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乡村小说 > 抗战之国之劲旅,从少将师长起 > 第三百一十四章 预2师

第三百一十四章 预2师

    1040 年 1 月 21 日,这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李振华、张国华以及 51 集团军的一众战术参谋和教官们,乘坐着车辆,缓缓地驶向张家界新一军军部。

    当车辆抵达军部时,郑洞国、宋文章、邓经儒等新一军的主官们早已率领着军部人员和第一批学员,以及余 2 师的各级军官们,整齐地站在军部大门口,迎接李振华等人的到来。

    李振华从车上下来,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气宇轩昂。郑洞国等人见状,立刻快步上前,向李振华敬礼,并高声喊道:“报告总座,新一军军部所有人员并预 2 师参加培训班所有军官在此迎接总座以及司令部所有教官!”

    李振华面带微笑,向众人回礼,并说道:“郑军长,还有诸位弟兄,大家辛苦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使命,只要日寇一日不除,我们就不能有任何松懈!”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军部的上空。众人齐声回答:“是总座!”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响彻云霄。

    走进了新一军军部会议室,在各自位置上坐好,李振华向众人说:“各位,介于预2师并没有坦克营,所以关于步坦协同作战,将抽调荣誉一师坦克营到预2师参加训练。”

    随后李振华的目光再次落在陈明仁身上,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子良兄啊,我了解到目前预2师尚未拥有坦克营,但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苏俄方面援助了国民政府一批苏式武器,其中就有不少的坦克!校长已经和我商议过了,很快,将会有两个营的坦克被分配到我51集团军,这样一来,正好可以填补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所欠缺的坦克营编制。所以呢,希望你能够督促部队加紧训练,尽快熟悉并掌握这些坦克的操作和运用。”

    尽管华夏军队在与日军的对抗中,整体上处于后撤的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里,华夏军队就已经成功消灭了七八十万的日军部队。这一战绩不仅让北部的苏俄对华夏军队的实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让他们看到了华夏军队在抗击日本侵略方面的巨大潜力。

    苏俄深知,要想有效地遏制日本的进攻势头,就必须依靠华夏军队的力量。因此,他们决定进一步加强对华夏的军事援助,以确保华夏能够持续地牵制住日本的军事行动。

    而李振华所领导的第51集团军,在战争中屡立奇功,其卓越的战斗表现和赫赫战功,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优先装备苏式武器的部队之一。然而,李振华此时已经拥有了充足的德式装备,因此对于轻武器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

    经过深思熟虑,李振华决定只选择部分DP28轻机枪、马克沁M1910重机枪、DDP冲锋枪以及一部分防空武器来装备新加入的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至于步枪、冲锋枪等常规轻武器,他则选择了之前存放在仓库里的毛瑟M1924步枪、MP18/28冲锋枪,或者是由兵工厂仿造的同类武器。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更是为了方便后勤管理。毕竟,苏式武器主要采用的是7.62口径,而德式装备则主要是7.92口径,统一口径有助于简化后勤补给和维护工作。

    此外,预2师和新三十三师各自的炮兵团都下辖了一个博福斯75毫米野战炮营和两个博福斯75毫米山炮营。这些火炮的配备将进一步提升这两个师的火力,使其在战场上更具威慑力。

    陈明仁听到这句话后,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自抑。他迅速站起身来,动作迅速而利落,仿佛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在这一刻。他挺直了身子,向李振华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个军礼充满了敬意和决心。

    陈明仁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铿锵有力地说道:“多谢总座!请总座放心,子良必定不会辜负总座的期望,定会全力以赴督促部队训练,争取早日让预2师的战斗力提升到与集团军其他兄弟部队相当的水平!”

    李振华看着陈明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说道:“好好好!”然后挥手示意陈明仁坐下。

    李振华继续说道:“我对子良兄和预2师的将士们充满信心,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然而,尽管陈明仁与李振华同样都是黄埔一期的毕业生,但他却并不受最高统帅的青睐。这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陈明仁的个性有关。他是一个性格直爽、敢于直言不讳的人,这种性格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被视为一种优点,但在军队中,尤其是在面对最高统帅时,却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

    事实上,陈明仁曾经有过多次顶撞上级的经历。他的这种行为,无疑让最高统帅对他产生了不满和反感。甚至在历史上,他还曾经做出过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亲自摘下自己中将军衔的领章,并毫不客气地扔在最高统帅的面前,同时扬言要辞去军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这样的举动无疑让本来就已经对陈明仁心存芥蒂的最高统帅大为恼怒,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紧张。

    另外,虽然预2师同样也是作为中央军,却并未得到最高统帅的青睐。不仅如此,这支部队的待遇甚至比许多地方军还要差。在桂南会战期间,许多士兵的军服都已经破旧不堪,但是这并影响了他们的抗战热情,他们依旧英勇奋战,坚决抗击日寇。

    直到预2师与103军一同返回颚南,并得到了51集团军司令部的补充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新的军服、装备和物资的到来,让预2师的将士们终于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战斗中去,同时也使得他们更容易融入51集团军这个大家庭。

    就在这时,李振华的目光落在了坐在陈明仁旁边的预2师副师长洪行身上。他微笑着对洪行说道:“洪副师长啊,加入我们51集团军也有一段时间了,感觉如何呢?还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工作吗?”

    洪行,190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毕业于湖南讲武堂一期,后来又进入陆军大学第13期深造。听到李振华的询问,他赶忙起身,恭敬地回答道:“多谢总座关心,卑职在这里一切都很好,已经完全适应了。”

    “那就好,”李振华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洪副师长啊,我可是对你的刀法闻名已久啊!听说你有一套家传的绝世刀法,那可是相当厉害啊!正好现在大家都有空,不知道你能不能就在这里给我们展示一下呢?”

    洪行闻言,心中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李振华竟然对自己的事情如此了解。不过,既然总座都这么说了,他自然是非常乐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刀法的。

    “啊!总座,您连这个都知道啊!”洪行兴奋地说道,“既然总座想看,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啦!我这就向总座还有在场的各位长官以及所有弟兄们演示一番我的洪家刀法!”

    说罢,众人纷纷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然后一同走向屋外,来到了院子里。院子里宽敞而开阔,正适合展示刀法。众人站在两边的走廊上,围成一个半圆,将中间的空地让了出来。

    洪行从警卫员手中接过那把沉甸甸的鬼头大刀,然后迈步走到了院子中间的空地上。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紧握着大刀,眼神专注而锐利。

    只见他突然大喝一声,如同一头猛虎下山一般,猛地挥动起大刀。刀光闪烁,气势磅礴,每一刀都犹如雷霆万钧,让人不禁为之震撼。

    洪行的动作行云流水,刀法娴熟而精妙,让人眼花缭乱。他的每一个招式都蕴含着无穷的威力,仿佛能够轻易地劈开一座山峰。

    众人看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和叫好声。这洪家刀法果然名不虚传,实在是太厉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