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这次来,不是专门来向王旭宣传他的强刺激理论研究成果的。
“县教育局有熟人吗,朋友找我帮忙,他孩子9月份就要上小学了,农村户口,两口子都在县城打工,所以想直接上县中心小学,可户口原因,难度很大。”
王旭在脑海里搜索着自己关系网中教育系统的熟人,忽然想起一人,对李亚说:“我提一个人,准行。”
李亚眼前一亮:“谁啊?快说。”
“就是于副县长,他现在分管教育卫生工作。这点小事对人家来说,手到擒来。”
李亚听完,一下泄了气:“好兄弟,咱一般不开玩笑的,咋今天拿你哥开涮?我刚受到她的正面强刺激,本来人就矮了半截,现在又让我拉下老脸去求她,我这辈子在她眼里是完败了。再说,让你嫂子知道了,还以为旧情要复燃呢?”
王旭见李亚当了真,忙说别着急,办法总会有的。我听说,找人办事有个规则,就是想要办成事,最好把别人的事,说成自己的事,把关系远的人说成关系近的人。这样让替你办事的人觉得犯得着,否则,你七大姑八大姨家二奶奶的事,人家帮着没劲。比如,这个朋友的孩子,你就说你的亲侄子、亲外甥。
“关系跟你说的差不多,是你嫂子的干儿子”李亚说。
“你俩啥时候认的干儿子,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王旭很惊讶。
李亚说,说来话长,你听我慢慢道来。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李亚正在办公室看报纸,党政办主任杨涛敲门进来,看表情,抿着嘴想乐不好意思乐:“李书记,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带着一个男孩,说要见您,我们问她哪里的,她说是龙虎乡河沟屯的。”
李亚也觉得奇怪,便让杨涛带她们进来。杨涛帮倒了一杯水,然后带门出去。
“你找我有什么事吗?”李亚问。
妇女有些拘谨:“李乡长,不,李书记,我是龙虎乡河沟屯的。本来我们准备两口子一起过来,只是孩子他爹在城里打工,时间紧,过不来,所以我们娘儿俩过来找您。”
“我是在龙虎乡工作过,但我们确实没见过面啊!”李亚仍不知妇人在说什么。
“李书记,照实说,我们有一面之缘,你还记得河沟屯那个超生户吗?晚上那女的从厕所爬墙头跑了。”
李亚仔细端详眼前这个女人,典型的农村妇女,回想起那天晚上被堵在家里的孕妇,别说,还真有点印象。
“那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书记,你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其实那天晚上我能看得出来,你菩萨心肠,答应我去上厕所,才保住了这个孩子,要不然,我们家就断了香火了。今天一来是专门向你道谢的。”
“哪二来呢?”李亚忍不住打断她的话。
“二来,这些年,我们一直把你当做贵人。现在又遇到了困难,想请你再帮我们一把。”妇人手指着身边的男孩,接着说:“孩子出生后,乡里罚了500块钱,又交了10000多块钱的叫什么社会抚养费。钱都是连抓带借来的,指着那几亩地啥时候能还上?我们两口子就到城里打工。今年,孩子该上小学了,我们想让他去县中心小学,这样不耽误打工,也能顾得上孩子。可是,对俺们小老百姓来说,这事实在太难了。所以,想起了您这个大恩人,您是大领导,就请您好人做到底,再帮帮我们。”
男孩躲在妇人身后,怯怯地眼神看着李亚。这场景让李亚想起了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这男孩不是板儿嘛!
听妇人说明了原因,李亚心中突然有种莫名的感动,没想到自己曾经的一次工作失误竟成就了一个小生命;再想到,老百姓办个事不容易,能想到这个办法,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李亚说:“关于你的情况,我听清楚了。感谢我真的没必要,恩人、贵人甚至活菩萨,我更不敢当。同时,我也纠正一下,那天晚上不是我有意放你跑的,为你这事,我还受过处分。不过,看到孩子这么健康可爱,我还是很高兴的。你提出让我帮忙,我会想办法给打听一下,看这件事能不能办,如果不符合学校的招生规定,违反原则的事情,我们是坚决不能办的。如果,按规定可以办,我们再研究具体咋办。这样,你留下一个联系方式,我会及时将咨询的情况通知你。”
见李亚没有立马拒绝,还留了活话,妇人拘谨的表情变得开心起来。随手放下半口袋花生,领着“板儿”千恩万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