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仪式的热烈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夏总和莲姐便因公司紧急事务,匆匆告别众人,搭乘最快的一班高铁返回了鹏城。爱旭和苏芮安则留了下来,他们还有下一个捐助点的行程需要继续。
傍晚时分,漳城华灯初上。为了感谢爱旭此次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解囊,肖林做东,只邀请了尚在老家、未能远行的几位同学及家人,在一家颇具地方风味的餐馆小聚。席间氛围轻松融洽,家常菜的热气氤氲着浓浓的同窗情谊。
几杯酒下肚,肖林脸上泛着红光,他再次举杯,真诚地看向爱旭:“爱旭,这杯我必须再敬你。这次我能往前迈这一步,从普通职员到副科,看着只是小小一级,但你知道,这个坎最关键,最难熬。没有你的鼎力相助,恐怕还得磨上好些年。真的,非常感谢!”
爱旭笑着举杯回应:“老同学之间不说这些,能帮上忙我也很高兴。是你自己积累到了,水到渠成的事。”
这时,陈勇接过话头,他显然对上次未能尽兴的话题念念不忘:“爱旭,上次就想听你讲讲股票投资的门道,结果被黄湘突然到来给打断了。今天正好有空,也给咱们这些门外汉传授点经验,让我们也学习学习,开开眼界?”
桌上其他几人闻言,也纷纷投来好奇而期待的目光。显然,对于爱旭在股市上的成功,大家都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
爱旭见推辞不过,大家又确实想听,便放下筷子,沉吟片刻道:“既然大家真想听,我就简单说说。不过,我得先泼点冷水。”他神色变得略微严肃,“普通人想靠炒股挣钱,非常非常不容易。股市里有句话叫‘七亏二平一赚’,意思是十个人里,七个亏钱,两个打平,只有一个能赚钱。风险极高。”
他顿了顿,看着几位朝九晚五的同学:“尤其是咱们上班族,我其实最不建议沾这个。国家虽然鼓励市场发展,但本质上,对散户来说,这行当近乎合法的赌博,而且极易上瘾,那种试图精准踩点、预测涨跌的瘾头,比戒烟戒酒还难戒。多少人因为操作不当,把辛苦攒下的本金都亏进去了。”
他这番话语气沉重,让原本热闹的饭桌瞬间安静了一些,众人脸上的期待也转而变成了凝重。肖林试探着问:“听起来这么凶险,那你是怎么规避风险,还能赚到钱的呢?”
“我也是交了大量学费的。”爱旭自嘲地笑了笑,“最早我投了十万块,结果两天就亏了25%,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至今难忘。后来算是‘顿悟’了吧,摸到了一点门道。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位置决定生死。”
他继续解释道:“庄家收割散户,通常是在股价高位时,通过制造利好、吸引跟风盘,然后他们高位出货,让散户接盘。所以,如果你买在山顶甚至半山腰,就极其危险。但如果你能在真正的底部区域参与,庄家就很难收割到你——当然,他们会在底部反复震荡、洗盘,用漫长的时间磨掉你的耐心,让你自动出局。所以,最好的介入时机,是你能及时发现庄家即将开始拉升的信号。”
陈勇迫不及待地追问:“那到底什么样的信号才是庄家要拉升的信号呢?这才是最关键的呀!”
爱旭笑了笑:“这就是炒股的核心学问了。简单说,分两种情况:如果你像大家一样,是上班族,没时间天天盯着盘看,那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股价经过长期下跌,处于底部区域、成交量极度萎缩缩量盘整时,分批潜伏进去。买完就别天天看了,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忘记这笔投资,等到市场热度起来,股价明显拉升、周围人又开始讨论股票时,再考虑获利了结。”
他话锋一转:“如果你时间充裕,能盯盘,那就可以等技术上出现明确的‘放量启动’信号时再及时跟进。买进去之后,更要提前想好在哪里卖,卖出之后如果趋势没坏,还要计划好在哪个位置接回来,做波段操作,反复赚取差价。说起来,原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然而,众人听了,脸上依旧是一片迷茫。道理似乎懂了,但又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肖林代表大家发言:“爱旭,你这道理讲得是挺好,但太抽象了。能不能说得再具体点?比如,怎么判断哪里是底?怎么叫放量?”
爱旭了然地点点头,知道空泛的理论确实难以理解。他顺手从旁边的公文包里拿出便签纸和笔,说道:“好吧,我画个图,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了。”
他在纸的中央画了一座高耸的山峰,标出了“山顶”。然后在山体上画了一条线,写上“半山腰”,又在山脚下画了条线,写上“山底”。最后,他在山脚旁边画了一条波浪线,代表一条河,河床还特意画得很深。
他指着图纸开始讲解:“我们散户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追涨杀跌’。”他点点“山顶”,“很多人买股票根本不深入研究,就听所谓的‘专家’或者直播平台上的主播推荐,说这个票好,要大涨,就热血冲脑门地杀进去,结果往往一买就套,成了‘接盘侠’,这种套路也叫‘杀猪盘’。”
爱旭看到大家依旧迷茫的眼神,知道刚才“山顶-山腰-山底”的比喻虽然形象,但还不够透彻。他微微一笑,笔尖在纸上再次滑动。
“刚才说了不能追高,那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参与,又该怎么把握节奏呢?”他一边说,一边在山的旁边,流畅地画出了一条肥美的鱼的形状,清晰地标出了鱼头、鱼身和鱼尾。
他将笔尖点在“鱼头”的位置,目光扫过众人:
“第一阶段,鱼头行情。”他缓缓说道,“股价经过长期下跌,真正跌透了,就像这鱼头,位置很低。在这个阶段进去,价格便宜,安全边际高,亏损的幅度通常不会太大。”
他话锋一转,指出了关键:“但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磨人!就像炖鱼头汤,需要文火慢炖,时间很久才能出鲜味。庄家在这个阶段会极力压盘,反复震荡,就是不涨,用漫长的横盘来消磨你的耐心和信心。绝大多数散户就是因为受不了这种‘浪费时间’的感觉,觉得资金被困住了,看不到希望,最终在启动前的那一刻‘实在忍不住’卖掉了。而往往你刚一卖掉,庄家吸够了筹码,就开始正式拉升了。所以,吃‘鱼头’,考验的不是技术,是定力。就像吃鱼头,骨头大,肉不多,但耐心啃,滋味醇厚,味道鲜美,特别是鱼头炖豆腐,而且不容易被卡住(深套)。”
接着,他的笔移动到肥厚的“鱼身”部位:
“第二阶段,鱼身行情。 这是整条鱼最精华、肉最多、最美味的部分!”爱旭的声音也提高了一些,带着一丝兴奋,“股价脱离底部区域,开始确立上升趋势。这个阶段,趋势明朗,上涨概率大,而且速度往往不慢。就像鱼身的肉,量大,刺大,股价回调幅度相对可控,容易识别和规避,烹饪方法多样——你可以做波段(煎炒),可以持有待涨(清蒸),操作灵活,获利丰厚。这也是庄家最喜欢、最主要获利的阶段,他们常常会在这个阶段进行‘箱体震荡’,一边拉高一边洗盘,来回获利。”
最后,笔尖滑到了狭窄而多刺的“鱼尾”:
“第三阶段,鱼尾行情。”爱旭的语气充满了告诫,“股价已经经过了大幅拉升,处于绝对高位。这里可能还有最后一点冲高的动能,就像鱼尾也还有点肉。但这里刺多、骨多、肉少,吃起来非常费劲,一不小心就容易卡喉咙!而绝大多数散户,就是因为看到前面涨得那么好,忍不住贪婪,偏偏就喜欢在这个最危险的时候追进去,结果往往就是接住了最后一棒,被套在山顶和鱼尾上,伤痕累累。”
他放下笔,总结道:“所以,我的策略很简单:放弃鱼头的煎熬,避开鱼尾的风险,集中全部精力,稳稳地吃掉最肥美的鱼身段。 对于没时间的上班族,就在‘鱼头’阶段末期,有止跌企稳迹象时慢慢潜伏,等待‘鱼身’行情的到来。对于有时间看盘的人,就在股价放量启动、刚刚进入‘鱼身’阶段时及时跟进。吃完鱼身,一旦趋势走弱、出现‘鱼尾’特征,就要果断离开,不要留恋最后那点蝇头小利。”
这一番“全鱼理论”下来,结合生动的比喻,桌上的同学和家属们终于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纷纷点头,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肖林感慨道:“听你这么一画一讲,真是清楚多了!原来炒股还真得像吃鱼一样,得会挑地方下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