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发展局和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两套班子,分工不分家。很快,按照马平阳的指导原则,局党委对班子重新进行了工作分工:马平阳主持县经济发展局全面工作;刘想分工不变,依旧分管办公室、政工人事、纪检监察工作;王旭分管业务科、督查科,负责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李青平分管工会、信访维稳工作;钱正义分管财务、审计工作;任义风协助王旭负责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
关于工作分工,马平阳在会前与各班子成员都进行了沟通,充分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刘想解决了实职正科级,让干什么都不能有意见,何况分工不变,还管着后勤、人事、纪检,自然喜滋滋地满口答应。王旭则持保留意见,建议马平阳再考虑考虑,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李青平表示,既然是组织上任命的工会主席,就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心一意做好工会工作。至于信访维稳工作,那是办公室保卫科的活,不该归工会管。再就是,自己能力有限,怕给单位耽误事,坚决不再兼任业务科科长。
交流很必要,意见要听取,但最后决定权还在马平阳他这个“一把手“,否则啥叫民主集中制。
实践证明,很多事情一旦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没有特殊情况,就不会再变了。局党委会结束后,谁想改也改不了了。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服从、不走样执行。
工作不理顺,心情也就不顺。王旭这几天一直在想,这种为他人做嫁衣的角色难道还要继续演下去?自己努力工作,给人家当了梯子。现在见到刘想,人家还跟没事人一样,连一句感激的话都赚不到。还是怪自己当初心太软,太顾忌领导的感受。哪怕当时坚持一下,然后再同意,既给了马局长面子,又送给刘想一个人情,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心里闷得慌,便打通了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于海东的电话。
乐天酒店,找了一个雅间,王旭和于海东面对面小酌。两人是高中同班,又是三年前县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同学。于海东,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副食品加工厂工作,后来企业面临破产,这时,赶上县里公开招考,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考入县委组织部,在组织科爬了六年的格子,年纪轻轻颈椎就变了形,后干到组织科科长,这次干部调整,欧阳东升出任县城所在地邻海镇党委书记,排名其后的副部长高阳向前顺延,于海东成功晋升为分管组织和干训工作的副部长。
“你该考虑离开了。”于海东知道王旭找他谈什么,便直奔主题,“你在局里进步空间几乎没有了。现在刘想已经是你的天花板,他要交流去别的单位,或者到乡镇任职,论年龄和能力,可能性几乎为零。你想要解决实职正科级,一是等刘想退居二线,到那时你的黄金时期也过了,你跟他耗不起。二是马平阳调走,你接一把手,理论上可行,但实际工作中,除非极特殊情况,组织上一般不会这样安排。县直部门一把手的位置历来都是主要安排乡镇党委书记的。”
“目前,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安安稳稳做你的业务副局长,不出意外,成为第二个刘想;第二,下乡镇,以你现在的职位,到乡镇解决乡镇长不敢说,因为那大部分都是给常委部门的副职准备的,还有部分是留给乡镇优秀的三把手的。但如果马平阳极力向县委推荐,给你一个乡镇三把手党委副书记职位还是有希望的。”
“去乡镇工作我心里没底。我怕我会成为第二个李亚。”王旭说。
“实践证明,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乡镇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只要坚持,总会炼出火眼金睛来。这次调整,李亚从向阳乡的六把手一跃成了三把手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解决了正科级。看来,确实已经适应乡镇工作了。”
“其实,我现在一直在自责,为什么那么容易就答应了马局长。不然,这次正科级就解决了。”
王旭对此一直放不下,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变成了祥林嫂。
“你想简单了。正相反,你不坚持是对的。马平阳那不是征求你的意见,那是提前通知你,告诉你这次你没戏。组织上已经明确人选了,你争也没有用。如果非要争,结果有可能你和刘想谁也干不上,组织上会从外单位派人进来。到头来,争了一场空,惹得马平阳不高兴,还把刘想也给得罪了,这个账不划算。”于海东宽慰王旭说。
“那就照你说的办。近期抽一个合适的时机和马局长好好谈谈,早点去乡镇,既然要走这条路,那就越早越好。”
“千万要沉住气,好事不能办瞎了。你估计现在马平阳会放你走吗?你走了,业务谁管?刚成立的民营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谁抓?谁给他冲锋陷阵?难道交给刘想?不到一个月就能把新成立的单位给干没喽。交给任义风?人家是来养老的,不是来干活的。”
“那你说咋办?”
“我听说下半年,县班子要个别调整,县政府要补选一名副县长,社会上传言,高辉、林玉飞、马平阳是副县长初步推荐人选,鹿死谁手,现在不好说。但这倒是你向马平阳提要求的好机会,他走你也走,至于以后工作由谁来干,自会有组织上来安排,不是他马平阳关心的事了。”
于海东一席话,解开了王旭的心结。他如释重负,抬头向窗外望去,今天是个大晴天,其实生活还是很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