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171章 妖邪生,寻声赴感

第171章 妖邪生,寻声赴感

    曹空称是,遂身形淡化,消失瑶池之中。

    一旁的青鸟不解道:“娘娘,此人有何神异之处,你让我赠其一根翎羽。”

    王母含笑道:“怎能说赠,我不是替你要了一个人情了吗?”

    青鸾声如玉石,小声道:“可那人看起来没什么神异啊,我要他的人情有何用,本命羽很珍贵的。”

    王母笑而不语,能见乾元之像,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且其还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弟子,更何况玉帝青睐有佳。

    此番交易,若细说起来,日后当是青鸾占了便宜。

    不过王母娘娘也没解释,日后自会见分晓。

    只是道:“你且去取一颗西华至妙金丹来服,补你所缺根源。”

    青鸾闻言大喜,口中赞颂王母娘娘。

    ······

    话说曹空拜见王母娘娘之后,便离了天庭,回了隐雾山。

    看着手中的青鸾翎羽,心中感慨,距离炼制宝扇,倒是又进了一步。

    又心念:

    ‘如今我手上还有木火,刚好能合青鸾翎羽,不过关乎另外两火还需再做打算,三昧真火倒是能修,只是人间火让人琢磨不透啊。’

    人间火,顾名思义,乃是人间之火,乃是人们烧饭煮菜、取暖驱兽的火焰,此为凡火。

    可凡火又如何用来炼制灵物。

    曹空微微摇头,思之不透,觉得其中有大奥妙。

    又心道:“怪哉,王母娘娘让我真身登天是何意,莫不是想指点我下。”

    而对于思之不透的事情,曹空也洒脱,抛之脑后,日后再说,留给此心一片清净,以奉当下。

    遂以木火炼制青鸾翎羽,至于人间火的奥妙是何,便留后日挖掘。

    于是山上的道人,不管春夏秋冬,皆日复一日的修行,采食天地气机,炼法宝,修神通,钻研各种大道。

    一身道行手段,皆在不知不觉间增长。

    转眼五年过去,距离太上老君承诺炼制法宝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五年间,曹空已炼制成混元之剑,五行混元如一,自成一体,威力强绝。

    可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颇感寂缪,甚至想找个对手。

    好在心知,此为护法手段,乃是护长生之道,若真为了争强斗胜去寻对手,反倒失了修行真谛。

    其神道身,则坐镇钦道国中,时常从神台上悄悄走下,化身棋疯子,与人对弈。

    不,现在或许已不能叫做棋疯子,应当被称为棋仙。

    因曹空所化之人身,要遵循人间生老病死的规律,不然凡人定会为之惊。

    故三年前,便找来了由头,假意出了钦道城,数个月后,带回来个遗留在外的“儿子”。

    于是,棋疯子名正言顺的寿终正寝,其“儿子”粉墨登场,以弱冠之年,于纵横十九道上,下得一众人等投子认输,直呼棋仙。

    有时更称其“青出于蓝胜于蓝”,“棋疯子有子如此,想来九泉之下也能瞑目。”

    听得曹空忍俊不禁。

    而神道香火的发展,其势头亦是不弱,已雄浑到封胡平为从神,此刻四只小狐狸皆登神位。

    就这,香火愿力尤有富足,曹空将其汇聚于泥塑金身的宝剑和玉壶之中。

    所谓香火愿力,便是众生的信仰。

    而信仰慈心救劫真君的人,皆知,真君手上有宝剑可斩妖除魔,壶中有甘露,可救助世人。

    故那宝剑和玉壶,开始向着众生所愿的方向发展,宝剑一挥,能使妖魔退避。

    玉壶一倾,甘露洒出,即有医治百病之灵效。

    曹空当时见此景,心中自然而然的对香火愿力的神奇有更深的感悟,难怪玉帝传他敕令音,能有言出法随之效。

    至于神道香火发展如此迅猛的缘故,听闻似是北方战乱更甚,凡人城池之间彼此征伐。

    而战争一起,民不聊生,故原本没有信仰的百姓,也开始不由得的祈求神明庇护。

    这战乱甚烈,甚至眼看就要波及至钦道国中,故国中如今开始练兵布阵,以待他日战乱来临,可以守得此城,保城中百姓安康。

    四只小狐狸有时也不由得眺望北方,希望战事不要扩散,以免生灵涂炭。

    非是他们神力不够,无法护持住钦道国,实是神道人道,自有其序。

    若是妖邪志怪之事,则皆归神道所管。

    可若是人道之身之事,神道就不便插手。

    又数日,曹空静坐七宝蒲团,心神入三昧之境,正修三昧真火。

    这既是一门莫大的神通,又能为曹空日后炼制五火七翎扇作准备,故此五年多有修行。

    三昧真火,号称永镇西方第一名,威力强绝。

    而如今堪堪五年,便被曹空摸到了脉络,正值今日,心中灵机大起,觉此日可成此神通。

    此速度不可谓不快,须知,便是天生火相的红孩儿,那也是在火焰山中,苦修了有数百年,才能驱使此火。

    这还是借用了五行车的情况下。

    只见曹空此心不动,止息杂念,心神平静,调动体内法力,聚焉而为火,散焉而为气,升降循环而有周天之道。

    终于,火候到了,火焰四起,先自心府而燃,遂又有两处燃火。

    此三处,可称火中三昧。

    分是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曰上昧也。

    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曰中昧。

    脐下气海乃是民火也,其名曰下昧

    遂张口一吐,顿有红焰之火生出,其威莫名,几可称作无物不焚。

    曹空忙收火焰,不然真要放任此火燃烧,他这隐雾山都要被烧没啊。

    遂喜笑,自此五火之中,又得一火。

    “三昧真火,三昧神风,不知如今的我,能否称得上一句绝活。”曹空笑而打趣一句。

    可忽的,面色骤变。

    他那坐于钦道国,神台之上的救劫真君身,竟听到了百姓呼喊,其方位正是北方。

    “大慈大悲的慈心救劫真君啊,求求你救救我们。”

    “求您降临,斩妖除魔。”

    曹空眼眸瞬间为之一变,这妖魔是因北方战乱而生,还是因这妖魔,才有了北方战乱。

    遂在一念间,救劫真君寻声赴感,降临其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