁薇接上:“他得一脚把你踹出去。”

    小周赶紧把塑料板铺在壁画上,再用皮尺慢慢比对,一边量一边在草稿纸上记数据:“肩颈处飘带长12厘米,倾斜15度;中间拐点长23厘米,倾斜30度……”

    等量完,他再看自己刚才画的飘带,越看越觉得别扭,干脆拿起橡皮把画得歪的线条全擦掉。

    “擦的时候轻点儿,别把纸擦起毛了。”梁薇提醒他,“无酸纸结实,但反复摩擦会伤纤维,到时候上色容易晕染。”

    小周放慢擦橡皮的力度,吐了吐舌头:“知道了梁薇姐,刚才太急了,总想着赶紧出活,忘了张姐说的‘慢工出细活’。”

    周明远这时路过,看了眼小周的草稿纸,指着他记的数据说:“飘带末端还有个小卷边,你没量进去。那个卷边虽然只有3厘米,但少了它,飞天的灵动劲儿就没了,得补上。”

    小周赶紧又拿着皮尺和塑料板凑过去。

    这次他看得格外仔细,连卷边的弧度都用铅笔在塑料板上描了个大概,才在草稿纸上补全。

    “这次肯定没错了,等会儿画的时候,我一笔一笔慢慢勾,保证跟壁画上的一样。”

    梁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笑了笑,转身回到自己的画板前,拿起皮尺。

    她要测的是飞天衣褶的间距,比飘带更精细,得把皮尺上的刻度对准壁画上的颜料线条,连1毫米的误差都不能有。

    皮尺是最基本的作画工具,这些年梁薇在学校的时候也没少用,早已在她手中成为一件精密的仪器。

    她拿着皮尺在壁画上小心翼翼地移动,有时候碰到一些难以测量的角度,她还会借助小镊子辅助,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小周凑过来:“梁薇姐,你这一步这么细致,得花多长时间啊?”

    “慢慢的就是最快的。比例要是错了,临摹出来就失了神韵,这是容不得马虎的宝贝,得用心对待。而且测量尺寸必须精准,之后的勾线、上色都得依据这些数据来。”

    量完尺寸,到了勾线环节。

    梁薇先用铅笔准确勾出大致轮廓,这是提取铅笔稿的过程,碰到不清晰或残破部分,她就反复对照壁画,仔细修稿。

    修完画稿之后,她换成一支毛笔,准备绘制白描稿。

    毛笔在纸上落下。

    每一根线条的弧度与粗细变化,必须严格参照原作,力求精准还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