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749局守夜人?我乃道门真君! > 第12章 茅山宗做事风格

第12章 茅山宗做事风格

    赵括说:“既然如此,那你尽快,还有,不要把动静闹得太大。”

    青衣老者说道:“放心,几个村子而已,死光了,就不会有任何人发现。”

    赵括面皮一颤,只是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衙役过来通报:“大人,衙门外有两个道长,说是路过这里,想拜访一下大人您。”

    听到这话,原本漫不经心的青衣老者终于有所重视。

    赵括也是应激一般吓了一跳。

    “道,道士?”

    这年头,他能坐上正七品大员,还是知道不少普通人不知道的隐秘的。

    知道很多道士和尚都是有真本领在身上的,所以才会让唐明皇如此信任。

    尤其是当今茅山宗掌教,司马承祯,被誉为唐朝不言而喻之国师。

    而茅山宗,距离他这里仅有几百里,每次一想到这个,赵括就心生退意。

    只是长生的诱惑,让他一次次压制住了理智。

    “慌什么?难不成你还真以为会是茅山宗的弟子吗?”青衣老者呵斥一句。

    衙役已经对此见怪不怪了,自从这个青衣老者来了后,县令就对他礼遇有加。

    “先请他们去偏殿。”赵括吩咐。

    “是!”

    等衙役走后,赵括才焦急起来。

    “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被他们发现我害人性命,这可如何是好?”

    青衣老者冷冷一笑:“那就让他们有命来,没命去。”

    来到句容县县衙的正是姜宸和薛希昌二人。

    他们两个好整以暇坐在偏殿,当赵括走进来时,姜宸原本还想起身,但看见薛希昌没有半分反应,便也懒懒坐在太师椅上。

    赵括面色微微一变,却不是气的,而是吓的。

    他心中有鬼,对方的姿态越是嚣张跋扈,他就越是害怕。

    “不知两位道长仙真,在哪处仙山名迹修行呢?”

    姜宸看薛希昌没有说话的意思,便说道:“贫道两人来自丹阳县华阳观,贫道与师兄外出游历,途径贵宝地,发现此县似乎有妖邪痕迹,所以来叨扰县令大人一二。”

    姜宸一直在观察着赵括的表情。

    赵括听到他说来自华阳观时,面上的表情明显是略微放松了一点,但再听见姜宸说到妖邪之气,赵括的神情明显就紧绷了很多。

    尤其是他那袖子下的双手,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赵括干笑一声:“道长不要说笑,句容县平安无事,百姓安居乐业,哪里有什么妖邪,若是两位道长不嫌弃,就在这里住下,晚上我为两位道长接风洗尘。”

    姜宸皱眉,他察觉出这县令身上有一股令人不喜的阴气环绕。

    但这赵括很明显就是打定主意,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了。

    不过他是朝廷命官,自己好像还真没法拿他如何。

    要是只有自己一个人,那姜宸大可以来一番威逼恐吓。

    但现在他背后还有茅山宗,姜宸不想因为自己个人的行为而祸及整个茅山宗。

    不过就在此时,原本闭目养神的薛希昌陡然睁眼。

    “小师弟,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茅山上清派能成为天下第一大派吗?”

    而原本还强自镇定的赵括,在听到薛希昌这句话时,当场三魂吓出了两魂。

    “茅,茅山宗!”

    茅山宗可是天下第一显宗,这要是被茅山宗发现他干的事,那还能有命?

    姜宸想了想,说:“因为我们够强?”

    薛希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这是一个原因,但还有就是,其他宗派不敢做的事,我们茅山宗敢做,其他茅山宗不敢杀的人,我茅山宗敢杀!”

    说着,薛希昌就一把隔空将想要逃跑的赵括给抓了回来。

    “我我我,我可是朝廷命官,就算你是茅山宗真人,也不能滥杀无辜!”

    赵括即便吓得嘴皮子都乱颤了,依然在嘴硬。

    薛希昌都气笑了:“你无辜,那你身上这三十八道无辜气血,他们不无辜?”

    而当薛希昌说出这句话后,原本还硬撑着的赵括突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浑身瘫软了下去。

    “我为官三十载,只害了三十八条性命,也算是清官嘞。”赵括声泪俱下。

    薛希昌冷笑一声,并不搭话,而是看向姜宸:“小师弟,师兄我最擅长的便是拘魂役尸,今日便让你看看这拘魂之法!”

    说着,姜宸就看到薛希昌的手掌好似化作了虚无一般,竟然直接深入到了赵括的脑海之中。

    随后他手掌往外一拔,竟还将一个没有实体,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虚幻魂体给拉了出来。

    姜宸目瞪口呆,他实在是想不到,三师兄竟然会这么粗暴地对待官府之人。

    就不怕朝廷降罪吗?

    赵括第一次体会到,亲眼看着自己是什么感觉,他吓得魂魄都隐隐不稳。

    “道长饶命啊!道长饶命啊!”

    薛希昌冷哼一声:“我问,你答,若有半个字不对,便叫你形神俱灭!”

    “好好好,我一定据实回答!”

    “我问你,你身上的他人血气,是如何得来的?”薛希昌问。

    “是有个道士给我的,他说这个可以为我延寿!”赵括回答。

    “黄山村的惨案,可与你有关?”

    “与我无关啊与我无关啊,我实在不知道黄山村发生了何事!”

    “前来报官的村民,如今在哪?”薛希昌越问越快,而赵括的魂体也显得越发虚幻溃散。

    “根本没人前来县衙报官啊,道长请您明鉴!”

    “那道士,他来自哪座道观?现在在哪?”

    “我也不知道他的来历,之前他在县衙,现在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有几具僵尸?”

    “三......什么僵尸?我不知道啊!”

    薛希昌冷笑:“死到临头了,倒是这张嘴还挺硬,既然如此,你也不用去阴曹地府了。”

    赵括一听大喜,不用去阴曹地府,那岂不是不用死了。

    他连忙对薛希昌作揖拱手:“多谢道长多谢道长,谢道长不杀之恩!”

    姜宸在一旁安静看着,他总觉得自家师兄应该不会心慈手软。

    果然,只见薛希昌从怀里掏出一条看似麻绳一般的锁链。

    “此拘魂索由三百零四道鬼魂为材炼制而成,你虽然差了一点,但做个添头还是无伤大雅。”

    赵括一听,终于吓得声泪俱下,当然要是他魂魄有泪的话。

    “道长,我说,我什么都说——啊!”

    可惜已经晚了,薛希昌毫不留情从掌心释放真炁,将赵括炼得魂飞魄散,最后化作柴薪,补充在了拘魂索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