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宁和李红伟一商量,两人要了五斤鹿肉,又花钱买了两只野鸡就完事了。
知青点两个跟着进山的知青就守在院子里,进了一趟山瘦了得有十好几斤,人跟瘦猴似的。
李红伟故意去人家面前晃了一圈,“你们俩这是咋弄的,咋瘦成这样?今儿分的肉能有你们掉的称多吗?”
两知青:……好像是没有。妈的,这么一想,这次上山真是亏大了。
……
小年那天孙秋玉收到了家里的一封信。
她下乡快一年了,这是家里第一次给她写信。
还是一封要钱的信!
信是孙爸的语气写的,只一个中心思想,知道她当了老师,一个月有十块钱的工资,让她把钱邮回去,家里要吃不上饭了。
孙秋玉第一个反应是她当老师的事儿肯定是王冬梅故意说的。
这货请了一个月的假回家探亲了。
第二个反应就是,她一分钱都不会给。
甚至连回信她都不会写,反正那也不是她爸。
他爱写信就写,浪费的也是他的邮票钱。
不过,王冬梅实在太可恶了,等她回来的,她非要去扇她两个大嘴巴子。
……
自打关系确定,李红伟就变了,以前恨不得天天窝在东院儿,现在是孙秋玉在家的时候从不主动往前凑了,眼见孙秋玉又去上课了,他立刻隔着院墙招呼须宁,“早上我做了白菜肉馅的馅饼你过来尝尝吧。”
须宁:“你不会是还没吃吧?”
“嗯,等你呢。”
以前孙秋玉能打个遮掩,现在感觉孙秋玉好多余,要是没她他就能直接过去给对象做饭,或是干脆把对象叫过来一起吃。
须宁:“那你干脆一起过来吃多好。”
李红伟:……那怎么能一样?他只想给媳妇儿做饭吃,孙秋玉休想。
“你要嫁给我多好。”那样他们就能住在一处,须宁也就不用天天顾忌孙秋玉了。
须宁:你是真敢想啊。
她还是去了李红伟的院子,别说,这小子做饭确实有两下子,馅饼烙的两面金黄,馅也拌的好,肉又放的足,吃起来外酥里香,她早上都吃了饭了,还是没忍住,吃了两块才停了嘴。
李红伟见她吃的满意心下高兴,吃完饭干脆就拉着人在他这边学习。
不过,从这顿起须宁就改了习惯,每天在自家只吃一半,要不然就把李红伟喊到东院儿一起吃。
这人又不占他们的便宜,时不时的就拿过来一块肉,孙秋玉还多少有些没心没肺,对他过来吃饭从来就没多想过。
因此三人过得相当的和谐。
……
过年的时候,李红伟和须宁都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一个大包裹。
李家是知道自家儿子有对象了,得先表个态,让人家孩子放心和自家儿子谈恋爱,邮过来的东西几乎全是给须宁的。
里面最贵重的就是一只进口女士腕表。
还有一件米色呢子大衣,须宁试了试,她穿着非常合适。
“你都和你家人说了啥?”
李红伟:“就说你可好了,让他们把家里的好东西多寄点儿过来。
我妈说给你做两件衣服,我就把你的身高体重和他们说了。”
“你可真行。”
嘴上说着埋怨的话,心里却是很高兴的,在意不在意从来不是嘴上说的,如果他做出的事都是以你为先,那哪怕他不够爱,和这样的人过日子也是放心的。
李红伟笑眯眯道:“我还有更行的,你赶紧嫁给我,我保证你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的。”
须宁的反应就是脱下大衣,把李家给她的东西全收起来放好,然后又打开了自家邮来的东西。
冬天,东西好放,里面基本全是吃的,还有一条做得厚实的被子,这是生怕她在这边冻着。
将里面的吃食分给李红伟一半儿,“你们家人都喜欢什么,我怎么给回礼?”
“给啥回礼啊?那我还让他们邮什么东西?不用!
这些你尽管收着,你该得的!”
在李红伟家人心里,他下乡就是为了家里做牺牲,怎么补偿都不为过的。
当初下乡的时候家里就给他带了一千百块钱的巨款,现在知道他有对象了,可不就想可着劲儿的对他对象好嘛。
须宁知道他说的是真的,但事儿不是那么回事。
隔了两天她就拉着李红伟进了。
挑选了两种颜色的毛线,打算给李家父母一人织上一件毛衣,她织毛衣极快,男式的不用花样,四天一件上衣就织完了,李母的稍慢一些,但七天也足够了,织完就给那两人邮了回去,包裹中还附带她做的蘑菇肉酱和辣酱各两瓶。
李母收到礼物后直接把毛衣穿在了身上,因为样式新颖,花型还好看,她连个外套都没穿就去外面显摆了,可把周围的邻居羡慕个不行。
他们住的可是政府大院儿,这通显摆可把其他那些有儿媳或是马上娶儿媳的羡慕的不行。
李父回来后,拿着属于自己的那件也很是满意,颜色是显沉稳的深蓝色,还织的衬衫领,他就没见过谁家织出来的毛衣是这样的,穿西服可以,打领带也行,还超级合身,真是哪哪儿都合适。
中午吃饭的时候,妻子拿出了一瓶酱,“你不是爱吃辣酱吗?尝尝你三儿媳妇儿做的这个,入不入得了你的口。”
李父用馒头夹了些辣酱,一口下去,头都不抬。
李妈看的好笑,“真这么好吃啊,那辣酱就都给你留着。
她还寄了两瓶蘑菇酱,你要不要试试?”
李父辣的浑身发热,那真是由身到心的舒爽,“尝。”
李妈又去给丈夫拿蘑菇酱。
李爸挖了一勺油汪汪的蘑菇酱放进掰开的馒头里咬了一口,辣酱主打一个香辣开胃,蘑菇酱就是鲜香,完全不一样的口味,但一样的好吃。
儿子这个对象找的好啊!
“毛线可不便宜,咱们俩的衣服得四五斤的毛线吧?”
“不止,那孩子还给我织了一条毛裤,穿着舒服着呢。”
李爸:……怎么还区别对待呢?
“这些毛钱也要百八十的了。
今年单位福利里有带鱼和对虾,给那孩子邮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