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峥嵘岁月:援疆一九六二 > 7、精神生活

7、精神生活

    随着林德源一声令下,柴火们在铁皮桶里燃烧起来,热度很快就上来了。

    紧接着,林德源将铁皮桶小心放倒,地上的雪刺啦一下全化了,用木桶往前滚了半圈,沾上水的铁皮桶很快就把水烘干了,只不过要时常添柴。

    而地面上化雪的水渗入下去,地面上成为薄薄的一层湿土,连长一锄头下去,一大片土就滚落下来。

    “好!”

    连长拍手叫好,这法子虽说是慢了点,但是他们挖渠又能多快呢?自然比不过铁桶滚得快。

    就这样,在阿依古丽和孩子们的帮助下,他们的进度又慢慢地赶了回来。

    大家对林德源的佩服,又多了几分。

    好像只要有他在,就没有什么难题能够难倒他,不少战士班长们都说,为啥小林没有早来援疆,不然他们之前得少受多少苦难。

    听到他们的话,林德源只是笑笑,继续拿着自己的坎土曼干活。

    说起来,平日里干活少的是他,吃喝优先供给的也是他,时不时休息的,也是他,用的坎土曼也是全连最新的一把,大家都没嫌弃过。

    大家对他的包容,他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如今只是出了点注意,他又有什么好居功自傲的呢?

    同样都是自愿来援疆支边的,谁也不欠谁的,而且他并没有比他人多付出什么。

    临了下午时分,连长看了看时间,还差一个多小时今天才结束,但是今天的工期已经是超额完成了近十米。

    “这样吧,今天大家早回去歇息,让小林吃了饭后给咱们讲故事!”

    “好耶!”

    “连长功德无量啊!”小李哈哈一笑。

    不少人吹嘘连长,这位憨厚的汉子也自顾一乐,来到林德源身边。

    “小林啊,你带大家回去吧,安排吃饭,我得去一趟团里或者师部,早了半夜回来,晚了就得明早了,如果今晚回不来,明天你带着大家干。”

    林德源直接猜到了连长的心思。

    “连长,你这是要把这法子再去通告师部?”

    “那是肯定的,这法子好,省的让我那些老战友们闪了腰,哈哈哈。这都是你的功劳啊,我得问问师长,你的勋章啥时候能下来。”

    林德源听到连长这句话,摆摆手。

    “连长,要论功,我是三连的一员,功劳也是整个三连的,是所有来帮忙的维吾尔老乡和娃儿们的,还有...阿依古丽的。”

    “小林,咱还真没看错你。”

    连长深深看了眼林德源,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吧,咱们都少不了,等明年我就拿你这些事,求师长多给咱们一些农作物、小羊羔,到时候咱们可真就享福啦!”

    说完,连长就徒步前往了团里。

    林德源则带着大家赶回了地窝子,梭梭柴还有不少剩余,也就一起带着了。

    伙房的窝子里,一锅锅苞米面糊糊和发糕被端出来,林德源掏出那一个仍旧热乎乎的羊肚,将里面的原本就不多的羊汤倒进了锅里。

    至于这块羊肋排,随手递给了一个维吾尔的娃儿。

    “谢谢林老师。”

    娃儿用蹩脚的汉语道谢,如此熟悉与简单的称呼,却让林德源一怔。

    他的本意,也是来到这片戈壁滩,教书育人的,可现在...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

    带着些许遗憾,林德源摸了摸他的脑袋,若是他来教书,这几年不知道能带多少届的孩子了...

    “不用客气,你要快快长大,到时候领导我们把新疆发展得更加美好!”

    娃儿眨眨眼,他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却深深地记在了心里,这辈子都不曾忘却。

    林德源也吃了两块发糕,喝了一碗糊糊,紧接着就背负着月光,给大家讲起了故事。

    挑拣了三打白骨精等诸多故事,讲了约莫一个多小时左右,林德源才道出了总结。

    “...西行一路,颇多磨难,师徒四人不曾放弃,足足八十一难后,方才修成正果。

    所以说,同志们,咱们的这点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没取得真经,但咱们挖了大渠,造福边疆,灌溉农场,也算是功德无量了吧?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圆满,能上西方极乐世界哩!”

    林德源哈哈一笑,大家恋恋不舍的起身,但是都有一个感觉,最后的这段不属于故事里的话,显然要比那些故事要精彩得多。

    战士们总是记得林德源每次故事的总结,好像这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林德源的故事不光是他们唯一的乐趣,还对他们的进行了一种精神上的激励。

    他们总听小李说,这里的物质生活等于没有,精神生活嘛,就更别提了。

    但是现在,林德源讲的这些故事,不就是让他们最享受的精神生活嘛?

    夜晚,林德源躺在干草和被褥上,仍然感觉寒意逼人,哪怕地窝子口被木板盖着,旁边烧着柴火,但也阻挡不了寒冷,也有阵阵冷风袭来。

    这一夜,实在是太冷了,恐怕是这个冬天到现在最冷的一天,天寒地冻,他睡得不怎么好,想来其他人也差不多。

    第二天起来,林德源穿好衣服,感觉到了膝盖与手肘处的寒凉,紧皱着眉头。

    “再这样下去不行,还不知道这冷意哪天能过去,哪怕大家不被挖渠累倒,也要被冻得浑身是病了。”

    他们是待在地窝子里,若是在外面,不出半夜,人绝对活不过清早。

    清早大家起来,不少人都鼻涕眼泪往下掉,这还是好的,有的带伤、冻疮的,整个手掌都动不了了。

    “先吃饭、烤火,大家暖暖身子再干,等今下了渠,我想想办法让大家睡个暖和觉。”

    林德源安慰大家,战士们都有些惊奇。

    “小林,咱们咋能睡个暖和觉啊?不是咱们矫情,这天实在是太冷了,吐一口唾沫还没落地呢就冻上了!

    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大家都要被冻伤,耽误了工期,那可咋办啊!”

    大家都愁眉苦脸的,这可是零下四五十度的天,已经是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

    “这样吧,咱们先干着,等连长回来我申请一下,咱们今天提前结束工期,想办法让地窝子暖和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