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 第 38 章 安家买房

第 38 章 安家买房

    二月的北风像裹着碎玻璃,刮得人耳根生疼。

    李毅飞裹紧身上半旧的藏青色大衣,拉开车门钻进出租车。

    窗外,灰蒙蒙的钢筋丛林急速倒退,冰冷的线条切割着铅灰色的天空。

    司机絮叨着年节刚过生意如何冷清,李毅飞只望着车窗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年轻的脸庞上,压着一双不合年龄的沉静眼睛。

    他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叩击,嗒、嗒、嗒,像在拨动一架无形的算盘。

    重返这偌大京城,若不留下一砖一瓦的根基,日后如何立得住脚?

    那青砖灰瓦院落里的安稳时光,阔大露台上望见的天际线,早在他决定北上求学时,就在心头盘桓不去。

    钱,躺在账户里终究只是数字,唯有化为实打实的砖瓦水泥,才能踩下今日的印痕,锚定明日的涨潮。

    车在“恒通置业”光可鉴人的玻璃门前停稳。推门而入,暖气裹挟着廉价的咖啡香气汹涌而来。

    一个身影利落地从接待台后站起:“李先生?”——正是电话里声音清甜的张曼。

    二十五六的年华,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姿,一米七的身高踩着一双不高不矮的黑色中跟鞋,步履轻捷。

    她脸上笑意真诚,像初春斜斜照进玻璃窗的第一缕阳光,不刺眼,却足够明亮。没有小说里势利眼的桥段,只有一句干练的:“李先生,我是张曼。若您方便,我们现在就出发?”

    车轮碾过城市渐渐苏醒的街道。不多时,一片冰封的大湖已在眼前。

    冰面像一块巨大的毛玻璃,倒映着岸上萧索的柳枝和朱漆斑驳的亭台。

    车子拐进幽深的胡同,外面的喧嚣神奇地被厚重的砖墙阻隔。张曼在一扇厚重的黑漆木门前停下,掏出钥匙。

    “吱呀——”

    木门开启的声响,带着岁月的滞涩,仿佛叩开了另一个时空。

    门内天地豁然开朗,青砖墁地,平整坚实。抄手游廊环抱着宽敞的庭院,雕梁画栋虽已褪色,风骨犹存。

    一株老桃树虬枝盘结,沉默地指向清冷的天空——标准的二进院落,占地广阔。空旷中自有一股端凝的静气。

    张曼的声音在庭院里带着点空旷的回响:“北岸四合院,西邻大湖,东近红领巾小学,环境清幽,位置绝佳。”她语速平稳,显然对这院子熟稔于心。

    李毅飞站在垂花门下,目光缓缓扫过。他的脚步丈量着每一块方砖的尺寸,手指拂过冰凉廊柱上细腻繁复的木雕纹理。

    东厢房,光线正好,宜设茶席;西厢房,空间规整,可立书墙;正房那敞亮的大开间,容得下长案挥毫泼墨……这方寸天地,已在他脑海中无声地勾勒出未来生活的筋骨。

    他站定在庭院中央,冬日稀薄的阳光穿过老树枝桠,在他脚前投下淡淡的影子。

    随后张曼又引他看了几处,格局局促的小院子如同精巧的盆景之于原始森林,终究难入法眼。

    “张小姐,”李毅飞忽然开口,声音打破了一处小院里的沉寂,“再带我去看看别墅吧。”

    张曼眼中掠过一丝极细微的讶异,但职业素养让她迅速收敛,只点头应道:“好的,李先生。”

    车子重新汇入车流,一路向北。北郊别墅区的枫林小区,风格截然不同。开阔的草坪尚未返青,裸露着大片枯黄。

    一栋栋欧式建筑线条冷硬,巨大的落地窗反射着正午有些惨淡的阳光,像一块块冰冷的金属板。空气里少了胡同的人间烟火,多了几分疏离的规整。

    张曼指着远处几栋同样风格的建筑和一片空旷的场地:“西北角就是国际学校,医院、大型商超都在附近,生活配套很完善。”

    李毅飞沉默地走着,目光扫过样板间里空旷得有些冷清的空间,指尖划过光洁冰凉的大理石台面,眼底却波澜不兴。

    这里的开阔与便利,是另一种砝码。片刻后,他转身:“回你们中心吧。”

    上午十一点的阳光,斜斜地打进恒通置业巨大的玻璃幕墙,在光洁如镜的地砖上投下明亮晃动的光斑。

    张曼递过一杯温水,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短暂地模糊了李毅飞年轻却过分沉静的面孔。

    他身形挺拔,近一米八五的个子,即便坐着也显出一种舒展的力量感,沉稳的气度几乎模糊了年龄的边界。

    “李先生,今天看的几处,有您中意的吗?”张曼在对面坐下,试探着问,双手自然地交叠放在桌面的文件夹上。

    “有,”李毅飞放下水杯,杯底轻叩桌面,发出清脆的一声,“就是不知价格是否也合心意?”

    “您看上的是…?”张曼的心跳微微加快。

    “北岸那套四合院,还有八号别墅。”他语气平静得像在点两道寻常的家常菜。

    张曼指尖几不可察地一颤,旋即稳住心神:“您稍等,我查一下具体信息。”她迅速翻开文件夹,指尖划过打印清晰的房源信息表。

    片刻后,她抬起头,清晰报出数字:“北岸四合院,七千万。八号别墅,八千万。”她顿了顿,目光在李毅飞脸上停留了一瞬,补充道,“您电话里提过的云山那套独栋别墅,报价大约在六千万。”

    李毅飞指节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嗒…嗒…嗒…,在安静的洽谈室里清晰得如同某种倒计时。

    他抬起眼,目光沉稳地看向张曼:“这样,北岸四合院,加上云山那套别墅,我都要了。”

    李毅飞顿了顿,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协商意味,“烦请贵公司出面,和两位房主谈谈价格。若能谈下合适的优惠,我全款一次性付清——房主能最快拿到钱。”

    “全款…都要?”张曼的心猛地撞了一下胸腔,几乎要跃出喉咙。

    两套!九位数的巨款!她深吸一口气,强抑着指尖的微颤和骤然加速的心跳,职业性的微笑依旧得体:“明白!您稍坐片刻,喝口水,我立刻向经理汇报!”

    很快,一个笑容满面的中年男人几乎是疾步小跑着过来,剪裁精良的深色西装也裹不住微微凸起的腹部。

    “李先生!幸会幸会!我是王强,这里的负责人。”他热情地伸出双手,身体微微前倾,“您真是慧眼识珠!

    那两处都是顶好的稀缺资源!价格方面您放心,包在我们身上!”他拍着胸脯,语气斩钉截铁,“公司再额外赠送您一笔可观的装修基金,聊表心意,您看如何?”

    李毅飞伸手与他浅浅一握,触感温热而略带汗湿:“有劳王总费心。”王强顺势热情地提出共进午餐。

    饭桌上,他言语机锋,谈笑风生间,话题总是不着痕迹地滑向李毅飞的背景。

    能轻描淡写调动如此巨款的年轻人,岂是池中之物?王强的目光里探究的意味浓得化不开。

    李毅飞却如最高明的舵手,每当王强的问题如水面下的暗礁般浮出,他总能四两拨千斤。

    对刚上桌的葱烧海参点评一句“火候稍过”,或是望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感慨一句“年后的京城还是这么忙”,让话语的小船轻巧滑过,不着痕迹。王强几番试探无果,只觉得眼前这年轻人滑溜如深潭里的游鱼,根本无从着力。

    午后两点,中介内部一间更私密的会客室。空气里弥漫着未散尽的烟味和一丝紧张。张曼引着两位房主进来。

    别墅主人钱总,一身名牌西装绷在身上,脖子上那根粗粝的金链子随着他略显夸张的动作晃动,神情里带着一种刻意撑起的倨傲。

    四合院的主人乔老则截然不同,一身质料上乘的靛青唐装,浆洗得笔挺,面容清癯,眼神看似平静,深处却藏着不易察觉的焦灼,像古井底下涌动的暗流。

    简单的寒暄落座,气氛微凝。钱总率先开口,嗓门洪亮,语气带着一种浮夸的热情:“哎呀,王总,张小姐,还有这位…李先生是吧?幸会幸会!

    要不是在城东那边又看中一块更好的地皮,急需资金周转,我那枫林的别墅还真舍不得出手,装修就花了小一千万呢……”他挥舞着手臂,试图增加说服力。

    李毅飞不动声色地听着,目光却如精准的探针。

    钱总眉宇间锁着的那缕强撑的傲慢之下,分明是火烧火燎的急迫——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了咽喉,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焦味。

    他转向乔老,语气平和:“乔老,您这院子…”

    老人未等他说完便接话,语速比平时快了几分,带着不易察觉的急切:“儿子在国外那边定了房,催得急啊……老伴儿也急着过去……” 李毅飞敏锐地捕捉到老人端起茶杯时,枯瘦指节那抑制不住的微微颤抖。

    那急切是真的,但“国外的月亮圆”之外,或许还有别的、不足为外人道的难言之隐。

    “钱总,”李毅飞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实质般落在钱总略显油光的脸上,打断了他继续渲染别墅如何奢华的意图,“八千万,恕我直言,这价格在眼下的市道里,已属云端。”

    他指尖在空气中轻轻一划,仿佛切开某种虚幻的泡沫,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房价已是强弩之末,高处不胜寒,跌下来是迟早的事。

    您这样的大老板,时间就是真金白银。五千五百万,”他报出一个数字,斩钉截铁,“今天签合同,今天过户,全款即刻到账。您省心,我也安心。

    否则,这样的大宗房产,下一位诚意的买主何时出现?您耗得起吗?”他最后一句,轻飘飘的,却像重锤砸在钱总心坎上。

    话音未落,一旁的乔老已急急插话,声音带着一丝破釜沉舟的沙哑:“李先生!我那院子,您若诚心要,五千万!

    只要您点头,今天就能签!”他浑浊的眼底,骤然迸发出孤注一掷的亮光,仿佛溺水者终于抓住了最后一根浮木,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茶杯,指节泛白。

    钱总的脸瞬间涨成了酱紫色,狠狠剜了“拆台”的乔老一眼,牙关紧咬,腮帮子上的肌肉鼓了鼓,从齿缝里挤出生硬的声音:“行!五千五百万!

    现在就签!”两双眼睛,一双喷着被压价的不甘怒火,一双透着孤注一掷的焦灼希冀,如同实质的绳索,死死缠绕在李毅飞身上。

    李毅飞环视一周,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笃定而从容的笑意,如同冰封的河面裂开第一道缝隙:“好!两位都是爽快人。

    两套房子,我都要了。烦请王总、张小姐准备合同吧。”

    打印机的嗡鸣声在骤然松弛又紧绷的安静室内持续响起,单调而规律,像是为这场重量级的交易奏响的背景音。

    一页页白纸黑字吐出,签名,盖章。墨迹未干,便已承载了巨额的承诺。

    当李毅飞在最后一份文件上,落下自己名字的最后一笔,力透纸背,窗外,暮色已如饱蘸浓墨的巨笔,沉沉地涂抹着京城的天际线,将林立的高楼剪影成一片深灰的丛林。

    李毅飞站起身。张曼适时地递上一个沉甸甸的牛皮纸文件袋,里面是两套崭新冰冷的钥匙,隔着纸袋都能感受到金属的硬度和凉意。

    “李先生,手续都齐了,钥匙您收好。”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完成重大任务后的轻快。

    李毅飞接过文件袋。沉甸甸的分量压在手心,那冰凉的金属触感仿佛穿透了纸袋,却又奇异地透出某种真实的、令人心安的暖意——这是锚定未来的基石。

    走出恒通置业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的玻璃大门,凛冽的晚风如同冰水,瞬间泼面而来。

    身后,明亮的光线勾勒出王强堆满收获笑容的侧影,张曼正低头快速而利落地收拾着散落的文件。

    门外的李毅飞,独自融入了华灯初上、车流如织的城市洪流。

    他停下脚步,仰头望了望被林立高楼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狭窄夜空,深深吸了一口掺杂着汽车尾气、尘土和初春寒意的空气。

    这昼夜轰鸣的钢筋水泥丛林,终于有了一方属于他的坐标——大湖畔深藏的古意幽深,云山开阔的版图待启。

    九位数的巨款砸下去,换来的不只是砖瓦与土地,更是将未来稳稳夯入这座巨城地基的沉重闷响。

    从此,他再不仅是这城市的匆匆过客或冷眼看客。

    他紧了紧手中那个装着钥匙的牛皮纸袋,棱角分明的钥匙轮廓隔着纸袋硌着掌心。

    身后,城市巨大的齿轮在夜色中加速转动,发出永不停歇的轰鸣。

    而此刻,他手中握住的,是嵌入这庞然巨物内部、一枚楔子的沉实触感。路灯光晕在他脚前拉出长长的影子,笔直地指向车流涌动的长街深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