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妻子恨我三年,离婚后她却崩溃了 > 第327章 市长震惊了

第327章 市长震惊了

    仅仅两天。

    弦动汽车的宣传便如一场席卷全城的风暴,铺天盖地,无孔不入。

    仿佛一夜之间,整个苏杭市的谈资,都被“弦动”二字所占据。

    公交站台,被巨幅的新能源汽车海报覆盖,流线型的车身设计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公交车体本身,也成了移动的广告牌,车身喷绘上,

    “减排节能,绿色出行”、“持久的续航,远程无忧”等绿色大字,格外醒目,

    像一句句响亮的口号,敲打着市民的视觉神经。

    “新能源就选弦动汽车,放心,有保障。”

    “绿色环保,节能健康。”

    各种宣传标语如浪潮般,一波接一波,冲击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就连出租车顶的LED屏幕,滚动播放的也全是弦动汽车的广告。

    与此同时,传统与新媒体的舆论阵地,更是将弦动科技推向了荣耀的顶峰。

    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不吝笔墨地赞扬这家新兴的科技巨头;

    互联网的各个平台,也掀起了一股“弦动热潮”,无数文章和帖子将其奉为“良心产业的标杆”。

    【低价格,高配置,科技感十足,弦动科技的新能源汽车,直接将人们的生活品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购置成本极低,更可享受购置税全免,真正做到了普惠于民。】

    【车型设计大气,线条流畅动感,无论是家用代步还是商务接待,皆是不二之选。】

    【弦动科技,良心企业,将最大实惠让利于消费者,诚信经营,未来可期。】

    一条条赞誉,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洪流。

    网络平台更是借势而为,通过大数据算法,将弦动科技的页面精准推送到每一位潜在用户的眼前。

    一时间,讨论弦动汽车成了一种风尚。

    人们茶余饭后的攀比,从名牌包袋,变成了谁对弦动的了解更多,

    仿佛掌握了第一手资讯,就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另一边。

    市政府大楼,市长办公室。

    室内一片静谧,只有签字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沉稳而富有节奏。

    一位年过五旬的中年男子正端坐案前,他浓眉大眼,国字脸庞,目光如炬,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威严与沉稳。

    他,正是苏杭市市长,余天。

    随着最后一笔落下,几份文件已处理妥当。

    他将文件整齐地码放好,目光却不经意间被桌角几份崭新的文件吸引住了。

    他微微一怔。

    看到市长的神色变化,一旁的秘书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两步,轻声问道:

    “余市长,有什么问题吗?”

    余天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他指着那几份文件,声音里带着一丝欣慰:

    “最近苏杭的发展势头很好,无论是治安还是民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尤其是这段时间,”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激动,

    “申请入驻苏杭的企业数量激增。这真是振奋人心啊!

    看来,我们当初制定的产业方针和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他说话时,眼神灼灼,特意又看了一眼那几份《外市企业入驻申请表》。

    光是今天,他就已经批阅了好几份。

    这充分说明,在那些精明的投资人眼中,苏杭已然成为一片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

    而这,无疑是对他领导工作的最大肯定。

    苏杭的发展速度,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

    听到市长如此感慨,秘书立刻顺水推舟,接话道:

    “市长,我市如今备受瞩目,这股热潮的核心,正是弦动科技。

    他们带来的积极效应,远超预期。”

    “弦动科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海量的就业岗位,工厂扩建后更是出现了巨大的用工缺口。

    另一方面,弦动科技开出的福利待遇,也是我们招商引资能够屡获成功的一个重要砝码。”

    此话一出,余天脸上露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放下手中的签字笔,身体微微前倾:“哦?这个我倒是不太了解。你具体说说。”

    见市长来了兴致,秘书的笑意也更深了些:

    “余市长,您还记得上次政府举办的科技大会吗?

    林弦的弦动科技在会上可谓是一鸣惊人。

    他们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会后便享誉千家万户,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为了满足产能,弦动科技迅速进行了工厂扩建,从而创造了大量新增岗位。

    更关键的是,在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林弦大刀阔斧地改革了管理制度,将员工福利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秘书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别说是整个苏杭,哪怕是放眼全球,弦动科技为员工提供的待遇,都堪称顶尖!”

    “顶尖待遇?放眼全球?”

    余天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质疑,“这个弦动科技,到底能给员工多好的待遇?”

    看出市长的疑虑,秘书的神情变得无比认真:

    “余市长,弦动科技新的管理制度上有明确规定:凡公司正式员工,无论岗位高低,一律配备独立的单人宿舍。”

    “此外,他们还修建了高标准的员工食堂,据说,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员工活动中心也已在规划建设中。”

    这一次,秘书说完后,余天没有立刻追问。

    他的脑海里,瞬间勾勒出一个画面——成千上万的员工,每人一间窗明几净的宿舍。

    这已经不仅仅是“待遇”的范畴,更是一种对人的尊重和关怀。

    怪不得秘书敢说“放眼全球”。

    余天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他怔怔地望着秘书,仿佛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秘书看了一眼手机,又适时地补充道:

    “所以,弦动科技的福利政策在短时间内传遍了互联网。

    现在,不少海外的高端人才和技术人员,都表达了想要来苏杭、加入弦动科技的强烈意愿。”

    如果说之前的话让余天感到震撼,那么这最后一句,则让他彻底目瞪口呆。

    “海外人员都要过来?”

    他重复了一遍,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是的,”秘书肯定地点头,

    “弦动科技技术领先,待遇又好,网络上很多人都说,准备举家搬迁到苏杭,就为了一个进入弦动的机会。”

    余天皱着眉头,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重新开口,语气变得严肃而急切:

    “弦动科技那边,到底是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把文件拿给我看。”

    “市长您看,网上有他们公布的详细政策。”

    秘书说着,迅速在手机浏览记录中找到相关页面,恭敬地递到余天面前,然后退到一旁。

    余天接过手机,目光迅速扫过屏幕。

    “‘取消强制打卡制度,推行弹性工作与结果导向’……”

    “‘为所有正式员工提供配套精装单人宿舍,设立员工福利食堂’……”

    “‘年终奖提升至十个月薪资,核心员工与优秀骨干享有股份分红’……”

    他一条条念出声,声音里充满了惊讶。

    将员工福利提升到这种地步,这家弦动科技,到底拥有何等雄厚的实力和魄力?

    “没想到……他们的待遇竟然如此丰厚!这太厉害了!”余天由衷地感叹。

    “市长,”秘书在一旁补充道,

    “我曾在报道中看到,林总在给高管开会时郑重说过,

    他创办这家企业,不仅仅是为了盈利,更有一个根本的初心,

    那就是要切实提升每一位员工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秘书一边说,一边回忆着那篇报道的细节:

    “他说,要让每一个加入弦动科技的人,都感到由衷的开心与光荣!”

    听到这句话,余天沉默了。

    他缓缓将手机还给秘书,重新坐回椅子上,望向窗外繁华的城市天际线,眼神深邃,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这股由“弦动”掀起的浪潮,或许将不仅仅是改变苏杭的经济格局,更可能重塑一种全新的商业文明与社会价值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