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一百年前我死了 > 第40章 挽联

第40章 挽联

    “五爷这里的吃食,是真不错。”

    崔九阳两腮鼓着,嘴里还没嚼明白呢,就又咬了一口手中的牛油包子,喝了一大口豆浆。

    包子里牛油细润,汁水丰盈,牛肉纤维被牙齿切断的时候能感觉到牙被弹了一下,若不是最新鲜牛肉剁馅儿根本不可能是这个口感。

    馅儿本身也调的好,只用了盐、酱油、花椒面三样东西。

    鲜肉香最大程度保留的同时,盐与花椒更能突出牛肉的独特风味。

    豆浆也有讲究,用好黄豆,上老磨盘两小勺水一小勺黄豆添进磨盘里,一圈一圈磨出来。

    再用最细的笼布过滤出乳白的豆浆,起码要过滤三遍。

    最后将豆浆烧得滚开冲进搅碎的鸡蛋里,稍加一丁点儿盐,绝不能吃出咸味,为的是增加豆浆的厚重口感。

    这样的豆浆喝下去,香滑暖胃,满是豆香。

    九姑娘早就吃完了,她坐在旁边,托着腮看崔九阳好似个饿死鬼投胎般往嘴里塞包子,眼睛里都是笑意。

    崔九阳被她看的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便也劝她吃:“你怎么不吃啊,才吃了一个包子你就饱了?”

    九姑娘摇摇头,也许是看出来崔九阳有点窘,便又盛上一碗豆浆,小口小口的喝着,算是陪他吃。

    今天是崔九阳醒过来的第二天,昨天九姑娘跑出去买糕点,直到晚上才回来。

    回来的时候,她眼睛红肿着,似乎是哭过。

    崔九阳当时就觉得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济宁城招惹济水水府副总经理?

    细问才知道,九姑娘去了傩戏班,跟班主还有其他傩戏演员告别。

    虽然班主当年收养她主要是为了将祖宗的傩面找个传人,但无论如何也对她不错。

    戏班里其他人起码也能说得上相处的不错,虽也有过磕磕碰碰红个脸,但整天在一起生活,那都难以避免。

    九姑娘在戏班里把自己私人用品必要的装一装,其他有用的就都分给大家,算作念想。

    九姑娘本来性子就柔,这一边分着东西,一边跟大家伙叙旧,说着说着就掉眼泪下来,便哭了一大场。

    崔九阳多多少少有点直男,也不怎么会安慰人,便在商会中央大厅的沙发上陪九姑娘坐了一会儿。

    结果三言两语,又把九姑娘弄哭了。

    崔九阳见状那赶紧哄,结果也不知道哪句话不合适,是越哄越哭,他没招儿了,就在旁边愣愣坐着看。

    还是一个商会侍女看不下去了,过来解围,递给他一个茶盏,他才想起来说了这么半天,也没给倒杯水。

    他拍了拍九姑娘肩膀,茶盏递过去,说:“要不,你先喝点热水吧。”

    九姑娘接过茶盏,抽泣了几下,眼见这男人愣愣的看着她,脸上带着无措,竟哧一声破涕为笑。

    崔九阳再直那也不傻,忙夸道:“你看你看,笑就是比哭好看。”

    九姑娘心里觉得自己此时又哭又笑的,肯定不能有多好看,便打了崔九阳一下,转身回房间了。

    崔九阳有点懵,也不知道啥意思,不过见九姑娘好歹不哭了,他还觉得自己哄人挺有一套,也回房间睡觉去了。

    这第二天一早,便被九姑娘敲门喊醒,出来吃早餐。

    等崔九阳吃下去六个牛肉包子,喝光两海碗豆浆,九姑娘便拦着不让吃了。

    “哎呀,你吃这么多,别撑坏了。”她伸手握住了崔九阳伸向第七个包子的罪恶之手。

    崔九阳这才讪讪将手收回来,还嗦了一下自己手指头上沾着的牛油……

    九姑娘无奈的站起来:“咱俩还得去送向先生,不能再吃了。”

    崔九阳这才想起来,今天正是向老头停灵三天后,发丧的日子。

    商会门口黄包车早就等着了,九姑娘拒绝了一人一辆车,而是主动登上了崔九阳的那辆车。

    崔九阳完全没当回儿事,他有点思维惯性,男女同乘一车在一百年后那自然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可在这个时代,没有直系血缘关系的男女同坐一辆车……嘿,说了媒订下亲都难这样,非得是结了婚,梳了媳妇螺髻的女人才会跟自己男人坐一辆车上。

    要不然,说什么也不可能未婚男女一辆车同坐。

    黄包车有棚子,不过得是下雨才安上,平时就四大敞开着。

    两人同乘一车,一路上难免有些个闲人指指点点。

    那梳个大闺女刘海儿的女娃,怎么跟个男人在一辆车上,看上去也不像兄妹啊。

    崔九阳他不懂这些,九姑娘哪儿能不懂。

    不过她倒是全然不在乎那些目光,一路上只是静静地听崔九阳跟车夫天南地北的闲谈。

    向老头家住在城西,贫民小巷子,黄包车都拉不到门口,只能停在巷子头里。

    下了车,崔九阳身上一分钱没有,九姑娘便从荷包里掏出十个大子儿付了车钱。

    车夫是个会说话的:“谢谢嫂子。”

    崔九阳刚要解释我们不是两口子,九姑娘一扯他袖子,进了巷子。

    刚走进巷子,便看见好些花圈,顺着墙靠了一溜儿,似乎是摆不开,还有不少层叠靠在一起的。

    崔九阳道:“向老头人缘不错啊,这么多朋友送花圈来,一直摆到巷子口来。”

    九姑娘慢下脚步,轻轻将花圈上的挽联念出声来。

    “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下一个是。

    “英灵已作蓬莱客,德范犹薰故乡人。”

    念着这些挽联,自然会生出一些哀伤之情。

    都是济宁城人,又都是街面上捧饭碗的人,九姑娘以前就多多少少跟向老头照过面,也听说过他的事儿。

    此时一想这人走了,而且走的那么决绝壮烈,心中又不免在哀伤中浮起一丝敬佩。

    崔九阳显然跟九姑娘一样的心情:“向老头这人啊,我觉得还行,虽然有点歪心眼儿,但没有心眼儿的是傻子。”

    “现在想想他死的那时候那些话,还有他那剜心之卜……我觉得我有点佩服他。”

    九姑娘点点头,道:“当时他扒拉开自己心口,里面空无一物,我都震惊到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所有人都一样,在盖棺之后,认识你知道你的人会给你个最终评价,通常会比真实的你更偏好一点。

    也许这就是残酷人间给人这一生,最后的温暖吧。

    两人踏入向老头的家,一副字体苍劲的挽联贴在向老头老宅的大门上。

    上联是:卜尽天机,阴阳两界知天命

    下联是:算空世事,生死一卦断尘缘

    横批——星归紫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