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寒门权路 > 第51章 寻租空间

第51章 寻租空间

    秦西区,卓越城小区7栋1504号房门口。

    “咚咚咚。”郑方圆敲响了房门。

    不一会儿,一位七十来岁老妪打开了房门,估计是冯志的母亲。

    “大妈你好,请问冯志是住在这吗?”郑方圆问。

    “你们是?”

    “我们是他业务上的合作伙伴,今天过来跟他谈一下业务的进展情况。他在家吗?”

    郑方圆故意隐藏了一下身份,毕竟直接说自己是纪委的,怕吓到老人家以为自己儿子犯什么事了,而且也会惹得冯志不爽,到时候躲着整晚不归就白忙活了。

    再说了,纪委和举报人合作,也算是业务合作伙伴嘛。

    “哦,他应该刚下班,估计还要个半小时。要不你们进来坐会吧。”

    老人家一般是没有什么防备心理的,几句话就让人进屋了。

    “那打扰了,谢谢。”两人换鞋进屋。

    在客厅坐下后,老妪给两人倒了热茶。

    郑方圆接过茶,看着电视机柜里面摆放的十来个奖牌、奖杯,都是些学校文体活动的奖励。

    “这些都是您孙子的吧,读高中了吧。”

    “是啊。”

    “真优秀!我女儿以后要是有这么优秀就好了。”郑方圆跟她搭着话。

    老妪却没有高兴色彩,满脸忧愁:“我孙子是很优秀,学习成绩也很好的。只是这次被有些坏人给害了,连六大名校都没进去。那些比他差的,这次都考上了。”

    “害了?中考不都是按成绩排的吗?不好意思,我女儿还没上小学,中考的政策还不太清楚,是政策有变化吗?”

    “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反正除了成绩之外,还有一个什么综合素质评估分,这一门,给我孙子定了个二档,所以没进那个同昌中学本部,被调剂到了分校。”

    “综合素质评估分?”郑方圆疑惑了一句。

    冷刚柔虽然未婚,但对秦中的教育政策有所了解,在一旁解释道:“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一环,就是原学校根据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打一个分,然后投档学校根据原学校共享的材料,也打一个分,最终以投档学校打分为准。然后如果没达到投档学校的录取标准,就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调剂。一般情况下,投档学校是不会改原学校分数的,因为综合表现这个东西,原学校最有发言权。但没办法,投档学校选材,具有决定权。”

    郑方圆皱着眉:“这个评分占比高吗?”

    “不是占比的问题,是连门槛都达不到。”冷刚柔继续解释,“比方说,六大名校的本部门槛就是综合素质分必须是一档,其他分校则是二档到四档不等。如果学生没达到一档,哪怕其他科目考试分都达到了六大名校标准,也不能进,只能另外填报或者服从调剂。”

    郑方圆敏锐察觉到了这里面的问题:“照你这么说,这里面操作空间很大啊。原学校打分有操作空间,投档学校更有操作空间。”

    是啊,要想自家孩子这一项都能得到满意的评价,这些家长不但要摆平原学校,还要防止意向学校不黑掉自己的孩子。

    “是啊,中考嘛,本来就是用来分流的。高中又不是义务教育,不是谁都有资格去读的。”

    “不是,这么明显的权力寻租空间,就从来没听到过什么举……反馈吗?”郑方圆险些就把举报二字说出来了,察觉老人在旁,又紧忙改了口。

    “听到过,但不多。”冷刚柔解释道,“其实政策初心没问题,大部分学校还是正常的。这一条,说白了,更多是一种激励。在实际中,除非学生表现极差,受过什么处分,否则原学校都会评为一档,毕竟无冤无仇,谁也不想故意去影响孩子的未来。全市那么多高中,大部分也基本上不会去费心思改原学校的评价档次,默认采纳。只有六大名校本部,因为人才集中、个个都打破头想进去,所以他们就把每一条政策都用到了极致,为的就是优中选优。”

    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哪怕生育率再低,竞争压力再小,优质资源永远都是要去抢的,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机会。

    郑方圆听明白了,也就是说通过这个谋取非法利益的终究是少数,否则秦中的教育早就被家长闹翻了天。但六大名校作为竞争高地,他们行使这项权利理所应当。即便是有部分受损家长反对,也会被其他得利家长所压制。

    如果冯志家里所说一切属实,那就极有可能他儿子学业成绩排名在全市范围虽然很优异,但在拔尖的优秀学生中相对靠后,刚好踩同昌中学的线。然后就有被挡在线外的家长的找了贺宝龙的门路,给冯志儿子判了综合素质分不达门槛。因为学校录取指标是固定的,出去一个就能递补一个。他儿子被黑箱操作了。

    时间线也对上了,这种调剂结果一般是7月底才会确定,得知自己儿子被黑了之后,冯志一气之下便向市纪委举报了,或许当时还抱着能有领导为他做主,还他儿子一个公平,争取赶在9月开学前。

    这就是为什么并没有引起社会恶劣反响的原因所在,因为概率并不是很大。首先走后门的学生,分数要挨着线,能递补上,否则差太远也搞不成。其次还要找到贺宝龙的门路,这种门路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找的。综合之下,概率就比较低了。

    难怪冯志拿不出贺宝龙收受好处的证据,这么小概率事件,他又如何去弄明白其中的交易呢。

    只能期望他能提供贺宝龙违规兼职取酬的相关线索了,从其他口子切入,或许更有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这个案子能办下来,郑方圆倒是想通过此案,改一改秦中的高中教育录取制度。至少这个什么综合素质评价,不能让学校方拥有如此大的自主空间。这么大的空间,只要稍微动一下坏心思,就能搞权利寻租。

    真要能堵上这个漏洞,那不仅这个案子典型,而且成果也十分典型,肯定能符合李解的期望。

    想到这,郑方圆决心办下这个案子的心情愈发坚定起来。

    “开门成功。”随着指纹锁的一声提醒,一个男人拖着疲惫的身子走了进来。冯志到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