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04章:“不务正业”的社团申请!

第104章:“不务正业”的社团申请!

    龙河大学的开学第一周,空气中漂浮着一种粘稠的物质,名为焦虑。

    它凝固在图书馆阅览室的空气里,让每一记键盘敲击声都显得格外沉重。它弥漫在宿舍楼的走廊上,混杂着能量饮料和外卖餐盒的气味。它甚至渗透进操场的草坪,让那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课题的学生,眉宇间都拧着一股化不开的凝重。

    “劝退级”期末任务。

    这五个字,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一个新生的心头。这不是比喻,而是一种切肤的体感,一种让呼吸都变得困难的真实压力。

    图书馆内,连翻动书页的声音都带着一丝烦躁的电火花。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被个人终端屏幕投射的幽光笼罩,眼底深处是如出一辙的血丝与挣扎。

    就在这片近乎绝望的寂静被拉伸到极致时,一道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在每个人的个人终端上同时响起。

    不是作业催交通知。

    不是课程进度警告。

    它来自一个更高、更遥远的维度,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强行闯入了所有人的视野。

    一则推送,来自世界科学金字塔的顶端。

    《自然》。

    最新一期。

    封面文章。

    几乎是瞬间,那根紧绷到极限的弦,被这突如其来的重磅消息狠狠拨动。

    整个龙河大学的内部通讯网络,静止了零点三秒。

    紧接着,彻底引爆。

    文章的标题极长,充满了专业术语的冰冷质感,却又带着一丝源自东方的诗意——【一种源自“希望之谷”特有植物的全新生物碱及其对特定癌细胞的显著抑制活性研究】。

    标题之下,作者单位的字样清晰、锋利。

    龙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震撼还未平息,当学生们的视线顺着那长长的、几乎占据了半个屏幕的作者名单一路向下扫去时,心脏再一次被攥紧。

    名单的最前方,植物学界泰斗陈静博士的名字,如同恒星般熠熠生辉,这是理所当然。

    可在那道光芒之后,几个略显青涩、完全陌生的名字赫然在列。

    当视线最终定格在名单的末尾时,整个龙河大学新生群体,彻底失声。

    赵小海。

    这个名字,太普通了,普通到每个班级里似乎都能找出一两个。

    但在此刻,它却拥有了击穿一切的重量。

    “卧槽!”

    “《自然》!封面文章!”

    “赵小海?是我们学校的那个赵小海吗?他不是才大一吗?!”

    “我的天……开学不到一个月,就已经跟着院士发《自然》了?这是什么神仙学校!”

    沉寂的校园网络瞬间沸腾,无数条信息流汇聚成数据风暴。怀疑、震惊、狂喜、难以置信,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都化作了同一个动作——查询这个“赵小海”的身份。

    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生命科学学院,大一新生。

    宿舍,701。

    这则新闻,如同一颗投入深海的核弹,其冲击波不仅在龙河大学内部掀起滔天巨浪,更以光速扩散至全球。世界各地的顶尖生物学与医学实验室,在同一时间收到了期刊推送。无数间会议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无数顶尖学者连夜下载论文,试图从那复杂的分子式和严谨的实验数据中,窥探出未来的方向。

    而在风暴的中心,龙河大学内部,这则新闻则化为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精准地注入了每一位被焦虑折磨的学子体内。

    原来,我们学校真的这么牛逼!

    原来,那些挂在墙上的院士名字,不只是荣誉和历史。

    原来,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科研顶峰,在这里,真的触手可及!

    701宿舍,此刻已经成了全校的圣地。

    陈勇和王浩一左一右架着赵小海的胳膊,用尽全身力气将他举了起来。

    “牛逼!小海!你他妈太牛逼了!”

    赵小海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了重量,双脚猛地脱离地面,整个世界在视野里开始颠倒、旋转。他看到了天花板,看到了室友们因为狂喜而扭曲的脸庞,看到了窗外那片广阔的天空。

    他还有些不知所措,大脑一片空白。

    那篇论文,他只是在陈静院士的指导下,负责了最基础的植物样本培育和数据记录工作。他甚至连那复杂的生物碱结构式都还没能完全看懂。

    可他的名字,确确实实地出现在了那里。

    在世界之巅。

    那道常年挂在唇边的、带着些许自卑的弧度,在这一刻被彻底拉平、舒展,最终,一个灿烂到有些晃眼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脸庞上彻底绽放。

    巨大的压力,催生了巨大的动力。而巨大的动力,则点燃了这群天之骄子心中最狂野的创意火焰。

    当学生们意识到,仅仅依靠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或许真的无法完成那些变态任务时,一种全新的思潮开始蔓延。

    他们开始本能地寻找泄压阀,试图在规则的缝隙中,为自己撬开一条生路。

    一种“不务正业”的破局之道。

    于是,龙河大学那个独特的、原本无人问津的社团工会申请板块,在一夜之间,变得异常火爆。

    一份份申请,如雪片般涌入后台。

    【申请创建“校园古建筑测绘社”!】

    宗旨:摒弃书本上的枯燥线条,用我们的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我们的画笔去复原华夏失落的营造法式!

    【申请创建“失传手工艺复原社”!】

    宗旨:当机器与代码成为主流,我们要让榫卯的精巧、活字印刷的墨香、云锦织造的华美,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重现光彩!

    【申请创建“星空守望者协会”!】

    宗旨:每晚在天文台集合,拒绝冰冷的数据,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为宇宙的每一颗新星命名,赋予它们浪漫与诗意!

    这些申请,每一个都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每一个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与周围高强度的科研氛围格格不入。

    但它们,却如雨后春笋般,倔强地从那片被焦虑浸透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这群被高强度任务逼到绝路的学生们,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展现出了他们那不甘沉沦的、近乎野蛮的无限创意和生命活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