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办公室,日光灯管发出嗡嗡的电流声,映着几张伏案的身影,空气里飘着劣质香烟和陈旧纸张混合的沉闷气味。
陈锋面前,那座由“61年度京哈线机车故障统计”卷宗堆成的小山,才矮下去一小半。
钢笔尖划过粗糙的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记录着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和故障代码:缸压不足、连杆瓦磨损、动轮擦伤……
旁边技术员老王端着掉了瓷的大茶缸,慢悠悠踱过来,瞥了一眼陈锋桌上密密麻麻的摘要稿纸,嘴角撇了撇。
“哟,陈干事,还跟这些老黄历较劲呢?要我说,这都是废纸,有啥好看的?不如想想怎么抓‘老板’那伙人实在。”他呷了口浓茶,语气带着点过来人的“指点”。
【毛头小子,就会埋头死干,不懂钻营。】老王的心声透着不屑。
陈锋头也没抬,笔尖在一个异常数据上点了点:“六一年冬,京哈线绥化段,连续三周,每周二凌晨,都有一台‘解放6型’机车,在同一区间报告不明原因功率骤降。”
“但随车检修记录却显示各部件正常,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
老王一愣,凑过去看了看那几行记录,皱起眉:“这…可能当时检修马虎吧?老毛病了,记录不清不楚的多了去了。”
“连续三周,同一时间,同一区间,同一型号机车,同样症状,检修同样‘正常’?”陈锋放下笔,看向老王,“老王,你觉得这是巧合,还是当时的技术手段查不出来?”
老王被他看得有点不自在,支吾道:“那…那都过去三四年了,谁说得清…也许就是巧合…”
【较这真儿有啥用?】他心里嘀咕。
陈锋没再追问,收回目光,在那几行记录旁画了个重重的问号。
随后拿起下一本卷宗——“62年三季度,津浦线工务段线路异常报告”。
泛黄的纸张散发出更浓的霉味,里面多是些“轨缝拉大”、“枕木腐朽”的常规记录。
陈锋一页页快速翻阅着,目光如同筛子,过滤着无用的信息。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了一页记录的下方,那是一份很简短的巡道工手写记录,字迹潦草:
“10.17,夜,小雨,津浦下行K215+500处,发现路基边坡有新鲜散落煤渣,量不大,疑似过车撒漏,已上报工区。——巡道工:马”
日期是六二年十月十七日,地点,津浦线K215+500。
陈锋的心跳陡然漏了一拍!这个区间…这个日期…
他猛地起身,快步走到墙边那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文件柜前,精准地拉开标着“重大事故(62年)”的抽屉,抽出厚厚一摞卷宗。
手指快速翻动,停在一份标着“津浦线‘10.19’重大脱轨事故调查报告”上。
迅速翻开,事故概述:六二年十月十九日凌晨,津浦下行线K215+550处,一列运煤货车因路基塌陷导致机后三位至七位车厢脱轨倾覆,造成大量煤炭倾泻,线路中断十八小时。
事故地点:K215+550!与巡道工老马报告发现煤渣的地点,仅相隔五十米!
事故时间:十月十九日凌晨!与老马报告日期(十月十七夜)相隔仅一天多!
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连日小雨,路基含水量饱和,承载力下降,加之货车超载,导致塌陷。
但…老马在事发前不到两天,在同一地点发现了“新鲜散落煤渣”!
运煤车撒漏点距离事故点仅五十米?是巧合?还是…那煤渣根本就不是那列出事货车撒的?而是之前有别的车在那里异常停留或操作过?
陈锋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上来,他立刻翻到事故现场勘查照片部分。
黑白照片上,扭曲的车厢和倾泻的煤山触目惊心,他仔细看着路基塌陷处的特写。
忽然,陈锋的目光定格在照片边缘,塌陷坑斜后方,一根被撞歪的里程碑底座旁边——那里似乎半埋着一个深色的、不起眼的、巴掌大的方形物体,只露出一角,颜色质地与周围的煤块和泥土截然不同!
由于塌陷和混乱,勘查人员的注意力显然都在主体事故上,忽略了这个细节,照片模糊,看不清那到底是什么。
陈锋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技术科:“喂,我是安全科陈锋。麻烦帮我调取津浦线‘62.10.19’脱轨事故全部现场勘查原始照片底版,对,立刻就要!”
等待底版送来的时间里,陈锋坐回座位,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六二年十月…“船老大”赵海交代,他们最初开始策划对铁路的行动,就是在六二年底!时间点如此接近!
还有那个巡道工老马…他在静海事故前失联,被发现时头部受袭…他是不是早就发现了什么?那次脱轨事故,真的只是意外?
“陈干事,底版拿来了。”技术科的小李送来了一个厚厚的纸袋。
陈锋道谢接过,立刻走到靠窗的看片灯箱前,将一张张玻璃底版对着光线仔细查看。
终于,找到了那张拍摄塌陷坑全景的底版!他拿出放大镜,对准照片边缘那个模糊的方形物体。
调整着焦距,模糊的轮廓逐渐清晰——那是一个被泥土和煤灰 partially 覆盖的、似乎是木质的盒子!盒子的一角已经开裂,里面露出一点…暗蓝色的、蜡封的痕迹?!
陈锋的呼吸骤然屏住!这颜色…这质感…
他猛地想起从“泥鳅”身上搜出的那卷新钞边缘的暗蓝色粉末!以及从码头调度员赵海宿舍搜出的防潮染色剂!
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是普通的盒子!这是用来密封、防潮、包装特殊物品的容器!比如…炸药?或者某种需要防潮的引信装置?
一个可怕的念头闪电般划过陈锋脑海。
六二年那场所谓的“路基塌陷”导致的脱轨事故,根本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破坏!是用炸药精心策划的!
那些“新鲜散落煤渣”,很可能就是为了掩盖安装爆破装置时留下的痕迹!老马发现了蛛丝马迹,上报了,却没人在意!
而一年后的静海事故,手法如出一辙!甚至可能出自同一伙人之手!
而老马…他可能因为那次上报,就被盯上了!直到在静海段巡道时,被灭口!
陈锋放下放大镜,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他以为自己揪出的“船老大”是一条大鱼,没想到,翻开的却是一本更厚、更黑暗的旧账!这个隐藏在幕后的“老板”,其活动和危害,远比他想象的更早、更深远!
陈锋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拿起电话,再次拨通。
“喂,王队?是我,陈锋。请你立刻派人,秘密保护六二年曾在津浦线K215路段工作过的所有巡道工、养路工,特别是当时负责那个区段的工长!”
“还有,立刻重新封存‘62.10.19’事故所有物证,特别是现场提取的泥土和煤渣样本,重新化验有没有爆破残留!”
放下电话,陈锋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
故纸堆里,炸响了一声惊雷,一条沉寂了近两年的旧案,重新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而他已经能感觉到,一双冰冷的眼睛,或许早已透过迷雾,注视到了他这番在故纸堆里的翻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