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 第217章 谁说科技没有魂?我用一个名额,定义华夏美食的未来!

第217章 谁说科技没有魂?我用一个名额,定义华夏美食的未来!

    “好。”

    安托万第一个打破沉默。

    “既然如此,我们就按你的规矩来。”

    “基于‘完成度’这个标准,进行第二轮投票。”

    “那么,第一个晋级名额。”

    陈品环视一圈,活像个经验老到的拍卖师。

    “我想,应该没有任何争议吧?”

    他话音刚落,四位评委全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梁文韬师傅。”

    陶老爷子率先开口,语气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那碗‘古法竹升云吞面’,无论汤底、面条还是云吞,任何一个维度,都做到了传统技艺的极致。98分,实至名归。”

    安托万罕见地没有反驳,反而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那碗COnSOmmé(清汤)……不,应该叫‘顶汤’。”

    “它的醇厚与清澈,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那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在三个小时内能完成到这个程度,我必须承认,这近乎是一个miraCle(奇迹)。”

    “我同意。”

    苏月禾言简意赅。

    “附议。”

    简承望惜字如金。

    陈品咧嘴一笑,拿起笔,在梁文韬的名字后面,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勾。

    “好,第一个名额,粤菜泰斗,梁文韬师傅,全票通过!”

    “他是传统的‘标杆’,是这座舞台上所有人都必须仰望的高度,晋级,理所当然。”

    第一个名额尘埃落定,非但没让气氛缓和,反而让剩下的席位显得愈发珍贵。

    “那么,第二个名额。”

    陈品将问题抛向众人。

    评议室里,气氛再次微妙。

    “我提名林默。”

    安托万毫不犹豫。

    “他的‘鱼面’,在COnCept(概念)层面上,是全场最大胆、最具颠覆性的。他不是在做一道菜,他是在用极致的knifeWOrk(刀工),向我们所有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到底什么是‘面’?”

    “我反对。”

    陶德正老爷子立刻皱眉。

    “安托万,我承认那孩子的刀工出神入化,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面’!不是‘鱼’!跑题就是跑题,再巧的‘巧’,也不能偏离了‘本’!”

    “这怎么能叫跑题?”

    安托万也来了劲,身体微微前倾。

    “他成功地用鱼肉,reCOnStrUCt(重构)了面的形态与部分口感,这是一种高级的metaphOr(隐喻)!”

    “什么隐喻不隐喻的,老百姓吃东西,讲究的是名正言顺!鱼就是鱼,面就是面!”

    眼看两位又要陷入“传统与创新”的经典争吵,陈品清了清嗓子,打断了他们。

    “陶老,安托万老师,先别急着吵。”

    他拿起林默那道“鱼面”的照片,在指尖转了转。

    “咱们换个问法。”

    “这个问题,不是‘他做的是不是面粉做的面’,而是‘他用鱼肉做的这道菜,算不算一道成功的面’?”

    陈品的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什么叫‘面’?在我看来,它有两个核心要素。第一,是形态,细长、条状。第二,是口感,爽滑、筋道。”

    “林默选手做到了什么?他用神乎其技的刀工,完美复刻了‘面’的形态,这一点,无人能否认。”

    “至于口感,鱼肉天生嫩滑,他通过精准的火候,让鱼丝在保持嫩滑的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韧性。虽然和真正的面条有区别,但在‘爽滑’这个点上,他做到了八分。”

    陈品加重了语气。

    “最重要的是,他将鱼肉这种食材,推向了它本身从未达到过的形态巅峰。从这个角度看,他对‘食材’的理解和完成度,甚至超越了大部分选手。”

    “他是在用极致的技术,去实现一个天才的创意。”

    “这种探索精神,本身就代表了最高的‘完成度’。”

    陈品一番话说完,陶德正老爷子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依旧觉得有些“离经叛道”,但不得不承认,陈品的这套逻辑,自洽且有说服力。

    安托万看向陈品的眼神,已经带上了几分知己般的欣赏。

    “我同意品的看法。”

    苏月禾推了推眼镜,给出自己的判断,

    “从话题性上来说,‘鱼面’的争议性和记忆点,远超其他作品。它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

    简承望大师也缓缓点头:

    “以鱼为弦,奏响面章。此中有真意,确为佳品。”

    陈品见状,拿起笔,在林默的名字后面,也打上了一个勾。

    “好,第二个名额,林默!他的‘鱼面’,代表了概念的‘颠覆’,是思想的胜利!”

    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

    而候选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三个人身上。

    用科学缔造完美的凌峰,用技艺传承风骨的白云飞,以及用味道征服一切的张大牛。

    “我还是坚持我的选择,凌峰。”

    安托万率先开口。

    “他的‘完美油条’,是用engineering(工程学)的思维,解决了传统烹饪的痛点。这种将经验转化为数据的能力,才是行业真正需要的‘进化’。”

    “我也支持凌峰。”

    苏月禾附和,

    “他的模式,具备极强的可复制性和商业前景。这不仅是一道菜,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型。”

    “我反对!”

    陶德正一拍桌子,

    “凌峰那孩子的东西是好,但它太冷了,没有魂!白云飞师傅的‘龙须凤巢’,那才是真正有温度、有传承的手艺!那一手‘炸’,是几十年功力沉淀出的智慧!”

    “不错。”

    简承望大师点头,

    “白师傅的菜,吃的是手艺,品的是风骨。凌峰的菜,赏的是技术,看的是数据。境界不同。”

    二比二!

    又是一个无可撼动的二比二平局!

    最后的生杀大权,再一次,交到了那个一直翘着二郎腿看戏的男人手上。

    评议室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陈品,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陈品难得地没有立刻开口。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着,似乎陷入了长久的思考。

    许久,他才缓缓坐直了身体。

    “白师傅的‘龙须凤巢’,技艺卓绝,巧思过人,96分,当之无愧。他代表了我们华夏传统面点匠人,能达到的最高技艺水准。”

    陈品的第一句话,先是向传统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这让陶德正和简承望两位大师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但是……”

    这个转折,让所有人的心又悬了起来。

    “我有一个问题。”

    陈品看着两位传统派大师。

    “这门手艺,除了白师傅本人,还有几个人能做到?要学多久才能出师?十年?二十年?”

    “这种依赖于个人天赋和漫长时间积累的技艺,美则美矣,但它的传承之路,太窄了,也太苦了。”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凌峰那张“完美油条”的照片上。

    “而凌峰,他做了什么?”

    “他用低温慢煮机、无铝膨发剂、PID温控探针,将炸油条这门手艺,变成了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标准化流程(SOP)。”

    “你们觉得他冰冷,没有魂。但在我看来,他恰恰是为传统美食的‘魂’,找到了一个最坚固、最现代、最有可能流传下去的‘身体’!”

    “白师傅的手艺,是艺术品,独一无二。而凌峰的模式,是教科书,能让千千万万的人,都有机会做出接近完美的油条。”

    陈品站了起来,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

    “一道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有多好吃,更在于它能走多远,能影响多少人。”

    “所以,如果说梁师傅代表了传统的‘极致’,林默代表了概念的‘颠覆’,那么这最后一个名额,我希望留给——”

    “科技的‘传承’!”

    陈品拿起笔,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那决定命运的一票,投给了凌峰!

    至此,本场比赛的前三名,正式诞生!

    梁文韬、林默、凌峰!

    结果宣布的瞬间,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掌声。

    虽然有遗憾,有惋惜,但这个结果背后的逻辑,清晰、深刻,令人信服。

    陈品看着镜头,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笑容,为这场神仙打架画上了句号。

    “这一季,没有弱者,只有神仙。”

    “今天,我们有幸在这一方小小的舞台上,同时看到了华夏美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节目圆满结束。

    后台的专属休息室里,林菲踩着高跟鞋,满脸红光地走了进来。

    “品老师!辛苦了!太精彩了!您最后的总结,简直是神来之笔!”

    她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同时,双手递上了一张通体漆黑、泛着磨砂质感的卡片。

    “这是您的酬劳,已经全部打进去了。”

    陈品毫不客气地接过黑卡,在指尖掂了掂,满意地揣进兜里。

    “林大制片客气,拿钱办事,天经地义。”

    “对了,”林菲神秘兮兮地凑近了些,“节目效果爆了!热搜前十,咱们占了八个!广告商的电话都快把我的手机打爆了!”

    “下一期的主题,我们已经开始策划了。”

    她眨了眨眼,故意卖了个关子。

    “保证比这次的,更刺激,更颠覆!”

    “哦?”

    陈品挑了挑眉,

    “什么形式?”

    林菲做了个“嘘”的手势,红唇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天机,不可泄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