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驻地后,大家略作休息了半日,下午也就没干活,连长安排明天再干。
闻听林德源受伤,阿依古丽急忙赶来,看到林德源被纱布包裹的手,鼻子一酸,背过身去在那抹眼泪。
“阿依古丽...你哭什么,疼的是我。”
“我,我也疼,不过是在心里...”
阿依古丽声如蚊虫。
“你说啥?”
林德源疑惑。
“没,没啥。”
阿依古丽说完就离开了,林德源也不明所以,也就躺在地窝子里暖和。
说起来,炕是热的,应该是阿依古丽帮他烧的。
“小林!”
听见喊声,林德源急忙出了地窝子,满脸茫然地看着连长。
“连长,您找我?”
“对,刚才师部来人了。”
连长呵呵一笑,将三块勋章盒与一份文书递给林德源。
“这是...”
“你的功勋章,还有师部给你的通报赞扬,小林啊,你现在可是咱们农八师的大红人啦!”
林德源心头一颤,急忙站直身体敬礼。
“谢谢各位首长与连长的肯定,我今后会更加努力!”
“我帮你打开看看?”
“谢谢连长。”
林德源激动地点点头。
随着功勋章被打开,两个纪念勋章与一个功勋章呈现在了林德源眼前。
他眼眶一红,这是对他这位远赴新疆的知青的最大肯定,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他不贪功,却无比渴望认同与肯定,他想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改变边疆。
如今,他终于收获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此刻的心情是无以复加的。
“小林啊,勋章你收起来吧,另外我给你念念师部给你的赞赏,这可是要加入你的档案的。”
连长笑了笑,小心翼翼打开信封,念道:
“兹致林德源同志启:
念于林德源同志先后为了汉、维两族团结付出努力,帮助挖渠工程缩短工期,又解决雪地冻土问题,以及在雪崩天灾面前敢打敢拼,用智慧战胜天时。
特以此书赞扬林德源同志的智慧与努力,望林德源同志继续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新疆继往开来!
此书将通报全师,视为农八师榜样,所有同志向其学习。”
没过一会,阿依古丽去而复返,手里捧着一个羊肚,里面装着羊汤和两只羊蹄。
“小林,你快吃吧,听家里的老人说,吃哪补哪。”
“...你就不怕我的手变成羊蹄?”
林德源笑出了声,这姑娘朴素可爱的样子让他忍俊不禁。
“要是变成了羊蹄,我就再煮了吃!”
阿依古丽白了一眼,把羊汤羊蹄倒在了林德源的搪瓷缸里,一口一口地喂给林德源。
“...不用,我自己能吃。”
“两只手都这样了,你用脚丫子吃啊?快点,所有人就你受伤了,今天就不给大家分了,你自己吃了吧。”
阿依古丽拿着羊蹄放在林德源嘴边,林德源一口羊蹄一口羊汤,再加上美人作伴,好不快活。
“就我受伤了倒是不假,傻人有傻福,这不是有你照顾我吗?别人可没人照顾。”
林德源呵呵一笑。
“贫嘴什么?吃你的!”
直到把羊肚也三两口吃完,连长才掐着点过来。
地窝子门口,连长将四个窝头递给阿依古丽后,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还给林德源使了个眼色。
林德源嘴角扯了扯。
阿依古丽没懂,自顾又把窝头放在林德源嘴边。
“得吃些干粮,不然不挨饿。”
又吃了两个窝头,林德源也算是真真的汤足饭饱了,斜躺在炕上,满脸的满足。
“小林,你累吗?”
“还成,我从昨天就没干活,首长们不让,我也就没逞强。”林德源老实回答。
“你还不算傻。”
阿依古丽哼了哼。
“我还想听你讲故事。”
林德源也猜到了,也就答应下来。
“行,看在你伺候我吃饭的份上。想听什么故事?”
阿依古丽也没跟林德源较真,毕竟这是两人独处,林德源单独给她讲故事。
“我想听历史上的痴情故事,有没有感人点的?”
“有啊,那我就给你讲讲牛郎织女或者梁祝的故事?”
林德源询问。
“不要,这两个故事我都听过了,我想听没听过的。”阿依古丽摇摇头。
“那成,我就给你讲一个你没听过的故事。春秋战国时,尾生抱柱,听过吗?”
“尾生抱柱是什么?没听说过。”
看着阿依古丽一脸的疑惑,林德源哈哈笑了一声。
“好,那我就给你讲讲这个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位鲁国人名叫尾生,以正直守信闻名乡里。
他在梁地与一位女子相爱,私定终身,却遭到了对方父母的反对。
两人自然不会被这些困难打倒,约定在韩城外的木桥下相会,计划私奔。
然而,尾生黄昏赴约的时候,突遇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桥面迅速被淹。
洪水漫过尾生的膝盖,继而淹至肩膀,尽管生死关头,尾生牢记“不见不散”誓约,紧抱桥柱不退,最终力竭溺亡,临终仍呼唤女子姓名。
而女子这边,因私奔计划泄露,被父母禁锢在家中。
等女子深夜冒雨逃出时,洪水已退,见尾生尸身仍抱柱不松,悲恸欲绝,她怀抱遗体痛哭后,纵身跃入汹涌江水,与爱人同葬波涛。”
林德源添加了一些情节后,讲完了这个故事。
而一旁的阿依古丽已经在抹眼泪了。
“傻,真傻,尾生简直太傻了,怎么不知道跑呢?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是啊,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林德源想起在洼地时连长和三连全体战士视死如归的样子,他们又跟尾生有什么区别呢?
一样的傻。
但是让林德源知道的是,这些傻的人,才是真的大智若愚,都是最让人敬佩的。
古来至今,常为人歌颂与纪念的,不都是这些傻傻的人吗?
或许是因为这个点,林德源才恍然明白,为什么中华文化经久不衰,为什么中华精神撼天动地。
不论古迹只道今朝,在天山脚下,这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